Jump to content
主视角中国

S-22

网站管理
  • 帖子总数

    11,783
  • 注册时间

  • 上次访问

由 S-22 发布的全部内容

  1. 不清楚,但肯定是今年某个时候的。
  2. 数码相机拍摄有桶形失真。
  3. 通过设置右上方的各种武器阻止异型通过。不同武器有不同的售价和功能。歼灭异型可以有收入来购买新武器。
  4. F2 A/B 前座舱 F2 B 后座舱
  5. 通过设置右上方的各种武器阻止异型通过。不同武器有不同的售价和功能。歼灭异型可以获得金钱购买武器。
  6. 是否使用过秘籍?
  7. 9 楼用的是机器翻译吧。。。
  8. 文件名称: IL2-1946 V4.08M 主机架设软件 上传会员: S-22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9日 20:10 存放位置: 游戏工具 Game Tools IL2-1946 V4.08M 主机架设软件。 点击这里下载文件
  9. 68 下载

    IL2-1946 V4.08M 主机架设软件。
  10. 文件名称: 战争真相 V1.04.1A 全语言版 升级补丁 上传会员: S-22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9日 20:05 最后更新: 2007年09月20日 01:12 存放位置: 游戏补丁 Game Patches 战争真相(Faces of War)V1.04.1A 全语言版 升级补丁,可以把 V1.04.1 升级到 V1.04.1A。 点击这里下载文件
  11. 文件名称: 战争真相 V1.04.1 英文版 升级补丁 上传会员: S-22 上传时间: 2007年09月19日 20:04 最后更新: 2007年09月20日 01:12 存放位置: 游戏补丁 Game Patches 战争真相(Faces of War)V1.04.1 英文版 升级补丁。 点击这里下载文件
  12. 近距离作战属于什么类型的游戏? 是否有第一人称视角?是否有后续版本?
  13. 藏品之一 藏品之一   抗战时期日军与我国爱国人士各自出版书报进行宣传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北京的收藏爱好者张先生在琉璃厂仁和苑的永盛堂藏品店里自费办起了“抗日藏品展”。经过半个月预展展览于5月12日正式开展。   关于展览   张先生说:“这300多件展品是我几年中陆续收藏的,当时并没有刻意收藏此类藏品,但我最近整理发现我关于抗日的藏品竟有很多。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于是产生自费办个展览的想法。”   4月底张先生开始筹备这个展览,记者看到展室虽不足10平方米但布置得井井有条。展览分四部分,每部分都配有导言和说明。展品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两部分,一类是关于日军侵略的物证,另一类是关于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的展品。展品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类照片和文字资料,也有收缴的日军旗帜、侵华日军使用的钱币等物品。据张先生说,这个自费展览花费大约三万元。   布置完成后张先生借五一假期进行了预展。“周总理当年的秘书伊明老先生参观后给我题了词,还有这些参观者的留言。”张先生拿出一本留言簿,记者看到上面写满了“勿忘国耻!”的观后感。   日本出版的表现战争的图籍展品   在众多展品中记者注意到两份图文出版物,一份是日本东京忠勇社出版发行的《支那事变圣战写真》,一份是中国文华美术图书公司出版的《东北巨变血泪大画史》。两份出版物都表现了日军占领中国的事实,但口吻和笔调却大相径庭。   记者翻看这本《支那事变圣战写真》,册子共48页,有400多张照片,内容大体有三类:一是表现日军战胜中国军队的照片;另一个是表现国民党军队溃败的照片,还有表现日本国内乃至在中国占领领土上庆祝日军胜利的照片。   记者发现,这本册子虽然刊登了大量日军攻占中国领土后横尸遍野的照片,却找不到日军用刺刀刺杀中国百姓等敏感图片。中国抗战纪念馆编研部李宗远主任分析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国际上已出现反对人类杀戮的条约和国际法,日本表面上签署了这些约定。因此即使日本出版物也不敢公然刊登屠杀平民这样反人类的罪行照片。”   占领国土的不同表现手法   “我们向这个十字架行一个礼,因为他们拼去了头颅想夺回我们的山河。铁岭北门外被暴日惨杀之同胞斩首示众意思是表白日军武力的胜利品。”这是《东北巨变血泪大画史》上一张照片的说明。照片上十个中国人的头颅被挂在十字架上示众。此外还有一张中国幼童被残杀后尸体堆积待焚的照片。   《东北巨变血泪大画史》是民国22年(1933年)由中国文华美术图书公司出版的图片集,这本画册中500多张图片表现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占领中国东北后进行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屠杀。   相同的杀戮情境,两本画册却是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支那事变圣战写真》第8页上刊登了9副表现南京城陷落的照片。照片场景虽也是城墙断壁残垣,中国人身首异处,但照片的焦点却是日军提着刺刀走过。   正如李宗远主任所说:“中国人真实地记录同胞的惨状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牺牲,为了激励活着的人奋起反抗;日军却是为了显示所谓皇军的淫威。”   不容忽视的文化侵略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文物保管部张主任告诉记者:“东京忠勇社是1938年北京、天津陷落后日军成立的一家出版社,除出版这本画册外,忠勇社还发行了当时朝日新闻社出版的《支那事变写真全集》、《京津每日新闻》当年6个月合订本。此外大坂每日新闻和东京日日新闻特派员摄影报道的《支那事变画报》全册和《画报跃进之日本》都在1938-1939年出版发行。”   这些出版物集中出版发行决不是偶然。记者在《支那事变圣战写真》上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日军在中国城市的城墙上悬挂着“庆汉口陷落”的横幅,横幅下中国人力车夫面无表情地拉着生意。   “这就是文化侵略,当年日军在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实行奴化教育,强迫中国人学习日文,讲皇道乐土,庆祝日本占领中国领土,企图磨灭中国人的民族感和反抗心。”李主任说:“比起刀枪的侵略来,文化和经济侵略更是后患无穷,但这却容易被人忽视。”   中国爱国人士文化反抗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并没有因此而磨灭。抗战纪念馆文保部张主任告诉记者:“文华美术图书印刷公司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一家出版公司,此外中华书局、良友图书公司都出版过爱国画册。可以说,从1930年直至抗战结束,中国爱国人士不断地通过出版爱国书画集的方式进行着抗日斗争。”   从1931-1932年,当时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连续出版了《中日甲午战争摄影集》、《日本侵略东北真相画刊》、《黑龙江战争画刊》、《锦州战事画刊》、《上海战争画刊》摄影专集。1934年同年中华书局出版舒新城摄《美术照相习作集》,收20幅图片。抗战期间,生活周刊社曾出版《生活周刊最佳照片集锦》、《生活周刊的战争照片》。马啸弓个人出版《抗战摄影集》。   1946-1948年间,舒宗侨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合编)、《二次世界大战照片精华》(与魏守忠合编)摄影画册,由联合画报社出版,收2300幅图,140幅地图。友声旅行团出版郭锡麒《西湖倩影》,桐云书屋出版郎静山《静山集锦》,卢施福《黄山影集》。   记者从几家拍卖公司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爱国图文出版物印刷数量有限,流传至今都已成为珍贵的藏品。记者所看到的《东北巨变血泪大画史》在一次拍卖会上曾以近4000元的价格被拍出。   张主任说:“这些爱国图文集的出版凝聚了众多爱国人士的心血。不仅第一线的战地记者和爱国摄影师饱含热情地拍摄,还有几家出版公司出资出版印刷,这些珍贵的照片才得以流传下来。纪念抗战胜利我们更多地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但同时我们也应记住那些为文化、经济抗日贡献力量的爱国人士。”(袁婷)
  14. 收藏是为了铭记历史 灰色的八路军军服,大小、颜色不一的干粮袋;土黄色的侵华日军军装、绿色的日军钢盔,在举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军品收藏家韩建京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抗战遗物。韩建京说,自己收藏这些东西是为了铭记历史。 收藏经历 从小学美术喜好军品收藏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的战争史诗巨片《太行山上》正在全国各地上映,这部影片中,八路军和日寇的部分服装、道具,就是韩建京承揽制作的。记者了解到,他已经为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单位拍摄的多部影片制作过八路军和日军的服装道具。韩建京说,他对八路军和日寇服装的研究,是从收藏开始的。 韩建京是学美术出身的,工艺设计专业。他说,自己的父亲早年在市公安局上班,做外保方面的工作,经常打靶,所以自己从小就能接触到子弹壳。就是这些普通的子弹壳,让他产生了对军事的向往,从小喜欢上了军品收藏。上个世纪80年代起,韩建京经常到河北和山西等地写生,这些地方都是革命老区,有不少抗日遗迹和老军人,他经常听老军人讲打鬼子的故事,感染之下,就对抗战遗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几年下来,他在军品收藏圈内名气很大,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大韩”。 现在,大韩收藏有八路军的文件包、子弹夹、油灯、干粮袋、书报;侵华日军的钢盔、军刀、残破的刺刀、枪套、水壶、军装等藏品500多件,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开了一家店铺,专门经营各类军事收藏品和影视道具。所有的藏品中,他最中意的, 还是八路军和侵华日军的军服。 八路军军服 河北淘得八路军上衣 大韩收藏有一件基本保存完好的八路军军服上衣,戴有臂章。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他到河北易县采风,这里因狼牙山五壮士而闻名全国。他在狼牙山附近遇到一位当年的老民兵。 老民兵告诉他,在前面的一座山峰上,有座三姑庙,是当年八路军的一个被服厂,专门生产军装。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当时三姑庙中刚刚生产出来的八路军冬装还未来得及转移,八路军某部与鬼子激战3天4夜,有的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抱着鬼子一同滚下山崖。大韩听了这个故事后,热血沸腾,当时就产生了要收藏一套八路军军装的想法。 但是,八路军本来人数就不多,军需品产量不足,经常要靠缴获鬼子的使用,所以军装流传到现在的就更少了。大韩先是在狼牙山附近寻访,几个月后他发现,虽然这一地区留有不少日寇和八路军的遗物,有的老乡甚至拿日本军刀劈柴,但是却找不到八路军军服。于是,大韩又打电话给自己在各地的朋友,请他们一同帮助寻找。 几个月后,一位常年活动在华北地区的军事收藏爱好者,在太行山区为大韩寻找到一件品相比较完好的八路军上衣和一顶军帽。大韩仔细检验之后发现,样式正确,用料确实是八路军当年常用的粗土布,而且染色也是标准的“八路灰”,就欣喜地留了下来。 八路军军服及装备 颜色多样真伪难辨 记者发现,大韩收藏的上衣和帽子在颜色上有一定差异,这是怎么回事呢?大韩介绍,八路军军服的样式是固定的,但用料和颜色的区别则比较大。抗日战争时期,环境十分艰苦,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军装,而每个根据地所接触到的布料和染色剂都有区别。有些敌后游击队甚至没有军服,群众的便装就是他们的军服。 这种情况,也给现在的收藏带来了鉴别真伪的困难。大韩说,他经常和一些藏友讨论,某件军服到底是不是八路军穿过的。一身真正的八路军军装,如果品相较好,现在在市场上能卖到数千元。 八路军还有一种敌后武工队式样的服装,是中式上衣,配灰裤子,这种式样的服装生产更少,而且近似便装,易于普通人穿着,所以保留下来的就更少了,这种服装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上,能卖出天价。 干粮袋是八路军士兵的标准配置,其式样更是五花八门,大韩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部分干粮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甚至上面还绣着花。大韩说,军服的不统一和稀少,干粮袋的多种多样,见证了八路军当时斗争环境的艰苦。用普通收藏的标准判断,八路军军装制作粗糙,布料也不好,收藏价值似乎并不高,但军装中凝聚着的血与火的历史和民族精神,是一般字画、瓷器等所无法比拟的。 八路军臂章 卖到2800元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佩戴的臂章为长方形,其标准尺寸为8.5厘米×6.5厘米,白布底,用蓝色印制,中间为“八路”二字。大韩说,近年来,随着红色收藏热的兴起,八路军臂章也成了收藏热门之一,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藏品。不久前,八路军臂章在市场上已经能卖到300至500元,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就在写这篇报道的时候,记者发现,某些证章交流网站上,八路军臂章已经卖到了2800元的天价,而且缺货。 日寇钢盔容易和头皮粘在一起 大韩拿出一顶日军钢盔向记者介绍,这是东北的一位藏友转让给他的,也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有收藏军刀的收藏家研究后认为,侵华日军留在中国的日本军刀有数十万把,按照军械配备的比例计算,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钢盔也不在少数,最少也有几十万顶。但是历经60年岁月,现在流传下来的日军钢盔已经很少了,保存完好的钢盔,更是少有,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也比较高,能达到数百元一顶。 大韩介绍,从工艺上来讲,侵华日军钢盔的制作工艺并不高。日本军械很多都是仿造德国货,钢盔也不例外。一般来讲,亚洲人的头顶比较圆,而欧洲人和美国人都近似椭圆,所以亚洲军队的钢盔都是近似正圆形的,而欧洲军队的钢盔都近似椭圆。 大韩说,侵华日本军钢盔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薄,抗击打的能力并不强。记者了解到,侵华日军钢盔的衬里也比较薄,在东北寒冷的天气里,出汗以后如果不加处理,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强行摘取,无意中会连皮肉扯下,最初日军对这种古怪的情况不会处理,用热水浇钢盔进行救护,结果造成被冻结的头皮直接剥离。日兵宿营的时候,经常听到头和钢盔被冻在一起的新兵摘钢盔时发出阵阵鬼哭狼嚎。 日军服装及装备 日寇军装只穿上衣不穿裤子? 侵华日军不但在中国留下了军刀和钢盔,还留下了大量军装、靴子和毛毯等军需物资。大韩介绍,由于军装比军刀和钢盔更难保存,所以现在想在旧货市场或者收藏市场上找到一身呢子的侵华日军军装,绝非易事,就是普通士兵的棉布军服,也很难见到。 大韩透露,日寇投降后,在华还留有一些秘密军需库,后来其中的有些库房被发现了,打开一看,一仓库的靴子全是左脚的,没有右脚的;还有的仓库是放军装的,但全是上衣,没有裤子。其实这并不是侵华日军不穿右脚的靴子,或者是只穿上衣不穿裤子,而是狡猾的日寇,为了不让这些仓库在发现后,其中的物资被中国军队尤其是八路军使用,所以故意分开存放。这样一来,虽然现在发现了一些日寇军需库,但要想收集到成套的日寇军装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大韩收藏有一套完整的日军军服,他说,这是一位东北的藏友替他搜集到的。2002年的一天,他打电话与一位东北的军事收藏爱好者闲聊,那位朋友说他刚刚收了一身日寇军装,品相十分完好,不但有上衣,还有裤子。大韩让那位朋友发货过来,一番研究之下,认定是真品,就花费数百元买了下来。 他说,鉴定侵华日军军服有个诀窍:真正侵华日军的上衣腋下有个“补丁”,这种设计是为了活动方便,而仿制品一般都没有。 收藏心愿 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大韩透露,近年来,侵华日军遗物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不断攀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东西,是日本人购买的。某些日本右翼分子有意识地搜集侵华日军遗物,不管是头盔、军服、刺刀还是水壶、子弹袋、书信,只要有就买,不看价格高低。这些日本右翼分子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消灭日军侵华的痕迹。这种做法根本是痴心妄想,但是也拉动了侵华日军遗物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 大韩说,自己收藏抗战物品,是为了铭记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已经渐渐远行,抗日战争遗物也越来越少,但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应该把它们保存下来,让后代中国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让后代中国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曾经遗留下数十万把军刀,造成3500多万中国军民伤亡。(记者 王健)
  15. 肯定在河北省境内?
  16. 关东军的外籍军团大多从事间谍、暗杀等秘密活动。早在抗战爆发前,关东军就一直是日本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在日本陆军中,关东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有“皇军之花”之称。极盛时,关东军兵力多达70余万。但鲜为人知的是,为了侵略中国、蒙古和苏联等国,关东军中还搜罗了为数不少的外籍士兵为其卖命。除了充当关东军的正规军之外,他们往往从事颠覆活动,进行情报渗透,镇压抗日武装,破坏铁路桥梁,是日本推行所谓“用谋略制造机会”战略的急先锋。 间岛特设队:镇压中朝两国抗日活动的秘密部队 在侵占中国东三省和朝鲜之后,关东军在东北集结重兵,时刻准备南下入侵中国关内,北上入侵苏联。日本长期学习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特别是关东军深谙“以夷制夷”的谋略,他们一方面在占领区内大肆掠夺当地人民财产;另一方面又强行征召被侵略国人民入伍,或收买各国败类,为日本的侵略活动充当炮灰。 从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之日起,日本人就开始强征朝鲜人加入日军,根据日本厚生省的统计,二战中,朝籍日军共有24万之多,其中2万多人战死。朝籍日军主要在关东军中服役。例如早期的关东军朝鲜混成旅团,就在日军的命令下,参加了进攻中国抗日名将马占山的“江桥战役”。而驻守中苏边境的关东军江原道大队,因士兵全部来自朝鲜江原道才得此番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些朝籍士兵又随关东军主力一同被调往太平洋地区与美国作战。 此外,日本还秘密组建了一支由朝鲜籍士兵组成的特殊部队——间岛特设队,专门从事情报、破坏等秘密活动。该部队成立于1938年9月,约有300人。为加强对外籍士兵的控制,关东军要求外籍部队的指挥官必须要由日本人担任。按照这一惯例,间岛特设队队长由日本人担任,下级军官则可吸收朝鲜人参加,但士兵全部是朝鲜人。间岛特设队成立后,专门从事镇压朝鲜的反日斗争,也参与破坏中国东北抗联的抗日行动。日本投降后,这支部队被解散,成员大都回国,其中一些人加入了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继续与朝鲜为敌。 浅野部队:日本投降前全部被日军枪杀的白俄匪军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数万白俄士兵逃入中国。很多白匪军被日本人收买,为日本人效命,其中最有名的是谢苗诺夫匪军和别什果夫部队。 1918年—1919年间,谢苗诺夫便协助日军作战,干涉新生的苏俄政权,失败后又带领部下逃入中国,沦为土匪。在日本的威逼利诱下,谢苗诺夫后来带领1千多人马前往大连投奔日本人,为日本侵略苏联服务。这支匪军的日常支出由日本人负责,谢苗诺夫每个月也能得到1千元左右的津贴。利用日本人提供的电台,谢苗诺夫侦听苏联广播,搜集苏联情报。此外,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招募散落在中国的白匪军,由日本特务训练后,前往苏联大搞颠覆活动。1929年,谢苗诺夫匪军甚至还准备乘宋庆龄访苏之际,刺杀中国“国母”。在日本关东军授意下,谢苗诺夫一伙向满洲里派遣职业杀手,准备在那里完成刺杀行动。幸好张学良等人预先得到了情报,及时派人搜捕杀手,才保证了宋庆龄的安全。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豢养的另外一支更为凶残的白俄匪军是别什果夫部队。别什果夫早年追随谢苗诺夫,谢苗诺夫失败后,别什果夫逃窜到中国境内的额尔古纳地区,纠集部众组成了一支土匪军。别什果夫匪军在当地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曾经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额尔古纳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看到了别什果夫一伙的利用价值,拉拢他们为日军服务。 由于关东军认为使用“威力谋略”是战胜苏联的重要手段(日本人眼中的所谓“谋略”,就是指破坏铁路、桥梁、军事设施等的间谍活动),从1936年开始,日本人着手组建白俄谋略部队,共有三支特种部队,这些部队对外统称为“浅野部队”,其中一支就是驻海拉尔的别什果夫部队。严格来说,别什果夫部队是一支特务部队,经常越境从事爆破、策反、暗杀等活动。别什果夫部队由日军小野少佐指挥,名义上隶属伪军,实际上听命于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它也是日军最早的非正式情报部队。1942年,关东军将别什果夫部队改编为正规的情报部队,划归关东军情报部直接指挥。但因兵员不足,别什果夫部队只有300人左右,后来又逐渐缩编。到了1945年关东军败亡前夕,人数只剩下180人。 别什果夫部队死心塌地为关东军效力,但最后却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可谓自作自受,罪有应得。1945年8月苏联百万大军闪击关东军,苏军一路摧枯拉朽,眼见日本气数已尽,别什果夫部队的士兵准备暴动,反对日本。别什果夫阳奉阴违,表面上同意暴动,暗地里却报告了日本当局。随后,日本关东军设置伏击圈,全部射杀了别什果夫部队,就连一心邀功的别什果夫也被乱枪打死,正应了那句“自作孽不可活”的古训。至此,作恶多端的关东军白俄军团彻底覆灭了。 矶野部队:计划对外蒙实施特种作战的蒙古铁骑 同样,为了策划侵略外蒙,日本人招收了大批蒙古族骑兵,其中既有伪军“内蒙自治军”,也有关东军秘密组建的对外蒙谋略部队,他们成为关东军入侵外蒙的急先锋。 除此之外,关东军又于1941年9月组建了矶野部队,约有700多人,他们全部为蒙古族骑兵。关东军准备一旦入侵外蒙,就利用这支部队对外蒙实施特种作战。矶野部队一开始归伪满治安部指挥,也称第868部队,但实际上关东军直接指挥。1944年7月,矶野部队被改编为日军正规军,番号为关东军第2游击队。 虽然关东军十分重视这支蒙古骑兵部队,也一直希望在入侵外蒙时发挥作用,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不但关东军侵蒙、侵苏计划泡汤,日本最终也走向了灭亡。在1945年苏联红军的毁灭性打击下,矶野部队与日本关东军一起被彻底地消灭。
  17.   25年前最常用的电子信息备份介质是磁带,技术人员耗费大量时间,最终找到了记录法尔曼25年前发言的磁带,也确定了这一符号的诞生时间:1982年9月19日11时44分。   一个冒号,一个连字号,再加半截括号,就组成了互联网上常用的“微笑”符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说,这一符号为该校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创造,19日,“微笑”符号将迎来25岁生日。   “微笑”源于玩笑   一切都起源于1982年9月19日。当时的电脑被称为个人微机,其中不少使用当时刚成立不久的微软公司开发的DOS操作系统。而互联网在当时刚具雏形,只有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才会使用。为“黑客”喜爱、纯粹自发性的电子布告栏系统(BBS)和相对“精英化”、由服务运营商提供的电子布告栏(bboard)几乎就是当时网络的全部内容。卡内基-梅隆等大学则在全校范围内开通了电子布告栏。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师生经常在电子布告栏上讨论各种话题,从严肃到荒诞无一不包,有时也会发生类似于后来互联网上经常出现的“口水仗”。法尔曼在专为“微笑”符号设立的网站写道,由于当时的互联网只能提供纯文字的交流方式,一些原本是开玩笑的话语被“认真对待”,甚至被错误地当作了安全警告。   为了让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师生们在电子布告栏上展开了一场讨论,希望创造一个符号标出开玩笑的话语,以免造成误会。   法尔曼在发言中提出,发言者可用“:-)”符号标出自己开玩笑的话,这是因为只要顺时针旋转90度,这个符号就像一个人的笑脸。   “笑”遍全球   “微笑”符号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法尔曼预计。它迅速成为微机使用者的心爱符号,以它为蓝本,还有人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符号,比如“眨眼微笑”符号“;-)”和更为简洁的“”。   在个人电脑与互联网普及后,“微笑”符号更是传到了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等推出的MSN等即时通讯软件还纷纷预设了笑脸图标。法尔曼说,他个人更喜爱文本形式的“微笑”,因为它比笑脸图标更“异想天开”。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为庆祝“微笑”符号25周年而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法尔曼说:“看到我花10分钟敲出来的一段发言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让人感叹……我有时会想,25年来,有多少人曾在键盘上敲出这个符号,又有多少人侧起头看这个符号。”   “生日”考证   美联社说,目前语言学界对到底是谁发明了“微笑”符号并无定论,语言学家们似乎也无意考证。法尔曼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网站上说,大学技术人员在微软公司帮助下,从25年前的历史记录里找到了他发言的证据。   25年前最常用的电子信息备份介质是磁带,技术人员耗费大量时间,最终找到了记录法尔曼25年前发言的磁带,也确定了这一符号的诞生时间:1982年9月19日11时44分。
  18. 如果原来是韩文版,可以。但是应该是 korean 。
  19. 下载免光盘补丁。下载中心有下。
  20. 可以联机,可以改分辨率。
  21. 9800Pro 是玩不了。。。 不过据说有 shader 2.0 补丁。
×
×
  • 创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