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BF1942 发布的全部内容
-
CC5的新MOD---埃布罗河战役(西班牙内战) 1938年7月25日至12月,叛乱部队和国际纵队在埃布罗河展开了最后的生死决战,胡安·莫德斯托(Juan Modesto Guilloto)将军指挥的10万名共和军强渡埃布罗河,在右岸的梅基南萨和昂波斯塔地区建立了桥头堡,目的就是消灭德亚格将军指挥的摩洛哥部队,打通加泰罗尼亚与共和西班牙其余部分的联系。在8月1日以前,共和军推进顺利,进抵甘德萨。 http://www.closecombatseries.net/downloads...bro_mappack.zip http://www.closecombatseries.net/downloads...CC5_Ebro1.0.zip
-
CC3 ftp://down.cnplayer.net/old/GameForever/O...loseCombat3.ISO CC4 ftp://down.cnplayer.net/old/GameForever/O...loseCombat4.ISO CC5 ftp://down.cnplayer.net/old/GameForever/O...5.ORINGINAL.ISO 密码大家去这里看,不定时更改的。(不知现在还有没有) http://bbs.cnplayer.net/read.php?tid-12538/fpage-1.html
-
近距离作战的历史 ======================================================================= 1996年, Atomic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即时战术军事游戏"近距离作战"(Close Combat). 作 为游戏史上最早,最真实的战争游戏, 近距离作战将我们带到了1944年6月的诺曼底, 你有 机会带领美军或德军的班,排或连级单位, 在Omaha海滩和St.Lo之间的地区与敌人血战. 近距离作战不仅为每一种地形,车辆, 武器和弹道制作了精准的模型, 而且还真实地再现 了士兵在现实战场上会感受到的紧张和压力. 从今天的角度看, CC1的画面和游戏界面无 疑是相当原始的, 但CC迷所熟悉的俯视视角却是从CC1就已经确定了. 作为最早的即时战 略类游戏之一, CC1也是即时战略类游戏的元老. 1997年, Atomic推出"近距离作战"的续集---"近距离作战:遥远的桥" (Close Combat: A Bridge Too Far). CC2的背景是1944年9月盟军在荷兰实施的"市场花园"行动, 当时盟军 由南向北分别在Eindhoven, Nijmegen,和Arnhem三个地区分别空降了美101空降师,82空降 师和英第1空降师, 企图在由这三个空降师占领关键的五座大桥后, 配合英国装甲部队由 南向北实施突破,从而加快结束战争. 但英国第一空降师降落的Arnhem地区附近徳军驻有 第9SS和第10SS两个党卫装甲师, 而同时英国第30军的突破遭到德军的顽抗和反击, 进展 很不顺利, 以至于最后英国第一空降师遭到毁灭性打击,"市场花园"行动失败. CC2的画面虽较CC1有所改进,但限于当时的技术, 画面质量仍然不高. 尽管如此, CC2还是 在2004年2月被Gamespy评为最伟大的10款RTS之一 1998年推出的"近距离作战3:俄国前线"(Close Combat III: The Russian Front)将我们 带到了1941-1945年的苏联, 伟大的卫国战争正在俄罗斯广袤的疆土上展开. 从苏联边境 到冰天雪地的莫斯科, 从斯大林格勒的工厂到柏林的废墟, 你将带领德国或苏联的精锐部 队到处征战. 在CC3的战役模式下, 一个成功的玩家将有机会从只能带几支部队的士官升到 带15支部队的少校. 很多CC迷就是从CC3开始喜欢上CC的. CC3默认的800X600显示设置和漂亮的地图使画面较 CC2有显著改进, 同时CC3空阔的地形突出了装甲部队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诸位装甲狂人 最喜欢CC3的原因), 以至于步兵在非城市地区似乎无多少用武之地. 另外由于苏联国土实 在太大, 使得每个作战地区只有廖廖三张地图, 所以感觉CC3以整个卫国战争作背景, 规 模也实在太大了一点. 1944年12月16日, 希特勒孤注一掷, 集结了第1和第6党卫装甲军等精锐在比利时的阿登地 区向西线盟军发动了他在二战中西线的最后一次攻势. 他这次绝望赌博的目标是击溃美军 的防线, 最后占领比利时重要港口安特卫普,逼迫盟军和他讲和. "守望莱因"行动开始的 前几天,德军进展非常顺利, 盟军虽然拼死抵抗, 但无法阻挡纳粹的钢铁洪流. 此时美军 101和82空降师紧急出动, 抢在德军之前占领了阿登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Bastogne及其 周边地区. 德军在随后几天将该城团团包围, 却始终无法拿下. 12月26日, 巴顿将军率领 援军赶到, 将101师解放出来. 德军的这次进攻最终破产. 1999年推出的"近距离作战:突出部战役"(Close Combat: Battle of the Bulge)第一次在 CC系列中引入了由各战术地图拼接成的战略地图概念, 在战斗中, 如果你占领了通向敌人 后方的战略通道, 你就可以在下一回合的战略地图上将部队移动到下一个地图; 而如果你 通向后方的通路被敌人抢占, 你的部队就会失去油料和弹药补给. CC4还第一次在CC系列 中引入了空袭和炮击支援等设定. CC4也因此使CC带上了战略游戏的烙印. 但CC4遭人垢病 的一点是其部队配置是固定的, 比如一支美军部队只能有三门AT炮和两个Bazooka, 严重 局限了针对敌人特点作出相应配备的能力,而且每支部队只要补给线畅通, 后援几乎是无 尽的, 往往你上一仗刚干掉德军五辆豹式坦克,下一仗他又出来五辆, 简直没完没了... 这一点使得CC4在玩家的口碑不如CC3和CC5. 2000年, Atomic公司连续第五年推出"近距离作战"的续作----"近距离作战:入侵诺曼底 "(Close Combat: Invasion Normandy). 此作将CC带回了1944年6月的诺曼底,但登陆区域 定在了五个盟军登陆海滩中最北面的Utah海滩, 美军的目标是在德军后援赶到前抢占包括 法国北部重要港口Cherbourg在内的Cotentin半岛. CC5在CC4的基础上引入了Force Pool 的概念, 每支部队都有一个Force Pool, 所以后备 部队不再象CC4那样是无限的, 而且玩家可以根据敌人部队性质配备部队构成. 在画面方 面, CC5的默认显示是1024X768, 地图画得非常精美, 部队的各种战术动作也都十分合理 . 所以尽管有游戏评论认为CC5相对其前作是换汤不换药, 但作为一个CC玩家, 我却认为 CC5的确在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CC系列的顶峰. 在2000年发行了CC5以后, Atomic公司就从公众的眼中消失了, Atomic的网站一直没有更 新过, 到后来索性根本登陆不上了. 有传言说Atomic已经被解散, 诸多CC迷们翘首以待的 CC6似乎永远都不会出现了. 然而2004年3月, CC迷们发现Atomic的网站又重新开通, 而且居然在招聘人员!!! 2004年3 月29日, Atomic网站发布了公司总裁Keith Zabalaoui的一封信, 他解释说自从发布CC5以 来, Atomic一直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合作开发一款"近距离作战"游戏以作为美国海军陆战 队的战术训练器(Tactial Trainer). 该款被称为"近距离作战:海军陆战队" (Close Combat: Marine) 的游戏现已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其内部发行并专门用来训练新兵, USMC 将这个训练课程命名为"海军陆战队近距离作战训练程序"MARINE CORPS CLOSE COMBAT TRAINING PROGRAM (MCCCTP). Atomic还为该游戏开发了专门提供美国西点军校使用的版 本. 完成CC: Marine 后, 美国海军陆战队需要Atomic开发一款基于3D游戏引擎的CC, 为此 Atomic找上了Peter Tamte的Destineer Studios. Peter Tamte原来为开发了Myth系列和 Halo的Bungie公司工作, Bungie被微软收购后, 他创建了Destineer Studios, 并和原 Atari游戏公司副总裁Paul Rinde共同运行该公司. Destineer Studios 当时已经开发了 一款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3D引擎,并正在寻找新项目. 于是两家公司一拍即合, 开始共同 开发游戏. 近距离作战--红凤凰(制作中)"(Close Combat: Red Phoenix) 是根据Larry Bond的畅销小说"红凤 凰"改编的, 背景是虚构的北朝鲜入侵南韩. 这也是Atomic开发的第一款基于现代战争, 使用完全现代化装备的Close Combat游戏. 在游戏中, 你控制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或南韩 军队的加强排 (Reinforced Rifle Platoon), 甚至一个北朝鲜的排级规模部队, 在一张 规模令以往任何一张CC地图都要相形见拙的战场地图上作战.
-
近距离作战的历史 ======================================================================= 1996年, Atomic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即时战术军事游戏"近距离作战"(Close Combat). 作 为游戏史上最早,最真实的战争游戏, 近距离作战将我们带到了1944年6月的诺曼底, 你有 机会带领美军或德军的班,排或连级单位, 在Omaha海滩和St.Lo之间的地区与敌人血战. 近距离作战不仅为每一种地形,车辆, 武器和弹道制作了精准的模型, 而且还真实地再现 了士兵在现实战场上会感受到的紧张和压力. 从今天的角度看, CC1的画面和游戏界面无 疑是相当原始的, 但CC迷所熟悉的俯视视角却是从CC1就已经确定了. 作为最早的即时战 略类游戏之一, CC1也是即时战略类游戏的元老. 1997年, Atomic推出"近距离作战"的续集---"近距离作战:遥远的桥" (Close Combat: A Bridge Too Far). CC2的背景是1944年9月盟军在荷兰实施的"市场花园"行动, 当时盟军 由南向北分别在Eindhoven, Nijmegen,和Arnhem三个地区分别空降了美101空降师,82空降 师和英第1空降师, 企图在由这三个空降师占领关键的五座大桥后, 配合英国装甲部队由 南向北实施突破,从而加快结束战争. 但英国第一空降师降落的Arnhem地区附近徳军驻有 第9SS和第10SS两个党卫装甲师, 而同时英国第30军的突破遭到德军的顽抗和反击, 进展 很不顺利, 以至于最后英国第一空降师遭到毁灭性打击,"市场花园"行动失败. CC2的画面虽较CC1有所改进,但限于当时的技术, 画面质量仍然不高. 尽管如此, CC2还是 在2004年2月被Gamespy评为最伟大的10款RTS之一 1998年推出的"近距离作战3:俄国前线"(Close Combat III: The Russian Front)将我们 带到了1941-1945年的苏联, 伟大的卫国战争正在俄罗斯广袤的疆土上展开. 从苏联边境 到冰天雪地的莫斯科, 从斯大林格勒的工厂到柏林的废墟, 你将带领德国或苏联的精锐部 队到处征战. 在CC3的战役模式下, 一个成功的玩家将有机会从只能带几支部队的士官升到 带15支部队的少校. 很多CC迷就是从CC3开始喜欢上CC的. CC3默认的800X600显示设置和漂亮的地图使画面较 CC2有显著改进, 同时CC3空阔的地形突出了装甲部队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诸位装甲狂人 最喜欢CC3的原因), 以至于步兵在非城市地区似乎无多少用武之地. 另外由于苏联国土实 在太大, 使得每个作战地区只有廖廖三张地图, 所以感觉CC3以整个卫国战争作背景, 规 模也实在太大了一点. 1944年12月16日, 希特勒孤注一掷, 集结了第1和第6党卫装甲军等精锐在比利时的阿登地 区向西线盟军发动了他在二战中西线的最后一次攻势. 他这次绝望赌博的目标是击溃美军 的防线, 最后占领比利时重要港口安特卫普,逼迫盟军和他讲和. "守望莱因"行动开始的 前几天,德军进展非常顺利, 盟军虽然拼死抵抗, 但无法阻挡纳粹的钢铁洪流. 此时美军 101和82空降师紧急出动, 抢在德军之前占领了阿登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Bastogne及其 周边地区. 德军在随后几天将该城团团包围, 却始终无法拿下. 12月26日, 巴顿将军率领 援军赶到, 将101师解放出来. 德军的这次进攻最终破产. 1999年推出的"近距离作战:突出部战役"(Close Combat: Battle of the Bulge)第一次在 CC系列中引入了由各战术地图拼接成的战略地图概念, 在战斗中, 如果你占领了通向敌人 后方的战略通道, 你就可以在下一回合的战略地图上将部队移动到下一个地图; 而如果你 通向后方的通路被敌人抢占, 你的部队就会失去油料和弹药补给. CC4还第一次在CC系列 中引入了空袭和炮击支援等设定. CC4也因此使CC带上了战略游戏的烙印. 但CC4遭人垢病 的一点是其部队配置是固定的, 比如一支美军部队只能有三门AT炮和两个Bazooka, 严重 局限了针对敌人特点作出相应配备的能力,而且每支部队只要补给线畅通, 后援几乎是无 尽的, 往往你上一仗刚干掉德军五辆豹式坦克,下一仗他又出来五辆, 简直没完没了... 这一点使得CC4在玩家的口碑不如CC3和CC5. 2000年, Atomic公司连续第五年推出"近距离作战"的续作----"近距离作战:入侵诺曼底 "(Close Combat: Invasion Normandy). 此作将CC带回了1944年6月的诺曼底,但登陆区域 定在了五个盟军登陆海滩中最北面的Utah海滩, 美军的目标是在德军后援赶到前抢占包括 法国北部重要港口Cherbourg在内的Cotentin半岛. CC5在CC4的基础上引入了Force Pool 的概念, 每支部队都有一个Force Pool, 所以后备 部队不再象CC4那样是无限的, 而且玩家可以根据敌人部队性质配备部队构成. 在画面方 面, CC5的默认显示是1024X768, 地图画得非常精美, 部队的各种战术动作也都十分合理 . 所以尽管有游戏评论认为CC5相对其前作是换汤不换药, 但作为一个CC玩家, 我却认为 CC5的确在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CC系列的顶峰. 在2000年发行了CC5以后, Atomic公司就从公众的眼中消失了, Atomic的网站一直没有更 新过, 到后来索性根本登陆不上了. 有传言说Atomic已经被解散, 诸多CC迷们翘首以待的 CC6似乎永远都不会出现了. 然而2004年3月, CC迷们发现Atomic的网站又重新开通, 而且居然在招聘人员!!! 2004年3 月29日, Atomic网站发布了公司总裁Keith Zabalaoui的一封信, 他解释说自从发布CC5以 来, Atomic一直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合作开发一款"近距离作战"游戏以作为美国海军陆战 队的战术训练器(Tactial Trainer). 该款被称为"近距离作战:海军陆战队" (Close Combat: Marine) 的游戏现已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其内部发行并专门用来训练新兵, USMC 将这个训练课程命名为"海军陆战队近距离作战训练程序"MARINE CORPS CLOSE COMBAT TRAINING PROGRAM (MCCCTP). Atomic还为该游戏开发了专门提供美国西点军校使用的版 本. 完成CC: Marine 后, 美国海军陆战队需要Atomic开发一款基于3D游戏引擎的CC, 为此 Atomic找上了Peter Tamte的Destineer Studios. Peter Tamte原来为开发了Myth系列和 Halo的Bungie公司工作, Bungie被微软收购后, 他创建了Destineer Studios, 并和原 Atari游戏公司副总裁Paul Rinde共同运行该公司. Destineer Studios 当时已经开发了 一款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3D引擎,并正在寻找新项目. 于是两家公司一拍即合, 开始共同 开发游戏. 近距离作战--红凤凰(制作中)"(Close Combat: Red Phoenix) 是根据Larry Bond的畅销小说"红凤 凰"改编的, 背景是虚构的北朝鲜入侵南韩. 这也是Atomic开发的第一款基于现代战争, 使用完全现代化装备的Close Combat游戏. 在游戏中, 你控制一个美国海军陆战队或南韩 军队的加强排 (Reinforced Rifle Platoon), 甚至一个北朝鲜的排级规模部队, 在一张 规模令以往任何一张CC地图都要相形见拙的战场地图上作战.
-
德国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 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I级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 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 黑卖面包 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 120克 (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过的土豆,蔬菜 750克 肉类 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 45克 调料 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烟纸 7卷 德军的食物主要构成是全麦面包 红肠 罐装牛奶 而从欧洲各地征集来的红酒起到了同俄国茶叶一样的作用 正是靠着这些德国从挪威一直打倒希腊,再从希腊得到莫斯科城下 苏联军队伙食 据记录黑面包至少挽救了40万人的生命,维持了将近1000万人的战斗力 它的配方简单,但烤制过程复杂而精确,通常需要三天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饥饿的苏军指挥员常常把部队中所有人员佩戴的手表或戒指集中起来,用于交换难以下咽黑面包和马肉肠 美国援助的罐头午餐肉原是二战联军的主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当年甚至称,“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 苏军的内部价是两块手表一整条黑面包,在供应不畅的时候,一条黑面包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其次是茶叶,自1886年起茶叶和砂糖就被列为重要军需品,凡配发茶叶的部队,比只配发酒的部队患病率低的多.由于俄国不产茶叶,直到1904年日俄战争后茶叶才开始配发到全军. 被俘的苏军战俘在德国饮食 1941年6月底,首批战俘已到达这里。战俘运送条件,特别是在战争的前几个月,极其恶劣,供应的食品不仅难以下咽,而且数量极少,根本不够分配,绝大部分战俘食不果腹。 绝大部分苏军战俘患上了因饥饿造成的浮肿病、坏血病、无休止的腹泻、结核病。苏军饿得无法忍受,整日在寻找任何能吃的东西:草、树根、昆虫、食堂里的残渣剩饭等。 苏军伙食通常包括圆白菜汤〔Shchi〕和煮荞麦汤〔Kasha〕。这些都是标准的俄国乡下常见的原料。一个老俄罗斯人这样说:“Shchi ee kasha, pisha nasha.”意思是:“圆白菜汤和煮荞麦汤,是俺们经常吃的。”通常的附加食品是茶、咖啡、盐、面包、通心粉、咸鱼或罐装肉。美国食品很常见,通常计算,这些通过租借法案来的食品在战争中可以为一千二百万人的陆军每人每天提供半磅的份量。这些食品在一九四三年之前是很常见的,四三年后,通过租借法案来的事物原料也是很常见的。这些原料通常被称为“第二前线”而鸡蛋粉被称为“罗斯福的鸡蛋”。援助的食品物资包括面粉、干碗豆、豆类、糖和罐装肉类。其他的还有 Tushonka 黄油〔一种由凝胶沉淀捣碎制成的东西〕、蔬菜、油、人造黄油、罐装的或块状干牛奶、干鸡蛋、粗面粉和咖啡。虽然咖啡的供应一直没有间断,但茶依然是传统的常见饮料。俄国茶壶〔Samovar,俄国的传统制茶器具,类似于咖啡壶〕在前线很常见。 战斗行动期间,面包和香肠的配给也是很平常的。某些部队在缩小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的时候,一些被释放的苏联战俘死于这种非常见原因:他们喂给那些虚弱的人面包和香肠,却不知他们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消化那些。 没有饭团就会战斗力大减的日本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上后来就变得极为磨炼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由于受到传统饮食的影响,日本的军事后勤部门一直想尽一切办法改善飞行员伙食.以执行轰炸重庆任务的飞行员为例,他们的主食是三明治和寿司,喝的是好茶和葡萄酒,以及在当时最高级的乳酸饮料。 此外每个飞行员都另外配发巧克力和优质的糖果。 关押在日本的英美战俘的伙食 食物方面,早餐有米饭及汤,午餐有米饭及紫菜,有时会有面包,由战俘带到工作地点,晚餐也是米饭、汤及一款蔬菜,例如洋葱、土豆、萝卜、卷心菜或茄子,每隔10天会有鱼,一个月有一两次肉。 餐饮方面,由负责管账的日本兵提供大米及蔬菜,战俘轮流烹调,食物基本上是日式:一碗白饭、一碗味噌汤及一些泡菜。在部份营舍,一日会有一餐面包,一个月数次有肉或鱼,但随着日本食物供应紧张,富蛋白质的肉类后来就没有了。平时战俘要带着饭盒工作,在一些情况下,雇用战俘的公司也会提供一点食物。 战俘最严重问题之一是饥饿及营养不良,虽然日军声称在战争最困难时期,已经尽力为战俘提供食物,但无可否认的是,战争结束时,战俘都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中。 战俘若偷田里的蔬菜会被严厉惩处,但捕捉蛇、龟及青蛙等就无人理会,在极少数情况下,战俘还会收到红十字会的包裹,但也有一些战俘表示,从未见过红十字会的物资。 关押在日本的中国战俘和劳工的伙食 日本对中国战俘和劳工极端残忍,伙食是橡子面和谷糠等混合的难以下咽的食物,在巨大的劳动强度下,连基本生存都保证不了! 在中国的日本战俘的伙食 日俘每天的粮食定量是17两米、8两面、16两菜。他们自己种菜,自己油印小报《阵中新闻》。当然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阵中而是在集中营里了。 日俘患病后,轻者在营房里休息,重者则可住进伤病兵收容所。那里的伙食比集中营要好,医药治疗也很及时。病房里打扫得很干净,每一张病床旁的小柜子上,都放着一只啤酒瓶,瓶中插着盛开的菊花。 日俘的伙食,与中国军人相同,副食费无论官兵,每人每天80元(法币)。由日俘管理机关支付。日俘的衣着,仍然是原来的军装。 英国皇家军队 的伙食当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咸牛肉罐头,伙食水平低于美国军队但是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 美国军队 美国的伙食最为丰盛。 在战场上将咖啡煮到有有滋味得地步则要很多柴火和淡水,同时在前线点火更有自杀的嫌疑,所以美国军需部绞尽脑汁找到勒两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将咖啡磨成很细的粉末,制成可溶咖啡,对水即饮 二是把咖啡豆在产地烘烤,然后小批量磨碎,即冲即饮。 巧克力、可口可乐口香糖和野战饭盒,曾是二战中美国官兵随身不离的几件受用物。自诩“二线球队”的美国,直至1944年才大规模参战,400万出境军人,一年里竟然喝掉10亿瓶可乐。外表吊儿郎当的美同大兵,所到之处,总是嚼着巧克力和口香糖,高兴时还向周围儿童撒发。那些被战祸搞成破落户的西欧人,看着羡慕不已。这种野战饭盒,不仅有涂好黄油的面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还夹有两支“骆驼”牌香烟和3根火柴,饭后还可抽上几口。 他们吃的食物鸡蛋粉是主要的早餐来源,用各种形式制作,一般是搅拌。不管怎么做这些蛋,有烤薄饼,用面粉和鸡蛋粉制作,不仅像飞碟,而且简直一模一样。军队派发的“热带黄油”,因为制作的时候考虑到要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变坏,所以无论用什么办法都难以融化。面包是新鲜的,由厨师当场烤成,但太粗糙了,只适合做法国烤面包片―――还是用鸡蛋粉做的。有时会有燕麦,但像胶一样黏。 美国的战时物资供应充足,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美军官兵每人都配备几套卡其布军服和呢料军服;另外还有工作服、夹克、大衣、鸭绒睡袋、皮靴、雨衣等等。在食品方面,最具特色的是花样翻新的各式罐头。 1937年,美国的霍梅尔食品公司首次生产了“罐头午餐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帕姆罐头午餐肉成了二战盟军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美军食谱,中午和晚上,有罐头食品炖梅干,在废罐头上加热的肉末杂菜,肉大部分是斯帕姆午餐肉,被称为“神秘肉”。许多美国军队中的现役人员都讨厌看到斯帕姆午餐肉。美军士兵评论说:“厨师们会在早餐时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则把它放在米糕里,第二天早上是午餐肉馅饼。天知道他们从哪儿得到这么多午餐肉,一定是成桶成桶订购来的!……炖斯帕姆午餐肉,斯帕姆午餐肉派,还有煮斯帕姆午餐肉涂油脂!” 战后,艾森豪威尔将军见到霍梅尔公司的总裁,他感谢他们的斯帕姆午餐肉,然后笑着补充说:“但你们是不是没有必要给我们送那么多过去?” 许多在战后接受过美军食品援助的人说,我喜欢吃午餐肉,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人都这样,可以说吃午餐肉是我在那个艰难岁月的一种美好的享受与回忆,我长大后,它一直是我的最爱。 被美国俘获的轴心国战俘相对食品供应较好,基本能够保证生存需要。 在二战后勤保障中,千军万马的饮食是绝不能马虎的,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 以东线德军为例。食品先由后勤部门收集在各占领区内的仓库,由集团军群后方的火车终点站输送。然后抵达各个集团军,军和师的火车站。有时后方集团军群仓库内的物资将会送至集团军的后勤站,然后经由军仓库或者直接发送到各师的补给点。然后各师内的团和营分配好物资,最终送往前线。 德军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 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士兵伙食供应的数量分为三级: I级。战斗地域。 II 级。占领区 III级。本土驻守部队 IV级。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 其中已I级数量最多,以下逐渐递减。这里就介绍最主要的战斗地域伙食。 I级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 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 黑卖面包 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 120克 (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过的土豆,蔬菜 750克 肉类 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 45克 调料 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烟纸 7卷 烟草 2卷 (这里和有趣的是SS第12“阿道夫。**青年”装甲师,该师将常规配给的烟草全部以糖果代替。而酒精饮料则以牛奶代替) 其它调味品 而在其它的一些资料中所列出的清单如下(根据战况,时间以及地点,标准会有不同的差异): 黑麦 70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60克 连骨肉 136克 蔬菜和水果 250克 土豆 320克 豆类 80克 鱼类(无头) 30克 大豆粉 7克 布丁粉 20克 咖啡豆 (有时已咖啡代替) 9克 炼乳 25克 砂糖40克 盐 25克 调味品 3克 香幸料 1克 酒 0。26盎司 香烟纸 7卷 携带食物 这是由士兵们随身携带的食物。 行军食物--Marschverpflegung 这是供应给行军途中部队的伙食,不可进行烹饪。这种伙食对于前线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通常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行军中的士兵们每人每次领取3-4份。 黑麦 700克 冻肉或芝士 200克 黄油 60克 咖啡9克 或红茶6克 砂糖 10克 烟草 6卷 这些食物用罐头和纸包好,放入纸箱内 携带食物(全份)-Eiserne Portion 其饼干通常以纸和罐头包装 饼干 250克 冻肉 200克 干燥蔬菜 150克 咖啡 25克 盐 25克 这种饼干也叫作Zwieback,和一种经过烘烤后的硬饼干相似。 携带食物(半份)-Halbeiserne Portion 饼干 250克 加工保鲜肉 200克(主要是罐头食品) 战斗食物: 1943年经战斗要求供应的无需烹饪的特殊食物。特点是方便携带和含有高热量 分为:大型战斗食物(Grosskampfpaeckchen) 和近距离战斗食物(Nachkampfpackchen) 两种,只供应给前线作战部队。 主要包括:饼干,糖果,罐装巧克力和烟草 这些食物转载在补给车上,然后在出击前由指挥官下令食用。 黑麦面包--Kommissbrot 德军标准主食。每块标准为700-750克。每个师都有面包烘制连 战斗食物(罐装巧克力) Die St?rkende Schokolade 图中左边为罐盖,右边为罐底。这是几种式样其中的一种。有的式样以生产日期代替了国家鹰徽标志。每个罐中装有一块巧克力。此外,也有用纸箱包装的巧克力。
-
你用WIN98兼容模式试试,最好用光盘版运行并且升级到5.01A应该就可以了! 不是,是一个二战军事战术游戏系列,采用真实的武器数据资料和地图,二战军迷的最爱之一。 PS:《突袭》与《近距离作战》系列是不能相比的,主要《突袭》真实性较低,虽然偶也有玩的!喜欢突袭的话还可以玩玩《闪电战》系列!
-
1.品名称:MG15式7.92mm机枪 MG15 7.92mm Machine Gun 2.单位:德国莱茵金属-博尔西希公司 Rheinmetall-Borsig, DE 3.现状:停产 4.用途:杀伤中、远距离有生目标 概 述 MG15式7.92mm机枪系德国莱因金属-博尔西希公司在MG30式机枪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航空机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枪临时装上枪托和脚架作地面武器使用。日本曾购买该枪样品进行大量生产,并命名为98式航空机枪。 结构特点 1.枪 MG15式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开锁加速机构为套箍(枪管节套)回转开锁机构与仿形式枪机加速机构。在套箍内侧与枪机后部各有两列三排螺纹形闭锁齿,闭锁时两者相互扣合。套箍后端有与枪机滚轮相互作用的开口加速曲面,发射时枪管、套箍与枪机连成一体走完自由行程后,套箍沿机匣定型曲面滑动,迫使套箍回转开锁;同时通过套箍上的枪机加速仿形曲面与枪机上滚轮相互作用加速枪机后退。供弹机构为马鞍形弹鼓。击发机构为击针式,利用复进簧能量击发。发射机构为连发发射机构,由阻铁直接控制枪机成待发状态。退壳机构为弹性拉壳钩与摆动式刚性退壳挺。枪管缓冲器为矩形断面螺旋弹簧。 该枪外形特别光滑,整个枪身近似一长圆筒形。设有手枪式握把。采用机枪中部两水平对称耳轴与一轻型两脚架联接,作地面武器使用。 2.弹药 该枪发射德国毛瑟7.92mm无底缘枪弹。 性能数据 口径----7.92mm 理论射速----400~600发/min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套箍回转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鼓 容弹量----75发 全枪长----1067mm 枪管长----600mm 膛线----4条,右旋 全枪质量----7.24kg 配用弹种----毛瑟7.92×57,mm无底缘枪弹 普通弹---- 全弹质量----26.11g 弹头质量----12.67g 二战中,德国采用MG15 7.92mm机枪作为航空机枪对付敌机,但由于飞机防护良好,该枪的作用不大,后来,许多MG15从飞机上撤下,经改造后装备德空军地面部队。图为经改造后供地面专用的MG15机枪。该枪增设了两脚架、提把和枪托,使用飞机上原用的鞍型弹鼓供弹。作战前士兵必须事先准备许多装满弹药的弹鼓。
-
一个COD2的非官方资料片正在开发当中,虽然说是非官方,但据说已经得到Activision和Infinity Ward的赞助。这部全新的资料片将会把COD2的战场拓展到法国,意大利和波兰。发布日期尚未定。这里 是模组的网站。 看来是要弥补一下COD3没在PC上发售的遗憾了。期待中! 一些开发截图
-
(一) 我们江南无锡,过去一般都把日本人叫做“东洋人”,连同当年侵华的日本兵。一到抗战胜利纪念日,媒介发表的纪念文章不少,于是也想写些。但我出生时家乡已沦陷,因人太小,除了后来从电影中见过日本鬼子外,印象里并无这些东洋人的真实形象。但母亲说我千真万确曾和鬼子兵面对面。据说,我4岁那年的冬天,独自坐在胡桥下家门口小竹椅上孵太阳。忽然远处来了凶横的日本兵,挨家挨户叫人去“外操场”开会。“通知”到我家,小小的我挥着手说,都去了,都去了!大人们回来后听说,将信将疑。过了两年日本投降,我进连元街小学上一年级,路远,每天由我的祖父接送。冬季,途中寒风刺骨,祖父把一只上面有气孔的菱形灰呢口罩让我戴上,因为是日本货,同学们笑话我,从此再不肯戴。 (二) 日本军队攻进无锡城,大抵是1937年的11月下旬,据不同的资料记载:一说是11月25日日军攻占无锡,放火延烧十日不灭,先后烧毁工厂厂房18537间,商店店堂54268间,学校房舍8614间,祠堂、名胜建筑2105间,其他民用和机关设施难以计数。又说11月26日,日军第16师团所属第20联队陷城,实施屠杀焚烧达10余日,城中大火四起,从大市桥直烧至老北门。至于东洋人在城外农村的烧杀抢掠,更是罄竹难书,光古运河中漂浮的死尸,直到翌年2月还能看到。其间,有记载称日军在无锡掳夺妇女3000余人,其中随军押往南京的为数不少(10多天后即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直到过了一两个月,疏散到四乡的市民才陆续回城,半年后,九成人返回家园。日军司令部设在社桥头,无锡县由汉奸成立伪自治会,不久改设县公署,隶属南京伪维新政府。 (三)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父辈们议论,朝鲜不就是高丽吗?当年打进无锡的日本先头部队中多的是高丽人,这些人早已成了日本的亡国奴,比东洋人还残忍,高丽棒子杀人放火都冲在前面,连日本关东军里也不乏这些人……当然,父辈们讲起为虎作伥的汉奸同样狠之入骨,说这些忘了祖国,忘了祖宗八代的人就是两只脚的野兽!还说,东洋人进中国有几个会讲中国话?人生地不熟,小小一个岛国妄想吃掉一个大国,成得了气候吗?而偏偏有无其数的汉奸认贼作父,甘心事敌。 (四) 敌伪时期,城里人常被驱赶到“外操场”集中,一般一户去一人。我祖父目不识丁,去了回来也说不清所见所闻。他说,有时几个东洋人带来一个头上蒙着布套子的中国人,只露两只眼睛,而后就在人堆里转悠。有时,这样的人还乘在轿子里,从外面看不见他的面目,轿夫抬着轿子进入人丛游走。我妈问,后来带走什么人没?祖父说没看见。我妈说这是汉奸来认人啊。我后来曾问,让汉奸认什么人啊?母亲说认GCD、游击队呗……祖父又说,他有一次还在那里看到东洋人把几个反剪捆绑的中国人推入土坑中,然后往里倒水。我妈说倒的那是水吗?别是汽油或硝镪水吧?祖父也弄不清,讲不出个所以然。我想,那时万千普通中国百姓中像我祖父那样的人绝对为数不少。 (五) 我外祖母原在马路上老戏馆弄开铁床店,说是铁床店,实际还卖烤火的火炉和大大小小的钱箱(保险柜)。早年守寡的她带着三个成年女儿日子过得尚好,1937年8月和10月间,日机沿京(南京)沪线狂轰烂炸,无锡火车站、工运桥一带首当其冲,房倒屋塌,百姓死伤无算。不远处的老戏馆弄岌岌可危,外祖母她们便准备朝乡下老家逃难。临走,命伙计用铁箱堵住后门,再竖起运货的铁塌车从里面将店门顶死,伙计再从屋顶老虎天窗爬出。不料11月下旬日军入城后到处纵火,不算短的老戏馆弄焚烧过半,外祖母的铁床店付之一炬。事后听说,大火尚未延烧过来,地方上的不良份子就哄抢开了。故而数月后回城一看,除了瓦砾一片,烧不化的铁器商品已影踪全无…… (六) 过了两年,社会平稳些了,已经大龄的父亲筹备结婚成家。那天,从乡下岳家走水路朝城里运木器家什时,轮船上搭乘有日本兵,其中有个军曹,取过家什中的一张骨牌凳在船头坐下,船到码头卸货了他却不起身,后来只好请木匠再做一张。我家4张硬木骨牌凳用了好几十年,从此有一张在色泽上始终不配套。我小时候常常抚摩着它想象当时的情景,还质疑大人何以如此胆小,竟连一张凳子也不敢讨回来。长大后,知道了种种日寇暴行才明白事理,敢情那样做无疑与虎谋皮,弄不好也许要付出血的代价!父亲后来也说了,那个日本军曹怀里还搂着一个女乘客,女乘客死命挣扎,险些被鬼子推入河中。 (七) 母亲说,她有次到小菜场买小菜,看到两个人不知因为什么在打架,而且打得不可开交。有一东洋人牵一条狼狗走过,只见东洋人蹲下来拍拍狗脑袋,手一指,那狼狗就直朝打架者窜去。于是架也打不成了,二人赶忙分头跑开。母亲还说, 东洋人经常给市民打各种防疫针,就在大街上设卡堵截,半强制地进行。打过,在路人的“良名证”反面盖个戳子,或发张纸片。打防疫针现在不希奇,但那时人们除了牛痘多半没听说,注射后反应又大,因而国人往往退避三舍或逃之夭夭。还说,冬天开始飘雪了,那些个日本小学生还穿着短裤,体格就是强健。至于无锡五个城门洞,全有手牵狼狗的武装日军把守,行人出城一律须向日军鞠躬…… (八) 日据时代,无锡市面异常“繁荣”,烟赌娼大肆泛滥,到处有人开设灯红酒绿的赌场、鸦片馆和“向导社”。鸦片馆24小时公开营业,大烟土,由日本军部垄断供应,城中观前街一带馆多成市,瘾君子进门躺倒即可腾云驾雾;所谓 “向导社”,亦即变相妓院,“向导女”大概有点像现代的“应召女郎”,其实早在那时就实行全方位的“三陪”了,既能满足东洋人的“慰安”服务,国人有此嗜好的也找到了发泄之处。至于商家店铺,营业状况表面上也日趋“正常”。穷困的小老百姓,有的则跑起了单帮…… 长辈透露,此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胜利”后,还有个“火奴鲁鲁歌舞团”曾到锡地演出,太平洋岛屿上的热辣艳舞使人们大开眼界,满台蹦跳身无寸缕的外国裸女啊…… (九) 我从前有个年长朋友,姓程,大我10岁。他告诉我,他那时生活在北门乡下,某天黄昏有个东洋兵三不知摸到他隔壁铁匠铺里,就在桌子上强奸铁匠的女儿。女孩子才10几岁,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哭也不晓得喊,我朋友从门缝里看得清清楚楚,除了惊慌失措之外一筹莫展。再看,那鬼子完事后已在墙脚边小便。正其时,五大三粗的铁匠蓦然闯了进来,二话不说,拿起靠在一边的三八大盖几下子就把鬼子刺倒了。铁匠也不找人帮忙,连夜在屋后竹林里将尸体进行了掩埋。奇怪的是,铁匠带着女儿躲出去两个月就回来了,因为始终风平浪静,无人来搜寻这个失踪了的东洋兵。 (十) 杨荫榆,家住留芳声巷,早年留学西洋和日本,是无锡最早的女留学生(杨绛姑母)。20世纪20年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因专横压制学生进步活动,引起学潮而引退。鲁迅曾在杂文中把她批得体无完肤,然而杨荫榆晚节彪炳,惨死在日本人手中的事好多人不清楚。她晚年在苏州东吴大学教日语,苏南沦陷,杨荫榆目睹东洋兵闯入民宅蹂躏妇女,不禁怒火中烧,多次去到日军司令部,痛斥他们纵容部下荼毒中国百姓。日军官听她日语流利,开始较客气,表面也下令制止,后杨几次三番去交涉,日军即暗里下了毒手。1938年元旦那天,两名日军将杨荫榆哄骗出门,走到吴门桥上,一日军对杨背部开枪,另一日军一脚将她踢入河中。杨奋力挣扎游向岸边,日军即连开数枪致杨毙命。老太太独身无子女,是一个曾帮她修理过门窗的木匠收的尸…… (十一) 无锡四乡农村,各种抗日武装风起云涌。其中有共产 党领导的义勇军,有国民党支持的救国军,还有各式各样的游击队,他们对日寇的袭扰和攻击在八年中从未停止过。其时,有名的抗日骁将尤国桢的事迹传诵一时。据有关资料,他先是组织防夜队和除奸团,后即拉起了队伍,设伏偷袭、声东击西,给以东洋兵一连串的致命打击。1939年1月,日军特务部恨之入骨,悬赏万元在《新锡日报》上刊登通缉尤国桢的公告,也没将他吓倒,反而深明大义,将自己的武装编入党领导的无锡地区抗日联军。然而,是年6月,一贯骁勇的尤国桢未能识破“忠救军”董惠民的奸计,在去长安桥“赴约”时,猝不及防地倒在了阴谋的枪口下。比我年龄大的老人们至今提起此人,个个耳熟能详。 (十二) 火车站附近设有日本宪兵队,我父亲进去过,虽不能说九死一生,但也吃足东洋人的苦头。事情的起因,是缘于他和他几个朋友与一个当了汉奸的熟人吵架,父亲骂他狗仗人势,他便领了两个东洋兵来捉人。父亲已经走在回家路上,不想就在崇安寺热闹所在被指认,日兵喊过来一辆黄包车,坐上去,命我父亲坐其腿上,日兵双关抱住,就叫车夫拉往宪兵队,另一日兵跟着车跑,汉奸则洋洋得意地目送。进去后,硬要父亲招认是抗日份子,不承认?挨嘴巴,睡水泥地,看狼狗咬人。后来母亲化钱转辗托了人情才保出来,还带回一张写有日文“GCD容疑者×××”的纸头,饱受惊吓的父亲为此大病一场。抗战胜利后,父亲在崇安寺亲眼目睹该汉奸被五六个人揍得满地打滚。多年后我问他,你那时何不也踢他两脚?他说,咳,算了……这种心态,大抵和当年政府间不要战争赔款一个样。 (十三)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党“中央军”回来了,无锡街上各铺户都插青天白日旗,夜间举行浩大的提灯会,鞭炮声,锣鼓声昼夜不息。10月间,成立不久的“无锡抗战蒙难同志会”提议,要求当局为纪念胜利建一座纪念塔。只经过半个月的时间,肃穆壮观的金山石纪念塔便在城中公园落成,正面镌刻篆书“抗战胜利纪念塔”七个大字。塔旁还竖一石碑,碑文系无锡国学专修馆唐文治撰写。开头几句是“日人入寇,横被蹂躏,蚩霜降天,戈锋满地,吾乡人民受其惨毒者七八年于兹矣”。首先记叙了日寇在城区、马山、东亭等地烧杀无辜的血泪账,接着是“军民克捷,倭寇乞降,寰宇澄清,河山壮采,而民出水火,比户腾欢”。碑文还以较大篇幅写军民气节和团结抗敌的精神,如“回忆吾邑沦陷之时,或杀身成仁而不渝,或隐居潜伏而不出……” (十四) 胜利后,国民党十分神气,连一些“国军”的伤兵也张口闭口“老子抗战八年……”。然而当时大人们都曾议论,认为若不是美国人在日本扔了两个原子弹,东洋赤佬不可能这么快宣布战败。关于原子弹,我那时问过大人,他们都说那种炸弹厉害极了,炸过后十年内寸草不生……其时,等待遣返的东洋兵戴着口罩在城里城外各处清理垃圾,铲的铲,抬的抬,听说有些还偷偷抹眼泪。瞧热闹的小孩子跳脚骂的有,朝他们扔砖块石子的有,可就是未发生过无锡百姓群情激昂向东洋人报复事。由此今天许多老人爱说,房子白烧,财产白损失,民人白死,因为礼义之邦的高姿态换来今天的东邻不认帐。话虽偏颇,在某种意义上却不无道理。
-
作者:柏桦 编著 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面对受害犹太人石碑,我不能仅仅面无表情地献上一个花圈就完事……应该有个举动。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勃兰特·维利 勃兰特·维利(1913—),西德政治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1969—1974)。197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奥里亚娜·法拉奇(1930—),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活跃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外交界的一个“实话实问”的新闻人物,以多次成功地采访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如基辛格、武元甲、西哈努克、勃兰特、英迪拉·甘地、巴列维、阿拉法特、邓小平等,被誉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 1973年8月28日和9月3日,奥莉亚娜·法拉奇分两次对勃兰特·维利进行了采访,主要针对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西欧及中东问题、德国与以色列关系以及勃兰特个人成长过程等。提问尖锐,回答巧妙,对话精彩。现选摘德国与欧洲话题的部分采访记录,以飨读者。 我的人生代价——从德国出走 奥里娅娜·法拉奇(以下简称“法”):勃兰特总理,坦率地说,我不知从哪儿开始提问。要问您的事情太多了,包括您的名字的来历。它不是您出生时的名字。您出生时叫赫伯特·弗拉姆…… 勃兰特·维利(以下简称“勃”):是的,勃兰特·维利这个名字我是从1933年初开始使用的,貌锻是在我离开德国以前和纳粹分子上台以后。那是我用来从事反对希特勒的地下活动的“化名”。(对将赫伯特·弗拉姆改名为勃兰特·维利原因何在,勃兰特从没解释过有人说或许是对“烈焰”的联想而表达的一种革命意志。“勃兰特”一词德语意为火、烈焰—原书编者注。)我用这个名字在19岁那年逃亡国外,我用这个名字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出版书籍。用这个名字,我从事政治活动,直到成年,直到战后又回到德国。我的一切都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我出生时的名字。 法:这就是说,您结婚和加入挪威国籍时也用勃兰特·维利这个名字。好吧,也许我们应该从这个问题谈起,也就是您曾多年成为另一个国家的公民。除犹太人外,当时离开希特勒德国的德国人并不很多。 勃:相反,离开的人不少。以我出生的吕贝克市为例,很多人都走了,几乎所有走的人年龄都比我大。 我为什么离开德国呢?要是我留下来,他们将逮捕我,并把我送进集中营。当时我没有多少逃脱的可能。即使不逃亡国外,我也必须离开吕贝克;但即使离开吕贝克,我也不能上大学。这是我出走的一个原因。 上完中学我干了一年的经纪人,这个工作还算有趣。但我想学历史,而当时在希特勒的德国学历史已不可能。因此只要我遇到合适的机会……当时我的小组里有一个人要逃往挪威。他准备在那里开设一个办事处,负责我们抵抗运动的事情。他一切都准备就绪,一个渔夫要从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地方把他接走。我的任务是帮他逃走。但是这个人没有走成。他被逮捕,送进了集中营。当时柏林的朋友们问我是否愿意代替他,我接受了。 我没想到这一走就意味着将在国外呆那么长的时间,因为很多人认为纳粹统治不会太久,有人认为它一年后就要完蛋,最多也不过4年。我虽不是乐观主义者,但是也认为不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的时间更长,可是事实上却持续了12年。 法:正是您在斯堪的纳维亚度过的那12年,使您的对手们经常对您进行指责。因此,我的问题是:您对没有在德国直接参加对纳粹的斗争感到遗憾吗? 勃: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我的表现都说明:一旦需要,我随时准备冒生命危险。我曾秘密潜回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几个月后因为他们要逮捕我,我又第二次逃亡。我前往希特勒占领的挪威和瑞典。所以我也是冒过风险的。如果用推理的方法来考虑您的问题,那末我的回答是: 如果我不离开祖国而留在德国,也许我就没有同样的机会得到锻炼和成长,因而也不可能从事我在柏林时以及在那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我指的特别是我在欧洲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活动。 自然,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代价。我所付的代价与我的大多数同胞所付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我的代价就是出走。 是的,对有的人来说,这种支付代价的方式似乎会使他感到奇怪。所以这就成为我的对手们掀起反对我的运动的借口。 我对这些人的回答是:那么,许多德国人承认我、信任我也同样是奇怪的。我蔚的是奇怪,对吗?我应该说妙极了。许多德国人信任一个其生活经历与他们不同的人,这是一件很妙的事情。这个人的生活经历不比他们的好,但不同。 (1965年勃兰特经过斗争,终于成功而大权在握,这在德国简直是奇迹,因为德国人的禀性天生不赞成左派居多数。入主总理府是这位出生在吕贝克的流亡者的毅力和惊人抵抗力的胜利。尽管勃兰特的竞争对手阿登纳不惜攻击他有着“不明不白的出生”和“外来户”,但勃兰特成功了。 勃兰特用“一个其生活经历与他们不同的人”来巧妙回答其成功中为何得到德国人的信任,更使奥里娅娜·法拉奇感到他的机智与智慧。) “挪威是我的第二祖国” 法:勃兰特总理,我猜测您在谈论出国后付出的代价时也暗指您失去德国国籍的问题。您在丢了德国国籍加入挪威国籍时有没有感到痛苦。 勃:没有。 法:为什么?您是不是太热爱挪威了? 勃:是的。我把挪威看成是我的第二祖国。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去国外,在那个国家定居,生活得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而且学会了那里的语言……我很快学会了挪威语,我并且学得不错。我曾多次说过,我用挪威文写的文章比用德文写的文章要好得多。 法:那末我想反过来问您,您在丢了挪威国籍又重新加入德国国籍时是否感到痛苦? 勃:没有。有的国家不要求你作这种选择。要是我成为美国公民,我就不需要归还护照,最多不过保持双重国籍。在挪威没有这种先例。要么是挪威公民,要么不是。因此我痛快地归还了挪威护照,而且我非常清楚,护照不会影响一个人的立场和原有的关系。我知道我还会回到挪威去,那里仍然有我的朋友,回去后,我仍然讲挪威话,总之,我原有的关系绝不会因为我缺乏一份护照而中断。许多人的护照不符合他们的国籍。要是您问我“难道护照不重要吗?”我的回答是:是重要的,特别是在通过国境时,但是证件的重要性经常是被夸大的。国民的身份是另外一回事。 不是祖国征服了我 法:很有意思。但是我不相信您回德国是出于偶然,而不是出于感情。 勃:然而事实却是如此,这不是一件涉及感情的事,不是。我回柏林只是因为柏林引起大家的兴趣,是东西方争执的中心,是个值得去的地方。 至于这一点加速了我确定自身归宿的进程,这是另一回事。我指的不仅是政治上归化的进程,而且也指与生活在苦难和失败中的人们融为一体。 当时的柏林是一片废墟,但在废墟中可以看到人民的优良素质。是的,这种素质往往在逆境中表现出来,每次都使人吃惊。啊,柏林人的士气从来没有像战后头几年那么高涨。即使在封锁时期,也没有那么高涨,因此,我确定自身归宿的进程…… 法:但是您说的归宿是指的什么?是大家称作回祖国的概念吗? 勃:不是,不是祖国征服了我,而是人民,是经历了专制、战争和崩溃之后又试图在自由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生活的人民。 是的,是人民使我重新成为德国公民,是他们每个人那种惊人的工作热情,是他们那种完成任何工作的能力,是他们那种互相帮助的精神……我们变得富裕之后便失掉了这种精神。 当时的经济是困难的,但气氛给人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印象。 您明白吗?这与其说是民族主义的因素,还不如说是人的道德价值的问题。我愈想愈深信,关于欧洲的思想,更确切地说关于欧洲的思想,在我身上扎根,正是我在柏林的那些岁月里。 “我在承担作为一个德国人的责任时,也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欧洲人” 勃:啊……让一个年近六旬的德国总理承认这一点未免太过分了,特别是他知道欧洲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发展。也不能要求我这样行动,甚至也不能要求我给人这样的印象。 可以这样说:我在承担作为一个德国人的责任时,也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欧洲人。至于您的问题,我只能回答:我不是欧洲人,我是德国人。 要把已掌握了政权的罪犯赶下台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采访勃兰特之前,奥里娅娜·法拉奇曾仔细地研究过他的性格,印象格外深刻: 勃兰特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年轻政治家,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充满活力,他有着稳重而朴实无华的气质。新闻界和政界都经常用“超凡魅力”的话来形容他。 勃兰特待人接物充满人情味,性格坚强,虽不如总理阿登纳那样德高望重,颇具权威,但他喜欢依靠说服、呼吁理智和道德勇气以及依靠政治行动的说服力来赢得民众对他自然而然的信任。 在政治上,勃兰特推行“和平政策”努力去实现使“另一个德国”出现在世界上的目标,其中寻求同自己本身以及从前的敌人取得谅解。勃兰特作为德国总理跪倒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纪念碑前的举动轰动了世界,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誉。 新闻媒体评价说:“敢于这样做的,也许只有这位能被西方和东方的抵抗运动见证人都视为自己人的德国总理。” 与此同时,他对战争中德国人的罪过与责任论述更加理智负责任。) 想到这里,奥里娅娜·法拉奇说:我明白了。那末……我想到了您对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访问。我想问您。您在多大程度上感到您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德国人的罪责? 勃: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问心无愧,而且我认为把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对的。罪过只能由某个人去承担,绝不能让人民或一代人去承担。 责任就不同了。尽管我很早就离开了德国,尽管我从来没有支持过希特勒,但用句婉转的话说,不能排除我应负一定的责任,或者称为连带责任。是的,即便我当时脱离了我国人民,对希特勒的上台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 事实上,我们应该自问:希特勒为什么能掌权?应该回答这个问题,这不仅因为有千百万人愚蠢地追随他,而且还因为其他的人都未能制止他。是的,当时我还很年轻,但我也属于那些未能制止他的人中的一个。 在人民的生活中,决定的时刻是在政权就要落入罪犯之手的时候,也是在具备保持一个负责的政府的客观条件(但未加以利用)的时候,因为在这以后,人民就无能为力了,要把已掌握了政权的罪犯赶下台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总之,我认为在他们掌权以前人民有责任,以后就没有责任了。不幸的是青年人也有这种责任,当然与他们父辈的责任不一样。 (勃兰特的话太精彩了,作为新任的德国总理敢于不回避二战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理智地去区分罪与责,这使奥里娅娜·法拉奇当刚听完勃兰特的译员译完后,生怕录音机出差错,抓紧时间又检查了一遍,生怕因此而漏掉这样精彩的对话。 勃兰特从不炫耀权力,而是谨慎和认真地利用它。他常常凭着直觉的认识行事。那么,在华沙下跪是否也是用直觉所致,这使法拉奇在听完话后,迫切想知道这一问题。) 德国人做的任何事都不应忘记和抹掉 法:勃兰特总理,您为什么在华沙下跪? 勃: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而是因为我想和我国人民在一起,也就是说必须和这样的人民在一起,他们当中也出现过犯有骇人听闻的罪行的人。那个举动不仅是针对波兰人的,而且也是针对德国人的。认为我那个举动只是针对纳粹主义的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是不对的。 我也是,首先是针对本国人民的。因为许多人,甚至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 法:勃兰特总理,您那个举动是临时作出的还是事先有所准备? 勃:事先我没有考虑。下意识这类东西,事先怎么知道呢?当然,我这种下意识早就存在。我记得那天早晨醒来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我不能仅限于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后来,我突然感到有必要下跪。 法:那末,您最近一次访问以色列时在亚德瓦希姆发生的事呢?在亚德瓦希姆的举动不可能是临时决定的。 勃:您说得对。对于将在以色列干些什么,在去之前我考虑了很久。我曾经听说人们叫亚德瓦希姆为真理之地,是超出人的头脑所能想像的。 可怕的真理之地,我想具体体现这个真理,因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就说明人间是有地狱的。这一点像华沙我已谈过。 我想当我在瑞典了解到当时德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时我也说过。我比当时生活在德国或德国之外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得早。因而,当我准备去以色列时,我刚才向您解释的那种连带责任感便向我袭来。 就像在华沙时一样,我对自己说不能仅仅面无表情或激动地献一个花圈就完事。一旦我面对面地站在曾经发生的事实面前,应对我过去的无能为力有所表示。 您明白吗?我想有所表示,不愿无动于衷。我反复地对自己说,应该有个举动,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啊,当然我不能轻率地说这是和解,因为这不取决于我。我认为我找到的解决办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与犹太人之间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是共同的,那就是圣经,至少是旧约。 因此我决定念第103条圣经,从第8行到16行:“他们将逃避你的威胁,听到你的声音就胆战心惊……”我决定用德文念,即用马丁·路德的语言来念。 可是,有些词句是难懂的,尤其对青年人来说是如此。于是在我飞往特拉维夫时,我仔细地研究了经文,把马丁·路德的德文译文与希伯来语的版本作了比较。我几乎保留了所有马丁·路德的富有诗意的词句,增加了犹太圣经的几句话。我想以色列人懂得了我的意思,因此他们一直很感激我。 法:您很重视以色列之行,对吗?也许比华沙之行更重视。 勃:这是两回事,因为在华沙我不认识任何人,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而以色列则是另一回事:我在1960年曾经以柏林市长的身份去过一次,在那里我会见过本·古里安〔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886~1973〕和艾斯科尔以色列工党领导人之一,曾任财政部长之职。另外,在社会党的国际会议上我多次见过果尔达·梅厄〔果尔达·梅厄(1898~1978)1969~1974年任以色列第四位总理,世称梅厄夫人。—编者注〕 是的,我重视今年6月份的那次访问,这是因为那次访问我是作为我国和我国人民的代表去的。总之,我不是作为维利·勃兰特个人,而是作为新德国的代表。 说得更清楚一些,那就是说,耶路撒冷不是我第一个,也不是我最后一个重温过去的地方。事实上,我去访问捷克斯洛伐克时也会去利迪策的。 然而耶路撒冷却是重要的一站,因为它最完整地体现了我们黑暗的过去。它要我们承认作为德国人的责任。它告诉我们,我们过去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忘记或抹掉。不,不应该……不应该……现在没有什么可认罪的了,大家都已经知道。但是承认我们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都应该生活在一起。 法:可是,去年11月份我采访果尔达·梅厄时,她告诉我,她永远也不会踏进德国领土。 勃:我知道,她跟别人也说过。然而我不能因此而责备她。但我正式邀请过她,她不管在私下还是在公开场合都接受了邀请。我希望她能来访问,我衷心地希望。我确信她是准备来的。我高兴地看到,我的以色列之行有助于她产生踏进德国领土的念头。 果尔达是个伟大的女性。是个富有魅力的女性、是个圣经中的圣贤女性。大家都了解她的品德,只有那些老古董才说这些品德是男性公民的。例如:她那钢铁般的力量,她那机智的头脑。这既不是男性的天赋,也不是女性的天赋,而仅仅是天赋。另外,梅厄待人极其亲切,……我说她会来的。 (摘自《奥莉亚娜·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
-
德国总理勃兰特下跪的视频 视频播放:若视频有问题请点击这里>>> http://dv.ouou.com/v/38d7f638a3840">http://dv.ouou.com/v/38d7f638a384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50" height="380">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犹太人纪念碑下跪 一个人跪下了,他跪在了全世界的面前,他在谢罪,然而他有罪吗? “1970年12月6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出访波兰。按照日程安排,勃兰特将于第二天向华沙无名烈士墓和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献花圈。二战时期,波兰人死亡600万,很多人对德国人有敌视情绪。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来到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在为死难者献花圈时突然双膝跪倒,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人杀戮的600万犹太人谢罪,为本国、本民族的不光彩的历史谢罪。这出乎意料的举动不在计划安排之列,勃兰特也未同任何人商量。波兰东道主深为震惊,许多人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勃兰特波兰之行,重塑了德国在整个世界的形象,赢得了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好感。在国内有些人用最恶毒的言语骂他,说他丢尽了德国人的脸。但是他说“我不需要理解,愿意理解我的人就会理解我。”1971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一致提名通过,授予维利·勃兰特诺贝尔和平奖。” 勃兰特可以不跪,因为他无罪,但他在全世界的面前跪下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堂堂一国总理,双膝掷地,那样的有响,震惊了全世界。让全世界为之一震,也让人性为之一震。勃兰特跪在了历史老人的面前,他替那些更应下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他的下跪非但没有为日尔曼人丢脸,反而让他获得了更多尊严,因为他下跪的时候已经代表着一种精神,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经足以使他不朽。 认错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是谢罪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罪而认罪的时候,说明这个人仍有尚未泯灭的人性,人性的多少不得而知。一个人为自己同胞,为自己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行而忏悔,下跪谢罪的时候,那么这个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而是人性上的升华,升华成了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来支持着他的行为,那是什么精神?我不懂精神的定义,我也不会总结精神,更不敢妄加一种精神以说教,但是我在内心会认定一种精神,一种我自己感知的精神,我称它为“勃兰特精神”。别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承担责任的勇气。是人性的回归,是勇敢面对人性所给予每个人责任的勇气。 把责任视为己任,哪怕是罪责。有多少人也曾泪涔涔,但却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承担责任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是罪责。这需要一种勃兰特的勇气,这种勇气大到国,小到家,都是不应丧失的。一国元首有了这种敢于担责,勇于显错的勇气,国可强,因政娴。一家家长有了敢于担责,勇于显错的勇气,家可兴,因主明。 国有难,互推责;家落败,相指怪。用句别人的话,“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勃兰特一样,因为他们既缺乏对自己过错的认识,更缺乏有承认错误的而请求原谅的勇气。这种勃兰特的勇气也不是谁都配有的,在勃兰特跪下的时候,在亚洲及太平洋罪行滔天的战败国日本,还在为他们所极力宣扬的军国主义而狂犬吠日,因为倭岛上的寇民没有人性的通道,来升华任何东西。所以他们不配。也正是因为不是谁都会成为勃兰特,也不是谁都去会做勃兰特,才让我看到了勃兰特的伟大,意识到了勃兰特勇气的伟大。 这个时候勃兰特勇气已经通过人性升华成了精神,一种不朽的“勃兰特精神”,起码在我心中是这样。(转)
-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犹太人墓下跪 一个人跪下了,他跪在了全世界的面前,他在谢罪,然而他有罪吗? “1970年12月6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出访波兰。按照日程安排,勃兰特将于第二天向华沙无名烈士墓和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献花圈。二战时期,波兰人死亡600万,很多人对德国人有敌视情绪。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来到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在为死难者献花圈时突然双膝跪倒,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人杀戮的600万犹太人谢罪,为本国、本民族的不光彩的历史谢罪。这出乎意料的举动不在计划安排之列,勃兰特也未同任何人商量。波兰东道主深为震惊,许多人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勃兰特波兰之行,重塑了德国在整个世界的形象,赢得了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好感。在国内有些人用最恶毒的言语骂他,说他丢尽了德国人的脸。但是他说“我不需要理解,愿意理解我的人就会理解我。”1971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一致提名通过,授予维利·勃兰特诺贝尔和平奖。” 勃兰特可以不跪,因为他无罪,但他在全世界的面前跪下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堂堂一国总理,双膝掷地,那样的有响,震惊了全世界。让全世界为之一震,也让人性为之一震。勃兰特跪在了历史老人的面前,他替那些更应下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他的下跪非但没有为日尔曼人丢脸,反而让他获得了更多尊严,因为他下跪的时候已经代表着一种精神,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经足以使他不朽。 认错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是谢罪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罪而认罪的时候,说明这个人仍有尚未泯灭的人性,人性的多少不得而知。一个人为自己同胞,为自己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行而忏悔,下跪谢罪的时候,那么这个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而是人性上的升华,升华成了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来支持着他的行为,那是什么精神?我不懂精神的定义,我也不会总结精神,更不敢妄加一种精神以说教,但是我在内心会认定一种精神,一种我自己感知的精神,我称它为“勃兰特精神”。别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承担责任的勇气。是人性的回归,是勇敢面对人性所给予每个人责任的勇气。 把责任视为己任,哪怕是罪责。有多少人也曾泪涔涔,但却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承担责任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是罪责。这需要一种勃兰特的勇气,这种勇气大到国,小到家,都是不应丧失的。一国元首有了这种敢于担责,勇于显错的勇气,国可强,因政娴。一家家长有了敢于担责,勇于显错的勇气,家可兴,因主明。 国有难,互推责;家落败,相指怪。用句别人的话,“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勃兰特一样,因为他们既缺乏对自己过错的认识,更缺乏有承认错误的而请求原谅的勇气。这种勃兰特的勇气也不是谁都配有的,在勃兰特跪下的时候,同为罪行滔天的战败国日本,还在为他们所极力宣扬的军国主义而狂犬吠日,因为倭岛上的寇民没有人性的通道,来升华任何东西。所以他们不配。也正是因为不是谁都会成为勃兰特,也不是谁都去会做勃兰特,才让我看到了勃兰特的伟大,意识到了勃兰特勇气的伟大。 这个时候勃兰特勇气已经通过人性升华成了精神,一种不朽的“勃兰特精神”,起码在我心中是这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