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BF1942 发布的全部内容
-
2007年10月18日 以二战太平洋战争为题材的团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历史频道:太平洋之战(The History Channel Battle for the Pacific)》在本周正式公布。玩家将借助这款新作,重新体验残酷且激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太平洋战争。 这个小组之前发布过 历史频道:南北战争 《历史频道:太平洋之战》游戏特色 ·囊括二战太平洋战场众多重要战役 ·精彩激烈的团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真实可信的战斗任务 ·支持网络连线对战功能 ·电影般的真实战斗感受 ·基于真实史实的二战武器 ·重新体验二战历史 下面为开发商公布的部分游戏截图:
-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涌现出了许多光荣殉国的抗日烈士。你知道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中国第一位军长是谁吗?他就是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的郝梦龄烈士。 一、行伍生涯 郝梦龄,1892年2月18日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家庭世代务农。他家境十分贫寒,只读了三年私塾就被父亲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后因不堪忍受老板虐待,投奔奉军魏益三部当兵。魏益三看他勤奋好学,先后把他送往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1921年起,郝梦龄在魏益三部任营长、团长。1926年跟随魏益三归属冯玉祥的国民军,任第四军第二十六旅旅长。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他作战英勇,升任第四军第二师师长。打下郑州后部队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兼任郑州警备司令。后升为第九军副军长、军长等职。 郝梦龄将军为人正直,处世严谨,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却没有吸烟、酗酒、赌博、嫖妓等恶习。他喜好读书,家中购有大量的古籍珍本,其中有半堵墙高的二十四史,有各种军事兵法,有影印的藏经碑铭,有康熙字典、辞源等工具书籍。他常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忠臣义上的历史故事鞭策自己并教育部下及其子女。尤其喜爱、推崇文天祥的两首诗《正气歌》、《过零了详》,这些都为郝将军的壮举打下坚实的基础。 郝梦龄治军非常严明,他在军队中不任用亲属,把受的赏赐分给部下。他还十分强调军队与民众的关系,对于违纪犯民行为,决不宽纵。部队在乡间宿营,决不轻易打扰百姓,常以草秸雨天宿营、并一定将借得的草秸等物送还百姓。他强调喝了水,还满缸,扫好地,再出门,以看不出军队宿营的痕迹为标准。他曾在一治兵语录上摘录军歌一首,印发全军背诵及歌唱。歌词是:“三军个个听仔细,行军需要爱百姓,挑水莫挑有鱼塘,莫向人家打门板……”有了如此严明的军纪,部队中涌现出许多壮烈殉国的英烈就不足为奇了。 二、请缨北上 1930年12月,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次反革命“围剿”。郝梦龄曾率部与工农红军作战,以失败告终。1931年,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被工农红军彻底粉碎后,郝将军看到连年内战使人民遭殃,血流千里,深为同室操戈而悔恨。到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郝梦龄请求解甲归田,未获批准。1935年被调往贵阳、独山、遵义等地,率第九军负责修筑川黔、川滇公路。川黔公路通车后,第九军又担负起保卫和养护公路之责。1937年5月,郝梦龄再度请求解甲归田。仍未批准,被调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郝梦龄正在去四川陆大的途中。得知消息,立即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在请求报告中写到:“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关心国家生死存亡的心情跃然纸上。但不知什么原因,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并未批准。后郝梦龄再次上书请缨,要求当局允许他率部出征。军事当局见其报国心切,加之日军沿平汉路、平绥路长驱直入,华北前线吃紧,才批准他由贵阳率部北上。 三、报定为国捐躯之志 郝梦龄将军在北上抗日出发之前,已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部队途经武汉,他利用队伍休息的时间回家与家人告别时,对儿女们语重心长地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他还写好了一封信,封好后交给大女儿慧英,嘱咐她三天以后再拆开看。十五岁的慧英不理解父亲的心情,硬要立即拆开来看,郝梦龄不允,父女二人在争抢中把信撕成碎片,丢进了痰盂里,郝便随队伍出发了。将军走后,慧英把信从痰盂中捞出,拼凑起来一看,原来是将军留下的遗嘱,还可以辨认出来的内容是: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槐、前楠、荫森五儿,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郝梦龄将军率所部第四军到达石家庄后,归属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指挥。这时山西雁门关已经失守,晋北忻口成了山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线。郝梦龄于是率部队于10月初先期到达了忻口前线。在卫立煌的统一部署、指挥下,任中央兵团长(即忻口中间地区前线总指挥)指挥第九军和晋绥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等部,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郝将军夜以继日地奔波在最前沿,视察阵地,部署兵力,指导抢修工事,鼓励官兵奋勇作战。他对官兵们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他反复强调:人人都应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决心与敌拼杀。官兵备受鼓舞,誓死杀敌。 在忻口会战正式开始的前一天,他给妻子剧纫秋写下了最后的遗嘱:“余自武汉出发之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别无所念……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拙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这些慷慨悲壮的话语,表明了郝梦龄为国捐躯、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他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他留给妻子的信,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四、血染疆场 10月11日,著名的忻口保卫战开始了,指挥进攻忻口的日军指挥官是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他集中日军全部精锐,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组成“立体战争”的密集火力网,倾全力向我忻口阵地猛攻。当时,首当其冲的是布防于中央地区的第九军。面对强敌,郝梦龄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敌人飞机、大炮轰炸时,他指挥部队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我军又马上冲上阵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敌人志在必得,我军宁死不退,双方多次展开了白刃肉搏,近距离互掷手榴弹,真是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况之惨烈,实为抗战中之罕见。敌我双方均损失惨重,阵地前布满了敌人的尸体。 10月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攻破,敌我双方步炮兵主力在忻口两北、南怀化东北的204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13次之多。第九军在夺回被敌人占领的高地时,有的团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三二二团在经过反复冲杀后只有百余人了。郝梦龄在阵地上对他们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他又大声问了一句:“你们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所有官兵齐声回答:“誓死坚守阵地!”次日晨5时,郝将军命令所部开始向南怀化、新陈庄出击。三二二团在前,晋军在后,限三小时攻下,后因为伤亡过重,两翼未动,还是停留在原阵地上。他在《阵中日记》中写道:“连日昼夜炮战甚烈,五日来,已伤团长一员,营长五员,连长二十员,士兵数百名。”“今日督战,李(仙州)师长负伤,戴(慕真)团长负伤,官员受伤过多。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郝梦龄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0月15日夜,总司令卫立煌增派七个旅交郝梦龄军长指挥,由正面袭击,左右两侧同时出击策应,以期夹击敌人。16日凌晨,我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枪炮声如雷,喊杀声震天,担任反攻指挥任务的郝梦龄和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骐将军亲自到前线督战,连克敌人几个山头,到了早晨5点,天已微明。郝梦龄恐怕天明后我军阵地受敌炮火威胁,不能巩固,不如乘胜追击,迅速歼灭残敌,于是挥兵奋进,敌军混乱,以机枪、手榴弹掩护后退。这时,郝、刘二将军已快到散兵线之前,距离敌人只有200米。在通过一段隘路时,郝梦龄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中,倒下后仍力呼所部杀敌报国,而后壮烈牺牲,刘家骐也为国捐躯了。 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由山西运到武汉。武汉各界举行公祭,之后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卓刀泉。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勋,汉口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1938年3月12日,在延安召开的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中国CCP高度评价了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 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中就有“中国第一个军长”的题目描写他。
-
2005年6月26日午饭时分,广州市站前路西村三约大街一栋老楼中一个白天也必须开着灯的房间里,原国民革命军老兵张访朋的侄子正在大声地用客家话念一封张当年的对手--日军老兵薮下熏的来信。张访朋认真地听着,擂茶也忘了吃。这个日本老兵既是他的老对手,也是他的老朋友,先后在中国见过九次面。 1944年,张访朋的部队与薮下熏的部队交手时,张是战车防御枪中队的中队长。他对记者说,抗日战争中,他与日军战车(坦克/装甲车)两度交手,一胜一败,非常具有戏剧性。 许昌城首遇日军战车 孤师坚守20小时 五将领殉国 老人至今仍对高中历史课本上的一句话耿耿于怀--“日军轻取许昌”。张访朋提高声调说,这是违背史实的,这污辱了抗日先烈。张访朋说:“死去的战友已经不会说话了,我要把历史的真相讲出来,每讲一次,我心里就宽慰一些。”退休后的二十多年,他九次到许昌和其他抗日战场,了解抗战史实,并在广州、许昌等地对大中学生演讲,宣讲先烈的抗战事迹。 修防御工事 预备死守许昌城 1943年,张访朋所在的新二十九师(师长吕公良中将)担任中牟县新黄河(今贾鲁河)河防,同年十一月,该师奉命归属第一战区第二十八集团军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刘昌义中将)序列,参加了军部在新郑县组织的整训。 张访朋带的连成了师里的最出色的连队。全师军事训练比赛、军容和内务比赛全获第一。除了成为模范连,他们连还是师里的仪仗队,不时接受军长刘昌义和军训部视察团的检阅。 1944年3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下令新二十九师守卫许昌。 许昌位于中原腹地,是平汉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城墙在讨冯阎战争后被拆除,只留下土围子。唯一可称道的是城四周有护城河,比一般护城河宽大,是良好的防守屏障。日军要打通平汉线,必须要拿下许昌。 但实际上,防守许昌的只有一个师:新二十九师,兵力不过三千人,装备几乎可说得上是国军中最差的。新二十九师进入许昌后,在残存的城墙根上修建明碉暗堡。张访朋的第一连由于是精锐部队,被布置到估计会正面迎敌的许昌城北面。张访朋带着部队驻扎到了城外东北方向的河湾与赵湾之间。 张访朋还记得当年是怎么修筑防御工事的。首先,在两个村之间挖一个半圆形的工事,包括机枪掩体、步枪掩体,两边有交通壕。防御阵地前120米左右由工兵布铁丝网。铁丝网外是地雷群,地雷群外就是鹿砦。离防御阵地四五百米的地方,挖深4米、宽4米,长达400米的防堑壕,主要是为了防止日军战车冲锋的。为防止战车压塌壕沟,还在里面装上钢板。花了大约二十天,全部工事完成。张访朋骄傲地说,“真是深沟固垒,已准备好死守许昌城了。” 日军于1944年4月18日渡过黄河。至4月23日,日军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然后偷偷地把第三十七师团、第六十二师团与独立第七旅团南调,将许昌团团围住。又调来战车及装甲汽车近百辆。张访朋说,日军明显要用“牛刀宰鸡”的战术,要在极短时间内拿下许昌。 张访朋向记者展示了一封师长吕公良四月二十日写给妻子的亲笔信,字极漂亮。那是他今年到深圳拜访吕公良的儿子时得到的。信上说:“今天敌人围攻郑州,恐怕敌人攻了郑州之后,一定要南下新郑、许昌的,但是我已充分准备,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希望他来一拼。恐怕此信到手时,我已在与敌人拼命了……当军人不打仗还有何用。” 4月23日下午,守军在城内草棚搭的临时剧社“民社”召开誓师大会。访朋当时坐在条凳上,听到吕公良在戏台上慷慨陈词:“日本人大兵压境,许昌必有一场苦战,我们身为军人,守土有责,誓与许昌共存亡。城存予存,城亡予亡!”动员完毕后大家一起举手宣誓。散会后,张访朋在回阵地路上看见大街上刷满了标语:“死守许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派同仇敌忾的氛围。 由于北门为国军布防重点,工事修得很好,日军决定不直接攻北门,而是分为东西两翼,对许昌城作钳形包围运动。三十日晨,日军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开始进攻,重点是西、南两个方向。 十二飞机轮番轰炸 七百米打了数小时 日本史学家伊藤正德所著《帝国陆军之最后》一书,对许昌之战有详细的记载。《大陆打通作战》一节称:“四月三十日,三十七师团开始攻城,敌人顽强抵抗。城周围有六十米宽的一道护城河,乃以工兵的舟艇准备强行渡河,但因敌人抵抗猛烈,未能成功。” 张访朋说,攻击一开始,整个阵地就被枪炮打得犹如沸腾一般。他努力想了一个比喻:就像过年时放炮仗一样,到处都是枪炮声,一直到半夜,响个不停。 当时的师部参谋孙浩后来告诉张访朋,守卫南关思故台的一个营打得非常顽强,日军从中午起连续发起四次冲锋,均被击退。战斗最紧张的时刻,吕公良来到城南指挥所坐镇指挥,士气更为旺盛。南关一带阵前日军遗尸遍地。最后,日军调来大炮对着思故台猛轰,守军全部阵亡。吕公良当即抽调预备队,增援南关,与日军展开巷战。在逐街逐房的争夺中,预备队官兵与日军反复进行白刃战,营长何景明、胡光耀先后牺牲。 下午,日军出动十二架飞机轮番轰炸许昌城。据记者采访过的老兵黄润生说,查史料发现,这是日军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轰炸机,可见日军对此役的重视程度。 傍晚,敌军战车开到,轰开南城,随即冲入城内对周围目标猛烈炮击。四门中仅余北门、东门未失。天黑后,北门与师部电话联系中断,传令兵无法穿越日军封锁线。在城东北防守的张访朋与师部联系中断。 据当时是新二十九师师部参谋的孙浩告诉张访朋,吕公良曾急电汤恩伯派兵增援,但此时邻近仅有的一个主力军第二十九军也在与敌人拼杀,无力增援许昌。入夜,整个许昌城内已陷于混战状态,战局已无法挽回。日军约于晚上十点左右打到城中心的十字大街。张访朋退休后重访许昌城,几次用脚度量从南门到十字大街的距离,大约700多米。这七百多米,让日军从傍晚一直打到晚上十点多。双方皆伤亡惨重。 穿越重机枪扫射 辗转率部回总部 5月1日凌晨零时,吕公良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决定立即突围,并研究了突围计划。为了不让军旗落入敌军手中,吕公良含泪将军旗焚烧。 凌晨3点左右,辗转接到撤退命令的张访朋率部往没有枪声的北边走。路上碰到一些从城里撤出来的几十人的小股部队,全都加入他的队伍。 走了不到两里地,就发现日军的探照灯亮了起来,重机枪也跟着光柱来回扫射。张访朋马上命令全部卧倒。机枪子弹从离地八十厘米到一米的地方扫过,由于全连非常听指挥,无一伤亡。日军打了十几分钟,见没什么动静,灯也不照了,枪也不打了。他们爬起来又向前走。同样的遭遇有三次左右,他们全都平安过关。一直走了三四公里,到尚集附近。这时转头向西前进。走到平汉铁路附近几百米的时候,发现日军战车和装甲汽车亮着灯,浩浩荡荡由北向南开进。“眼睛看得到的地方都是灯光。”怎么过铁路呢?观察了一阵,发现两队之间有三四百米的间隔,他们埋伏在铁路边上一百多米的地方,等前队过了后队未来之时冲过铁路。万幸安全通过了。 又走了三天,他们终于走到师留守处所在的南召县留山镇。张访朋说,这真是漫长的三天啊。全连在他带领下基本没有损失。师部一个上校主任认得他,说,这下好了,你们留下做警卫连吧。 在留守处,从前方撤回来零零散散的士兵带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此役国军伤亡惨重,师长吕公良、副师长黄永淮、团长李培芹、杨尚武、刘耀军五位将领殉国。最后收容的残兵仅五六百人。八年抗战中,为保卫一个中等城市,殉国将领如此之众,绝无仅有。张访朋说,“许昌几乎无险可守,如果我们不坚决抵抗,日军一个小时即可占领许昌。即使在日军派来战车,开来飞机的情况下,我们仍坚守了二十小时。这难道是某些历史书中写的‘一触即溃’吗?” 西峡口再遇日军战车 战车防御枪打它个丢盔弃甲 新二十九师残部五六百人以一个团的建制,编入了七十八军,番号为一二九团。张访朋此时被提升为少校附员(相当于储备干部,手下无兵)。大约到了七月,张访朋调到军部干部训练班到石河寺受训。 美男子当上了战防枪中队队长 这时从重庆空运到三十一集团军八挺英国造的新式武器:战车防御枪。张访朋从干训班毕业后,就被分到七十八军战防枪中队当队长。这一过程也颇为有趣。当时,部队驻地军人与百姓杂处,军人打球时常有附近的女学生围观。她们评出了七十八军三大美男子,张访朋就名列其中。七十八军特务营营长尹瑞鑫与张访朋很熟。七十八军军长赖汝雄正为刚组建的战防枪队队长犯愁。尹在闲聊时对赖说,那个张访朋就很不错嘛。赖汝雄曾见过张访朋代表部队致辞,很高兴地说,就是那个长得很漂亮的那个吧,不错。于是,张访朋就这么当上了战防枪中队队长。 三十一集团军参谋处中校科长徐润之被派到重庆学习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徐回来就教给张访朋。1944年11月,集团军战防枪大队成立。徐润之任大队长,张访朋奉调担任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队长。 他们分到的是英制BOYS ANTI-TANK RIFLE,1937年才开始装备美国军队。该枪专用于毁伤装甲目标,在600米内可击穿6厘米厚的装甲,钻入车内后可杀伤乘员,毁坏机件。虽然威力有限,但对付装甲厚度仅为4厘米的日军轻型战车已是绰绰有余。而且重量轻,一人即可扛着走,转移方便。这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是相当先进的。日军横扫中国战场的战车遇到了克星。 张访朋学会使用之后,就由他训练士兵*作。由于子弹珍贵,训练时,所有的人都只打过一发实弹。靶子是三百米外装着石灰的铁桶,张访朋一枪打去,立即炸出白烟。张访朋说,这枪确实好用,非常准,大家都很容易地击中了目标。 经过三个月的第一期训练,每人打了一发子弹后,大队就举行结业前的战斗演习,张访朋奉命担任指挥。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亲临检阅,甚感满意。 1945年春节刚过不久,大队正准备进行第二期训练。这时传来了日军来犯的消息。大队取消原定的第二期训练,所辖两个中队分别编为第七十八军战防枪队(张访朋任队长)和第八十五军战防枪队。虽然叫“中队”,实际上是一个连的兵力。三月中旬,张访朋带队来到七十八军军部,随即奉命开到内乡县重阳店镇配属新编第四十三师。 三月下旬,日军发动了豫西鄂北会战。为了阻挡国军第八战区部队通过南阳盆地增援鄂北,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派其王牌部队战车第三师团(师团长山路秀男中将)以及110师团向内乡县西峡口中、淅川一线突进。该路日军连陷镇平、内乡,三十一日攻占西峡口,然后继续向重阳店、西坪镇方向进犯。 漆黑夜埋伏隘道口 日军战车完蛋了 张访朋说,西峡口之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运用口袋战术最成功的一次。内乡县地处伏牛山脉,县境北部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河道交错,地形复杂,只有一条曲折起伏的公路连接着西峡口中、重阳店。西坪镇和陕西商南县,是打阻击战的理想战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王仲廉决定在此布下一个口袋阵:利用隘路正面阻击,依托两侧山地进行侧击、夹击,待日军全部入袋之后再断其退路,实行尾击。重阳店至八庙一带为袋底,由新四十三师防守(张访朋的战防枪队即配属该师),担任正面阻击。 战斗开始前,新四十三师在奎文关(旧称魁门关)前举行了誓师大会,众人宣誓要把魁门关变成日本人的“鬼门关”。四月三日,新四十三师由奎文关转移到重阳店以西的马鞍桥附近。张访朋的战防枪队阵地就设在一个蜂洞的隘道口。他们挨着公路修筑工事,背后就是绿油油的麦田。 1945年4月4日,敌军部队千余人向新四十三师的阵地发起进攻,激战至晚八时许,日军损失惨重,却毫无进展。于是调集骑兵一部,以战车开道,沿公路西进,企图突破国军主阵地。 4月5日零时过后,在山脚的掩蔽部里休息的张访朋接到防守南面芦山寨阵地的赵仁团长电话,得知日军战车开过来了。他凝神一听,果然隐约听到战车的隆隆的马达声。张访朋当即命令战防枪队进入阵地,做好战斗准备。 当天晚上,没有月光,一团漆黑。进入阵地后不久,山脚公路拐弯处突然亮了起来。日军战车开着耀眼的车灯,绕过山脚向着战防枪队的阵地开了过来。每前进四五十米便熄灯停车,用机枪扫射一阵。见没什么动静,再继续往前开。张访朋说,按军事学的术语,这叫“威力搜索”。战防枪队按预先布置,不动声色,让日军战车一点点向他们靠近。 停停走走,如是四五次,日军战车越开越近,离阵地快两百米时,张访朋下令:“放!”霎时间,四挺被战士们昵称为“鸭子枪”的战防枪“咣、咣、咣”地怒吼起来,震耳欲聋的枪声响彻夜空。日军战车立即熄灯开火,以平射炮和机枪还击。但他们还搞不清楚对手的位置,尽向着四周的高地打。密集的炮弹子弹呼啸着在张访朋的头上两三米的地方划出一条条火线。战防枪队的士兵们继续沉着地射击,“每发必中”。过了十分钟,日军战车的枪炮全哑了。虽然没听到爆炸声,也没看到战车起火的火光,但张访朋判断这些战车全完蛋了,于是下令停止射击。 随后,张访朋*起电话通知步兵团团长,建议步兵出击,点燃公路北侧的破茶寮,观看战果,并趁机消灭战车兵。但当时步兵阵地的战斗也很激烈,该团长回话“坚守阵地要紧,无力派兵出击。”一小时后,公路上隐约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张访朋估计是日军修理战车,他们立即以轻机枪扫射。两点多,日军的骑兵赶到,张访朋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牵引车把战车拖走。 回到西安后,一位指导员跟张访朋讲,当晚日军有四五十名骑兵跟着战车一起冲锋,在山头阵地的一营营长贺一凡组织了五六十人的敢死队,拿着手榴弹冲下山头。这一冲把敌人骑兵打死了一部分,使骑兵跟不上战车。张访朋想起来有点后怕,“要是骑兵和步兵跟上来,冲到我们阵地前面,那就麻烦了。”正是由于贺一凡的敢死队,才使得战防枪队得以从容地击毁日军战车。 获令嘉奖 战防枪队立了首功 对抗战史很有研究的老兵黄润生告诉记者,他研究日本出版的战史发现,当晚冲过来的那几辆战车里,其中有一辆坐着日军第三战车师团的师团长山路秀男中将。张访朋听记者这么一说,大叹起来,怪不得他们那么紧张,不惜代价要把那几辆战车拖回去呢。 当时他也不知道打坏了几辆战车,不久后看西安的《战阵报》,才知道,当晚战果辉煌,共击毁了九辆战车(注:据《陆军第七十八军豫西会战战斗详报》,当晚日军战车九辆向重阳店突进,国军以战防枪击毁两辆,以野炮击毁一辆)。第一次出征就打得这么漂亮,官兵全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士兵却在一个劲埋怨射手,“训练时只打了一枪,你怎么不给我也打打?”射手说“我自己还没打过瘾呢!”张访朋自己也是激情满怀,当即吟诗一首:“夜色如磐雾气升,前车引导独开灯。我凭利器歼倭寇,卸甲丢盔敌胆惊。” 5日天刚亮,战场上一片宁静。张访朋此时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就走出阵地,跟着一两个士兵去看战场。昨晚战车被击毁的地方,公路两侧的粗大的树干上尽是弹孔,有家里舀米的筒子那么大,离地约两米左右。地上满是履带印,血迹斑斑,散落着许多被撕烂的日记本、照片、书信,还有印着“武运长久”的旗子,三角形的红色护身符等等。张访朋拾起十几件较为完整的作为战利品留念,其中还有全家为出征者饯行的照片。可惜,这些战利品在文革中全被抄走,不知下落。 当天下午,国军发起全线反攻,新四十三师为中路,暂五十五师为左路,二十三师为右路,分别向重阳店、王家营线追击前进。沿途不时可见日军遗尸。这些尸体中,相当大一部分是面带稚气的青年。还有一些是独臂,而且明显是被刀砍下来的,这让张访朋奇怪。原来日军无法运走尸体,只有斩下一肢,火化后给亲属一个交代。后来,张访朋与日军此役中一位负责收尸的老兵会面,对方告诉他,斩下一臂算好的,越到战争后期,日军越是狼狈,有时仅斩一掌,再往后甚至只能取一拇指充数。 他们的部队追击到半川时驻扎下来。6月,接到军委会的嘉奖令。张访朋记得内容大约是说:豫西会战取得光辉战绩,战车防御枪队首先在重阳店歼灭来犯之敌军战车,我军得以扭转战局,乘胜追击,此役战防枪队立了首功,传令嘉奖。落款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7月初,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来到西坪镇召开豫西会战总结会议。与会的八十五军炮营营长冯尧和后来告诉张访朋,会上胡宗南特地表扬了战防枪队。 参加过此役的日军163联队老兵室田贯次和土田正利到中国访问时告诉张访朋,对战防枪的出现,日军“惊如神兵天降”,还专门派特务去调查是什么新式武器。当时在110师团139联队任军曹长的薮下熏对张访朋说,他们被国军围攻的时候,走到哪里都被炸,不是飞机就是大炮,惨不堪言。还特地用动作表演了一下当年走投无路的情形。 1946年元旦,不想打内战的张访朋借口到西安治病,从驻地回家乡广东揭西县。一路上到处是鲜花,到处是欢笑的中国民众,所有的日军士兵都向他立正敬礼。心里许多年的郁积之情一下全都消散了,张访朋说,很多战友在部队里没有看到这一幕,我有幸真正地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 抗战最后的大胜仗 关于抗战最后一战,有数种说法,普遍认为是“湘西芷江战役”。但到1945年5月20日,此役即以日军的失败宣告结束。唯有“老河口-西峡口”战役,从1945年3月底开始,直到8月15日上午,中国军队仍在同日军进行战斗。 这两个战役都是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于1945年1月底拟定的。其战略目标是全部占领国军长江以北唯一的一个左翼战略基地南阳;彻底美国驻中国的空军基地湘西芷江机场和老河口机场,以准备大举进犯四川全省,攻下战时“陪都”重庆,彻底占领解决“中国问题”。这是冈村宁次的“攻东救西”,确保日本本土的围魏救赵之计。他宣称,这两个战役是决定“日本国兴废存亡之关键”。 1945年3月中旬,冈村宁次命日本中国派遣军华北方面军和华南方面军,同时发起“湘西芷江战役”和“老河口-西峡口战役”。 向西峡口方向进攻的日军,是此次作战中日军最强的一路--战车第3师团主力和第110师团主力。3月28日,战车第3师团的先头部队抵达西峡口镇南约1公里处。 守卫西峡口的是吴绍周第85军23师和暂55师。 日军战车部队和第110师团之139联队,猛攻一天一夜。占领了西峡口镇区,接着,马不停蹄地沿着狭窄的豫陕公路继续西进。4月5日,先头部队到达重阳店,并向守军发动进攻,此时,以王仲廉第31集团军为骨干的中国军队,正按计划向西峡口至重阳店之间的公路两侧山地运动。 翌日凌晨4时,公路南北两侧的中国军队同时发动反攻。顿时,山谷中炮声隆隆,丁河店火光冲天。4月5日,敌137联队主力配合坦克车多辆,由重阳店沿南坪公路向马鞍桥进攻,我守军第78军主力在野战重炮掩护下猛烈还击,并用战车防御枪击毁敌战车两辆。这次攻坚战数次冲锋,敌只落得遗尸累累。敌另一支部队企图从重阳店北之桐树营突破国军防线,也被击退。当日下午,国民党85军两个师分别由马鞍桥南北向重阳店反攻,激战至次日晨。 廖运周师同保安2团经一天半激战,夺取丁河店。接着又将丁河店东约八里的奎文关之敌数百名,尽行歼灭,击毁敌战车数辆,攻占了奎文关,还将西峡口至重阳店之敌,拦腰斩断。重阳店之敌顿成瓮中之鳖。 重阳店攻坚惨败,日110师团长木村命令停止向西坪进攻计划。在重阳店以东,西峡口以西形成拉锯战。 5月3日,日163联队从中浦塘向豆腐店突围;我三个方面大军在空军配合下,前堵后追,野马式战斗机数架,在西坪公路上作临时机场,终日轮番扫射,使敌人遗尸遍野。4日,国军用野战重炮向龟缩豆腐店之敌猛烈轰击,空军反复交叉轰炸扫射。是役,豆腐店附近河沟,流水为赤,钢盔遍地,腥臭达数月之久。 日寇开始向西峡、西坪的进攻,效法希特勒的闪击战。在闪击战中,占领我军事要镇西峡口,再往西攻,寸步难行。至此日本110师团长木村在西峡口,中国集团军司令王仲廉在清油河。终日炮声隆隆,几无宁日。直至8月中旬,日军从房顶上挑起白布片为止,峡谷之中激烈的枪炮声才停息下来。 据台湾1978年出版的《八年抗战经过概要》,豫西会战先后完成重阳店、豆腐店、大横岭、马头寨4次歼灭战,毙伤敌15000人,使敌退出战场。 张访朋说,1944年他听老乡传说所谓刘伯温的谶语:“起七七,终七七,豫宁粤汉,暗无天日。天降鹅蛋,西山落日。”当时想不明白,抗战胜利后,他才恍然大悟。“终七七”指的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正好是农历7月7日。“天降鹅蛋”不就是指的原子弹嘛。“西山落日”则是指抗战最后一战是西峡口战役。当地人称伏牛山脉为“西山”。虽然这只能为饭后谈资,但西峡口一役,是中国抗战最后一个大胜仗,是毫无疑义的。
-
晕!没看这是测试版吗? PS:很多特效是关闭的(开2倍抗锯齿,各向异性:低)!最终效果应该比BF2出色,不过由于BF2引擎所限与CO4等新一代游戏是不能比的~
-
一名德军狙击手拿着缴获的英军No4狙击枪,在路障掩护下射击 从另一个角度看 拿汤姆森的英军向狙击手开火 狙击手向他反击 发表人:Mr_Cheese 来源:某个旧版本FH2内测 影像设置:全高(2倍抗锯齿,各向异性:低) 截图原为1280*1024,贴出来的为800*600 来源:www.bf2mod.cn
-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作为一款现代战争题材游戏,已经超出了二战游戏的剧情表现模式。当我们在德国腹地炸毁V2导弹之后,就意味着游戏和真实的二战进程一样,将要进入收尾阶段。而《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将赋予编剧和关卡设计人员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是目前游戏在经过Beta版公测、基本游戏模式全部公开,但依然没有公布完整剧情的原因。制作组希望将《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打造为《24小时》那种“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故事风格,而在不同关卡之间,也会借鉴目前流行的电视迷你剧的表现形式,各个关卡和可操控角色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游戏甚至会引入和《迷失》(Lost)类似的闪回表现方式。 俄国激进分子Zakhaev希望让世界重新回到两大超级大国对峙的冷战时代,他和中东军阀Al-Asad勾结,以俄制武器和伊斯兰宗教力量,构建了一个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定的恐怖主义政权,并且拥有正规化的军队和小型核武器。Zakhaev、Al-Asad和另外两名参谋人员,组成了绰号为“四骑士”的核心团伙,其魔爪已经深入到了乌克兰、阿塞拜疆、埃及等地。美英两国派出了各自的精锐——海军陆战队武装侦察分队(Marine Force Recon)和皇家特勤团(SAS),试图解决这一危机。 游戏的单人流程将会放弃过往“战役制”的分割表现方式,不同时空、不同士兵的任务会穿插在一起完成,以这种不同角度的表现手法,去实现制作组所提出的“一个士兵眼中的战争”这一剧情表现思路。当前时间中的两名主角为SAS士兵——绰号为“肥皂”John Mac Tavish上士,和海军陆战队武力侦查分队上士Paul Jackson。在闪回任务中,玩家将回到1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的现场,扮演SAS部队的Price中尉,在另一个时空中和恐怖分子进行殊死搏杀。Price曾经出现在二战背景的COD第一作和第二作之中(以“品客”大叔的经典造型登场),此次在现代战争的再度披挂上阵依然保留了这一造型。他的两度登场,并不是因为吃了可以返老还童的仙丹,或者是时空旅行的原因。制作组表示,现代版的Price和二战版的Price不是一个人,但二者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前者是“品客”老爷子的“直系亲属”。 Price中尉和恐怖首脑Zakhaev之间的故事,早在15年前就已经开始。当时Price和自己的长官组成了二人狙击组秘密潜入乌克兰,试图暗杀Zakhaev。同时,由于是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核泄漏区,与正规机步团进行交锋,这次行动也属于标准的自杀任务。领队意外受伤,为了能够将朝夕相处的长官救出,Price主动放弃了暗杀任务。在这次行动中,Zakhaev也失去了一支手臂。通过预告片中的情况来看,Zakhaev对这一事件一直耿耿于怀,他毫不犹豫的动用战术核武器,对美英盟军实施大规模攻击。
-
失落的希望2(Forgotten Hope 2) 战地2的二战MOD!
-
<<老兵回忆60年>>1: 1945年5月末,山西日占沦陷区...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后,镇子上约40名日伪军被击毙,我军牺牲也近一个排,两名日军士兵被俘虏...仇恨深如大海,战士们没人愿意再长途押送这两名日兵,政委已阵亡,粮食补给少...两名日军士兵慌张的望着四周虎视眈眈的中国士兵,似乎知道自己"身处险境".其中一人望了望东方,来了个正规的立正军姿,喊了句日军口号后闭上了双眼...连长也表情僵硬,他在选择,杀不杀?几秒钟后,选择终于有了结果--杀了这个帝国主义!!一声令下,立即有人开了枪,喊口号的鬼子兵僵硬的倒在了地上,子弹穿透腹部时肯定给他带来很大痛苦.随后,一个班长用汉阳造又对他的头补了一枪,他总算是提前得到了"解脱"...还有一个俘虏,他目光呆滞,慌张但是不乱动,蜡黄的脸代表他这几个月同样营养不足.个子很小,像个娃娃,但从脸上看的出他是个成熟的男子,是个侵略中华的魔鬼!没有了昔日的霸气,他像个斗败的公鸡一样萎缩着.杀不杀?班长退了颗滚烫的弹壳,回过头问连长.别慌,用手语问他投降不?连长下了令--那个班长则很不耐烦的从腰间摸出块白手帕(像是缴获日本人的),拿到了那个日本兵的跟前,扔到了地上.他若捡起来摇晃,就不杀他.当然,他还有别的选择.手帕在地上,日本兵的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个手帕,旁边好奇的战士们眼睛却都盯着他.投降!班长狠狠的扔出了这句话,像最后通牒一样.对方却几乎没有理会,只是缓缓捡起了这块手帕,不言不语.手帕不是很精致,上面是日本富士山的景色图.日本兵不自觉的晃动了一下,攥紧了手帕.啊~~!!绝望的一声吼叫,他撕破了那块手帕.奶奶的!班长狠狠骂了一句,对着日本兵的脑袋--啪!一声枪响,一场血腥的战斗,终于彻底结束了. <<老兵回忆60年>>2: 1945年7月,某日俘集中所.这只是个临时搭建的小俘虏营,里面关押着百十个日本战俘.虽然我们的军队有有待战俘的政策.但是在物资依然紧缺且对方不合作的环境里,枪杀日本战俘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的.一个排的士兵,看守着自己3倍的战俘,很是吃力.物资供应不多,日本战俘却连连抱怨伙食太差,环境恶劣.看守排长连连怒吼:"他奶奶的,你们这些个龟孙来中国烧杀.还要我们好吃好喝送你们滚蛋?"武力的威胁,这些战俘终于慢慢听话了.但是,一个逃跑计划,却暗中蕴量开来.7月底的一个早晨,10多个日军俘虏拿出了偷藏的棍棒刀具,在袭击杀死了一个巡逻的中国士兵得手后,欲从战俘营西面布置薄弱的环节逃走,他们小步跑到了铁丝网旁边.用剪子剪切铁丝.但是,这个时候,一个巡逻的中国士兵却发现了这一幕.瞄准,射击!啪!子弹击中了正在破坏铁丝网的日本俘虏,也惊醒了其他正在休息的中国士兵.仅仅半分钟后,全部中国士兵便已经奔出营房,包围了那10多个日本俘虏.看到事情败露,他们只得丢下了棍棒和小刀具等攻击性武器,等待再次被"俘虏".排长握着驳壳手枪走了过来,一句话也没有多说,只是看着那一小堆恐惧的战俘."真不想活了,你们自己找死!"排长总算丢下了这么一句话,背过了身去.一个中国士兵抱过来挺捷克式轻机枪,对准了那些日军战俘.他们开始有了强烈反应,几个人跪在了地上,大声诉说着什么,大概是后悔了吧.没有跪倒的几个则态度强硬,一声不吭."去,把那几个硬鬼子拉去活埋!"排长没有看他们,似乎只是凭知觉办事.10多个中国士兵走上前去,拉走了那几个日本兵,押着去附近的小山坡.剩下的几个则暗中松了口气,不敢向四周看一眼,都只是低下头看地,跪在地上等待处置."剩下的留个全尸吧,扫了."话说的很轻松,甚至让那些听不懂中国话的日本战俘没有警觉即将发生什么.嗒嗒嗒嗒嗒嗒...机枪突然响了,几个日军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反映便通通倒在地上,子弹头把他们的身体旋的不成样子,大大的血窝窝一个个冒了出来,殷红色的血流到了地上.这一幕幕全都映在了营房里往外看的日军战俘的眼里.从此以后的3个月,这个小小的战俘营,再也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的事情",直到10月份他们被遣送回国... 来源:铁血
-
据英国《每日邮报》6日报道,二战时期,远东战场的战斗之残酷超出人们想象,英国历史学家迈克斯·哈斯廷斯的新书《报复:为日本而战(1944-1945)》,披露了西方盟军在发现己方战俘如何遭日军虐待时,是何等的震惊…… 真相被掩盖至今 那是1945年1月,英国陆军第14师穿越缅甸边境向曼德勒方向推进。在一场大胜之后,他们发现了许多日军虐待战俘的证据:一些英军士兵被剥去靴子,用电线缠着倒挂在树上,酷殴至死。这更加激发了英军对日本兵的憎恨。而在英国国内,事实证明日军的虐囚暴行绝不仅限于战场上。那些侥幸逃脱魔掌的战俘,讲述了更多日军惨无人道的极端虐囚故事,而英国政客及官员们怕日本人会报复性地变本加厉折磨那些仍掌握在他们手中的数万名盟军战俘,因而并未将这些丑闻完全曝光。 在1942年著名的“巴丹半岛死亡行军”中,许多美军士兵被俘后即遭杀害,被击落的飞行员则惨遭斩首,美国政府拖了好几个月才将当时目击者的证词公布于众。盟国官方人士一直不愿承认形势之恶劣,直至1945年1月,一个所谓的外交事务委员会还得出结论说,只是在某些偏远地区出现了虐待战俘现象。 而就在数周之后,大批从缅甸和菲律宾释放的英国和澳大利亚战俘,用他们的自身经历反击了上述说法。当时参与释放的官员无不对战俘们所处的环境大感震惊:那里饥饿当道、疾病盛行,数万名战俘因过劳致死,或因轻微违规即被酷刑相加甚至砍头处死。当时关押在日军战俘营中的盟军战俘中,有四分之一死于非命,他们的遭遇与纳粹在欧洲对俄国人和犹太人的暴行如出一辙,但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公众仍极为震惊,即使在当时的形势下,他们对日本人公然践踏人权和战争规则仍感到难以理解。 把长蛆当成“小美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初几个月,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香港、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相继沦陷,众多盟军官兵短时间内落入日军手中成为战俘。当缴械投降的战俘们被关押在马尼拉、新加坡、香港或仰光等待命运的裁决时,他们绝没料到等待他们的会是地狱一般的命运。 一名日本战地记者曾这样描述他所见到的美军战俘——“一群来自傲慢民族、却不得不接受大日本帝国军人蔑视的人”。“当我看到他们时,能感到他们只是一群混血杂种的后代,其尊严早已一无所有,而日本军人看起来英俊潇洒,我为自己身为日本人而自豪。” “那些不吃东西的人是第一批死去的,”保罗·路特斯下士说,“我亲手埋葬了许多看起来比我壮的人,就在于我从来不拒绝任何只要能吃的东西。”有一次,澳大利亚人斯诺·皮特在食物中发现了一寸长的蛆,他只是说了句:“小美人,走开吧。”“我们不得不把它们想象成圣诞布丁上的葡萄干,或者别的什么好东西。” 在大阪一家造船厂,两名饿急了眼的英国战俘偷吃了大浴缸里的猪油,那本是用来润滑下水滑道的,所以为防蛀虫事先添加了砒霜,两名战俘因此丢了性命。 汤姆森在他的私人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们每天都像行尸走肉,一天一天被赶着做这做那,我学会了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也不再有任何感情。” 对高个子特别看不上眼 来自仰光战俘营的菲利普·斯蒂伯写道:“我们都变得铁石心肠、冷酷无情,大家经常会赌下一个谁死。当然为了抢救病号也要尽力,但当厄运不可避免之时,徒自伤悲也不是良方。” 谁也不会关心什么自尊问题。每天战俘们都将面对自身的无能。罗森曾看到日本兵把美国战俘踢进了厕坑里:“当你不得不接受这些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挫败的滋味。” 几乎每一个战俘在后来的岁月中,都为当初眼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日本兵殴打甚至残杀而无动于衷感到羞愧,他们也痛恨每天必须向每个日本兵鞠躬致敬,不管对方军衔多低甚至不管他是谁,稍显不敬便会激怒对方,招来杀身之祸。 日本人似乎对高个子特别看不上眼,后者往往不得不弯腰低头接受包括杖击等惩罚。一天,飞行员弗莱德·杰克森正在阿姆邦省的珊瑚岛机场上干活,就看到6个英国军官被列队带入,一名日军准尉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个个地击倒在地。 日军变态的虐囚现象随处可见,只能理解为这是制度性的。另外,还有如此多的斩首和被刺死的现象,这些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别军官或士兵一时兴起所为。甚至有8名B-29轰炸机飞行员在未经麻醉的情况下,被医科院学生用作活体解剖,将他们的胃、心、肺和脑叶通通取出。 半个世纪之后,一位在现场的大夫表示,“当时所有医生,没有一人对是否进行这样惨无人道的手术提出异议——这才是事情的古怪所在。”
-
张自忠(1891—1940年),山东临清人。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张自忠1916年起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任营、团长。1931年任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5年华北事变后,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天津市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一度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旋即离去。后率部在台儿庄等地与日军作战。1940年5月与日冠激战于宜城杏仁山麓时壮烈殉国。时任三十三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日本人称他为“活关公”,将他的尸体,用布包裹厚葬,植木标其侧,上书“英勇将军张自忠墓”。 5月28日,所属三十七师将他的灵柩运往重庆国葬。当时,延安各界也举行了追悼会。***、朱德、周恩来分别挽以“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悼之。1944年10月,宜城曾改名为自忠县。 现在襄阳和宜城交界的张自忠将军牺牲的长山岭上,建有张自忠将军纪念碑。南漳县武镇建有张公祠,内有自忠堂和张自忠的衣冠冢。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国军在北方最著名的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1904年生,安徽无为人。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89师副师长。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战斗结束后,戴安澜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国,时年38岁。1942年7月31日,在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戴安澜举行隆重的安葬悼念仪式。 中国CCP高度颂扬戴安澜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壮烈事迹,毛泽东题赠了挽词“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俊的容貌,冷傲的气质,北大历史系有名的才子,抗日战场上驰骋的虎将。他是国民党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名将之花在内战中的凋谢,更染浓了他身上的悲剧色彩。张灵甫身死之前,给他74师的老上司王耀武打了个战地电话,王耀武哭了,他的噩耗传到南京,蒋介石也哭了。 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张灵甫。只有张宗灵。宗灵是他的原名。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学者,他是北大历史系的学生。或许会成为一个书法家,他的字非常有名,于右任看过他的字后曾惊呼:奇才!奇才!但是这条生在兵荒马乱时代的陕西汉子,他的身体中流着骠悍的血液,他从小敬慕的是岳飞,文天祥,拿破仑,不甘做一介书生。22岁那年,他从北大“跳槽”到了黄埔军校,出来后在围剿红军中发家。他是个下级军官,作战是要亲自往前冲的,其勇猛赢得了“西北王”胡宗南的青睐,31岁那年,他当上了胡宗南独立1旅1团的团长。 正当张宗灵要混出点名堂来的时候,却粘上他人生最大的一个污点。他枪杀了自己的妻子!杀妻的理由,我们很难说清。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1:包办婚姻,感情不睦。2:怀疑其妻子是CCP。3:妻子有外遇。张宗灵疯狂地崇拜孙中山、蒋光头,是国民党最狂热的反共分子。但不管怎么说,杀老婆是不对的。他自己也知道,所以完事后自己从湖北跑到南京去自首。一路上没了盘缠,就靠写写字赚点小钱。在南京他被判10年监禁。 经 51师师长王耀武的请求张宗灵被释放,从此跟着王耀武混,在抗战8年书写下了自己人生最光辉的一段历史。 为了表示和过去那些不好的事一刀两断,张宗灵从此成了张灵甫。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这一战效法<三国演义>中邓艾偷袭蜀国,是张灵甫的经典。但他的腿伤却没有得到医治,因为他拒绝英国医师出国疗养的建议,后来他打仗都得带着拐杖,人送外号\"拐脚将军\"。 著名作家田汉先生曾以此写过剧本<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原名出现,名噪一时。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不久以后,在74军军长争夺中失利,仅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1944年5月开始的长衡会战中,受上级保存实力的影响,未建战功,且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接替王耀武升任74军中将军长。 这就是抗战时的张灵甫,他让人想起了斯大林手下的朱可夫。二战中,朱可夫是苏联的\"救火队\",哪里战局不利就取哪里,所到之处无不告捷。张灵甫是民族英雄。记得有位外国记者曾采访张灵甫:您认为中国会胜利吗?张说:一定会!记者又问:那等胜利后,您认为您会做什么呢?张说:那时,我已经死了。张灵甫的一生都忠于国民党,他死后被蒋介石封为\"民国第一烈士\",并将一艘军舰命名为\"灵甫号\"。 历史开了个大玩笑。他给了张灵甫一个悲剧。评断一个军人,最好别把他和政治扯上关系。中国近代史和它包含的那些人物一样,悲壮,复杂。我们不必全把它搞清(我们根本搞不清),我们只需记得它,因为历史最好的样子就是他原来的样子。 记得几十年前有部叫《红日》的小说,描写的是1947年解放鲁中时陈毅老总和栗裕大将指挥的孟良崮战役,歼国民党王牌74师,击毙(一说系自戕)该师中将师长张灵甫。这就是抗日铁军74师最终的命运,也是一代名将张灵甫的最后归宿。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来源:铁血
-
截图来源为约一个月前的测试&影片拍摄中所得(By Mr_Cheese) 原贴地址:http://forums.filefront.com/forg ... 25.html#post3979988 (点击图片放大~~~~) 前进中的坦克 火拼 搭乘4号坦克开往前线 来源:WWW.BF2MOD.CN
-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 "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县长讲完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桃源话很奇特,尾音很高,比如"局",便发音成了"猪"。 先到县委宣传部,联系到人事局采访。宣传部的人打电话替我预约,用免提。 宣传部:"喂,你人是猪吗?(人事局)" 对方:"不是,你搞错了。我不是人是猪(人事局),我娘是猪(粮食局)。" 我拼命忍住笑,肚子都疼了。 第二天参加一个县政府的汇报会。会前点名。 主持人:"哪些单位到了?" 于是参会者一个个地自报家门: "我是公阉猪(公安局)。" "我叫肉猪(教育局)。" "我有点猪(邮电局)。" "我是典型猪(电信局)
-
美国“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德军装备的“坦克杀手” 二战德军反坦克教学片 点击查看 反坦克火箭筒,是一种发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发射火箭破甲弹,也可以发射 火箭榴弹或其他火箭弹,用于近距离打击装甲目标、杀伤人员有摧毁工事等。火箭筒一 般由 两名士兵或单兵使用,多采用肩杠式发射,也可以跪射或卧射。在形形色色的反坦克武 器中,火箭筒由于其诞生年代早、破甲效能高,加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一直被 各国陆军当作反坦克的重要武器之一。 经典战例 在举世闻名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火箭筒大逞其威,发挥了相当大。知西奈战线,当以 色列第190装甲旅的坦克向西奈沙丘群快速推时时,埃及步兵在沙丘上隐蔽得并不巧妙, 以 色列指挥官和坦克乘员,在很远的地方,就发现与沙丘色彩异样的黑点,然而,他们过 分大 意,把这些黑点当作树根,毫不警惕。 待到他们辨清是人时,为时已晚,仅仅3分钟,就被击毁了85辆坦克第190装甲旅全 军覆没。原来,埃及军队早已在此部署了43具AT-3‘萨格尔’(Sagger)步兵反坦克导 具RPG-7反坦克火箭筒。难怪,外国军事家把1973年10月6日这天称为*坦克败给步兵之 日”。 西奈沙漠反坦克战,大大提同了反坦克火箭筒的地位。对此,美刊进行了专门报道: “戈兰高地战斗中,叙处亚步兵隐蔽在石墙后面,用火箭筒给以军装甲部队重大打击” 。 “在西奈半岛作战初期,埃及步兵在‘萨格尔’反坦克导弹部队的支援下,采用了与叙 利亚 步兵同样的战术,击毁了以军不少坦克。 再次证明,反坦克火箭筒在隐蔽的步兵手中,是对付敌装甲突击最有效的反坦克武 器”。 在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边防部队的小分队,正是靠着灵便的火箭筒,击 伤了苏军一辆T-62式中型坦克,使这辆当时最先进的新型坦克,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诞生与发展 反坦克火箭筒自诞生以来,走过了50余年的历程。其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出现 了独具特色的三代“成员”。 第一代: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研制的“巴 祖卡”(Bazooka)纯火箭型火箭筒,它的形状很象一种名叫“巴祖卡”的长号(乐器) , 因此得名。“巴祖卡”火箭筒,不仅蜚声于北非战场,而且一开始,就有好几百具运生 前苏联,并投入战场使用。另一类型是1943年德军装备的“坦克杀手”(Panzerfaust)无坐力炮 型火箭筒。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都配有机械式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为100~250米,垂 直破甲厚度达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7~82千克。 第三种“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最初生产的发射筒被称做“Faust Patrone”,由士兵右手握持, 放在远离身体的位置发射。这使射手必须非常接近T-34能瞄准目标。于是铁拳就应运而生。 该发射筒的制式命名为“克莱因”,即小的意思,发射药装在发射筒内,全长76.2厘米, 能以30米/每秒的初速发射1.5千克的爆炸成形弹丸火箭弹,最大射程30米。它最大能穿透140 毫米与垂直成30度倾角的装甲。后来为了增加射程,在火箭弹后部也安装了助推器。 “克莱因”很快就命名为铁拳30,紧接着铁拳60和铁拳100(数字代表射程)也相继装备队。 这些发射筒改用3千克重的更大型的火箭弹,发射初速分别达到30米/秒,45米/秒,62米/秒,穿 甲能力也都达到了200毫米。相对其尺寸而言,铁拳的战斗部威力相当高,这主要是因为在战斗 部内使用了黑索金炸药。黑索金炸药,由于其安全性较差,所以,通常都只以少量作为起爆药使 用,现在将好几磅重的黑索金装入铁拳战斗部内,确实具有相当的风险。为了防止发射时由于 黑索金炸药分子互相摩擦,从而产生足够的能量而使炸药在炮口爆炸,因此,在黑索金内掺上了 蜜腊。即是这样,也不时会发生一些不测事件。曾经使用过这种武器的大多数德国射手,他们都 毫不掩饰对这种武器的恐惧心理。它的战斗部的破甲威力非常惊人,其空心装药战斗部所形成的 金属射流长度达1.52-1.83m。1944年,在法国曾经发生过一起有据可查的情况:有一辆谢尔曼 坦克在某个小城内沿街行驶时,它的侧面被铁拳所发射的火箭弹命中,金属射流在穿过乘员舱并 将一名炮手杀死以后,又穿过另一侧进入大气中。坦克遭受了巨大破坏,而坦克乘员——除了那 位不幸的炮手以外——都只负了点轻伤。1945年3月29日,为数不多的国民冲锋队将英国第1坦 克团的精锐部队阻挡了整整一天,就足以证明铁拳的威力。在另外一些战例中,铁拳的战斗部射 流曾经很容易地就穿透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但从炮塔一侧穿透到另一侧的情况,却还不曾见诸报端。 第二代:形成于60年代。60年代是反坦克火箭筒篷勃发展的时期,各国装备了30多 种型号的火箭筒,如美国的M72式,苏联的RPG-7等。其中,苏联于1962年开始装备的 RPG-7型火箭筒,是世界上第一种无坐力和火箭增程结合型火箭筒,这种火箭筒在第四 次中东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以色列军队损失的近1000辆坦克,有25%就是被RPG-7 型火箭筒击毁的。 第三代:发展于80年代。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第二代反坦克火箭筒纷纷加以改 进,出现了第三代反坦克火箭筒。如“蝮蛇”(Viper)式、RPG-7B、*阿皮的斯” (Apilas)、“铁拳3”、“丘辟特AC300”(Jupiter)、AT-4等等。 俄罗斯的RPG-7B,就是苏联RPG-7的最新改进型,通过改进,成了现今世界上较先 进的反坦克火箭筒。目前,世界上最新式的反坦克火箭筒,则要数美国研制的AT-12T轻 型反坦克火箭筒。这一火箭筒,装有串联战斗部,能穿透950毫米以上的均质装甲和主动式 反应装甲,很有希望成为跨世纪的反坦克火箭筒明星。 性能与原理 反坦克火秀筒由火箭弹和发射箭两大部分组成。火箭弹是发挥威力的战斗部,而带瞄准 镜的发射筒,则通过射手的瞄准赋予火箭弹以一定的射向。火箭弹是靠火箭发动机推进 的非制导弹药,一般由战斗部、引信、火箭发动机和稳定装置等组成。由于弹头靠火箭发动 机的反作用力推进,发射筒不承受任何压力和后坐力,自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以至于目 前世界上的多数反坦克火箭筒,为一次使用型,发射筒兼包装筒,发射后扔掉了事,这样有 利于步兵轻装战斗。再说火箭筒是近距离攻击武器,靠的是“一锤子买卖”,打得上便罢, 一旦打不上,想打第二发也来不及了,这也是火箭筒多采用一次使用型的原因。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诚然,反坦克导弹、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对 坦克破坏力大、摧毁率高。但是,反坦克火箭筒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例如:造价 便宜,容易大量生产;轻使灵活,易于隐蔽机动;射程近,易完成其他反坦克武器难以完 成的射击任务;等等。正是由于火箭筒具有这些优点,目前世界各国陆军,都将它列为了重 要装备。其主要的种类和性能见下表: 国别 名称 口径(mm) 速度(m/s) 有效射程(m) 战斗全重(kg) 破甲厚度(mm) —————————————————————————————————————— —— 俄罗斯 RPG-7 40 300 300~500 9.3 320 俄罗斯 RPG-18 64 114 200 4 280 美国 M72A2 66 150 200 2.4 300 美国 “蝮蛇” 70 290 250 4.07 400 法国 “阿皮拉斯” 112 295 330 9 720 法国 “丘辟特”AC300 115 275 330 11 800 德国 “弩箭300” 67 220 300 6.3 400 英国 “劳80” 94 331 500 8 650 以色列 B-300 82 275 400 8 400 未来展望 由于坦克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复合装甲的出现,现装备的火箭筒,一般只能击穿 坦克的侧装甲和后装甲。因此,如何改进反坦克火箭筒,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是各 国十分关心的问题。军事专家认为,未来反坦克火箭筒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增大有效射程。主要是采取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办法。如俄罗斯、法国、瑞典等国, 都研制了发射增程弹的火箭筒,俄罗斯的RPG16型火箭筒,直射距离达800米;法国的 APX75毫米火箭筒,有效射程达550米;瑞典的M2550型84毫米火箭筒,射程达700米 (原为450米)。其次是采用新式瞄准具。如德国提出了增程“铁拳3”的方案,该方案就 是在原有武器上加装制导组件,即在击发装置上安装由激光器和6倍瞄准镜组成的瞄准具, 击发装置下方安装两脚架以提高瞄准和发射的稳定性,从而使其射程增大到800米(原来射 程为300~400米)。 (2)提高破甲威力。对于反坦克火箭筒威力的要求,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认为,火箭筒 应具有击穿下世纪初可能服役的任何主战坦克前装甲的能力。采取的措施是:把空心装 药破甲弹的弹径,由过去的70毫米左右,增大到90毫米以上。如法国研制了弹径为105、 108、115、120及150毫米的火箭弹,破甲厚度可达500-900毫米以上,这相当于反坦克导 弹的威力。大多数中、小国家,也都主张发展大口径火箭筒。 (3)提高命中精度。火箭筒的命中精度,与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和瞄准具有关。因此,提 高命中精度的主要方法是:加快推进剂的燃烧速度,增加火箭弹的推力,以缩短飞行时 间。 目前,世界上新研制的火箭筒,大都采用快速燃料装药,弹速可达300米/秒左右,在300 米距离上,命中率高达80%左右。其次是改进瞄准具。过去,一般采用简单的机械瞄准具 。现在,改用由叠像式测距仪和电子提前量测定器组成的光学瞄准具,可在较远距离上(50 0~600米)命中目标。英国还采用装试射枪等办法,帮助提高命中精度。 (4)减轻射手负荷。为了减轻火箭筒的重量,除简化火箭筒结构外,主要是在材料上,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主要办法是:采用纤维增强 塑料或玻璃钢发射管和塑料、铝合金材料的瞄准具;发射管兼作包装筒一次使用。比如,经 过改进后,英国的弹径94毫米火箭筒,战斗全重仅8千克;法国的弹径150毫米火箭筒,战斗 全重也只有14.5千克;美国的M72A2火箭筒,仅有2.4千克,可由单兵肩扛,进行立、跪 或卧姿射击。 (5)保持低廉造价。目前,世界上新研制的口径为70毫米一次使用型火箭筒,每具价格 1000美元左右;口径90毫米以上的,每具约2000美元,仅相当于一发120毫米反坦克炮 弹的价格,利于大量装备部队。在反坦克作战中,可给步兵每两人(甚至每个人)装备一 具。 (6)确保射手安全。现在世界上新研制的火箭筒,都强调由过去主要使用火箭弹,发展 为可装配多种用途的弹种,如破甲弹、杀伤弹、烟幕弹、毒气弹等,以确保射手安全。 如法 国吕歇尔公司推出的LRA89反坦克火箭筒,既能发射反坦克装甲火箭弹,又能发射反步兵 杀伤弹,还能发射体现战术欺骗意图的烟幕弹。即将问世的新式AB92反坦克火箭筒,又比 LRA89的性能先进了一大步,军方称它作AETTA通用反坦克火箭筒。除此之外,还将继续 采用快速燃烧无烟推进剂来增大安全系数。如德国的“弩箭-300”型反坦克火箭筒,发射 时, 无光、无烟、无后火焰,响声小,夜间发射不易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