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BF1942 发布的全部内容
-
【珍贵照片】中国1936年购买的88炮真容! 关于中国在30年代中从德国购买的88炮的传闻由来已久,不少史料上也有不同记载。许多人相信当时中国购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国Flak18 88毫米高射炮。更有台湾模友由此制做了当年江阴要塞88炮的模型。 但是至今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那就是Flak18。 比较明确的记载倒是当年日军的记录,声称在中国缴获了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88mm/45 SK C/30 高平两用炮,并在其基础上仿制出了99式88毫米高炮。 而中方当年从德国的军购记录也载明:1936年国府曾从德国进口了12门88毫米SK L/45要塞炮。老装甲推测这两种炮其实就是一种,我也支持这种推测。 近日,一日本网友提供了一张了当年日军缴获的国军88mm/45 SK C/30要塞炮的图片。我相信这应该就是传说已久的所谓国军购买的88炮的真容了。 虽然这不是Flak18的事实可能令部分网友失望,但这种88毫米的SK L45其实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88炮的原型。 应为这种炮最早是作为舰炮开发的,并且也装备的不少当时德国的战舰。对BB在行的网友能否提供一些有关此炮更多的背景?谢谢!
-
FH2更多游戏画面!》》》》》
-
FH2相关介绍: FH2各国武器介绍》》》》》 FH2各国重装备及载具》》》》》 FH2各战场地图介绍》》》》》 FH2开发进度档案》》》》》 FH2其它相关信息大家自己看吧!》》》》》 PS:很可惜目前没有中缅印战区~
-
汤米大兵前来报到! 大家好!欢迎来到FH2的本次更新!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更新内容,因为我们即将展示又一个士兵模型,这也是这个模组中所需要的最复杂的东西之一。但在我们去看图片和描述之前,我们有一些其他东西需要先提一下。 首先, ModDB.com网站举办的第五届“年度最佳模组奖”的评选活动已经开始了。去年,Battlefield 1942上的Forgotten Hope被评为2005年的第14号最佳模组,Forgotten Hope 2被评为第二大最期待的未发布模组!如果你认为Forgotten Hope 2应该在第二年再次获得认可,点击ModDB.com网站,然后点击Vote Now就可以了。(投票地址http://mods.moddb.com/5480/forgotten-hope-2/) 第二个有意思的消息就是,Games for Windows Magazine,也就是以前的《电脑游戏世界》,会登出一篇文章叫做《Keeping It Real: Military Mods for the True Wargamer》。这篇文章总体上是讲述有关重现真实性的模组,当然不单单是Forgotten Hope,但我们希望Forgotten Hope会在这篇文章里有一个突出的位置。这篇文章会在12月12号发售的GFW第二期中出现。 当你们一眼瞟到下面的图片时,你们就知道今天的更新内容是有关Forgotten Hope的“汤米”或者英军士兵的(译者注:北非战场上德军士兵戏称英军士兵为“汤米”,而英军士兵戏称德军士兵为“杰瑞”)。关于为什么Tommy Atkins这个名字会被用来当作英军的昵称,在这里解释起来恐怕是太长太麻烦了,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你,这个昵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广为流传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然很流行。 尽管不是一直拥有很好的统帅,也不是一支在二战战场上一直拥有最好装备的军队,英国和整个大不列颠民族所培养的军队里却拥有各民族最勇敢最顽强的战士。英军经历了数年的失败和沮丧,遭遇了无数次的装备丢失和统帅更迭,终于开始想办法找回继续战斗的决心和意志。Forgotten Hope 2的汤米大兵是由Rad制作的。就像你们看到的一样,他不仅小心仔细地用手工绘制了基本的模型,他还制作了三张迥然不同的人物面孔。 我们想,很多粉丝可能只看到了这些图片里包含的细节,可能没想到渲染这些细节耗费了多少“烧显卡”的时间。就像你们在图片里看到的线条框架和平面阴影一样,基本模型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大多数细节是依靠基本绘制来实现的。Rad依靠建立“超多面多面体”的方式建立了人体和每张面孔,并制作了基本绘制。然后他“烘烤”(一种特殊的渲染方式)整个绘制图来查看每个象素点对游戏的模拟光源的反射情况。图里的那些灰白色的基本模型展示了较少面数的多面体跟完成基本绘制后分别渲染起来是什么样子。当全色彩材质 混合到基本材质中最后输出的时候,就能看到一个更多细节的超真实物体。 我们还在为不同的兵种制作其他细节和武器装备等,但我们希望这些图片能够让你们知道我们在FH2的兵种多样化和人物多样化方面做出的努力。还有一些正在制作中的工作,可我们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进程,而且会有更多的来展示给你们。 最后一样东西,我们准备了一张各个尺寸版本的墙纸送给你们。这墙纸上的东西只在以前的更新新闻中出现过,而且当时的重点不在于它,所以你们可能没有对它关注太多。这样东西就是,远程沙漠部队的Chevy汽车和它的乘员。这张图片上的所有东西都是Rad制作的,除了车上的维克斯机枪是由 The Jackalx2k和Rad共同完成的,站立着的士兵的头盔是由Zero和Rad共同完成的。这张壁纸在我们网站的壁纸专栏也提供了下载。 这个礼拜的更新新闻就是这些了,下次记得回来看我们的下次更新!然后不要忘了去我们的论坛参与讨论!如果你们还没投票的话,别忘了投票哦!我们建议你立即投票!:) FH官方网址 http://forgottenhope.bf1942files.com/main.php?lang=chinese (英文原文来自FH小组,考虑到篇幅原因以及阅读者的感受,这里就暂时不转贴英文原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FH官方网站首页查看。中文由Harrier翻译,英文水平有限,如有翻译错误之处敬请指出,谢谢)
-
建议选6600GT支持SM3.0,9800已经过时(不支持SM3.0,今年就有部分游戏不支持了)!
-
Forgotten Hope II 测试视频在线观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1OhYgTQ15o 注意:该视频为游戏测试视频,并不是游戏最终呈现给FH迷的样子,因此必然有很多东西尚未完成。 该视频也不是什么游戏比赛视频,仅仅为测试游戏所用,因此也不用怀疑里面的玩家为啥那么傻见了坦克还要用冲锋枪拼命的扫射. 该模组发布时间预计为07年第一季度或者第二季度,请大家不必询问该模组的下载地址,因为根本还没有发布. Forgotten Hope II是Battlefield 2的模组(Mod) http://files.filefront.com/FH2_Ingame_vids...;/fileinfo.html http://www.autoadart.com/fh2/SeriousFH.wmv 这是这两段视频的下载地址,下载过来看比在线看要清晰一些
-
《英雄连》,画面不错、真实度低,还是造兵的!(战锺二战版) PS:个人还是喜欢CC系、SS系、BK系的非造兵二战RTS/RTT游戏~
-
突发奇想 :用这个南北战争版COD改进引擎做个拿破仑战争系列肯定不错! PS:拿破仑当年可是征服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英雄啊!
-
抗日战争之平津作战 1937年7月11日,日本内阁批准增援华北方案,扩大战事。 日军独立第1旅奉命连夜集结出发,经古北口,16日到达密云;第11旅主力19日到达高丽营,其一部经山海关到天津;第20师由朝鲜龙山出发,主力于20日抵天津集结,其一部集结于唐山、山海关。日华北驻屯军河边旅步兵第二团主力集结于丰台,其一部配置于北平、通县;步兵第2团及骑兵队、炮兵团、工兵队于18日在通县集结。7月20日,各部队先后到达集结地,完成对平津的包围。在此期间,日方一直与冀察当局虚与委蛇,进行谈判,遮掩耳目。 中国方面于7月16日拟定了预备作战命令,任冯治安为总指挥官,决定第132师一部守北平城,其余所部协同第37师进攻丰台、通县之敌;第38师攻打天津日军驻海光寺司令部;第143师向南口出击,攻打昌平、密云、高丽营等地。 这时,宋哲元仍抱和平幻想,于18日与日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进行谈判,19日,双方签订就地停战协议。但就在签署停战协议的当天夜间,日军又炮轰了宛平城。25日夜,日第20师一部对廊坊中国第38师第113旅发起进攻。26日晨,廊坊失守,北仓、杨村等车站也相继陷落,平津交通断绝。27日,日军分别对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发起进攻。28日凌晨2时,日军特务机关长松井用电话通知宋哲无,“我军采取独自行动”。上午8时,向第29军发起总攻,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苑。南苑守军指挥失灵,各部队各自为战,伤亡惨重,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牺牲。第38师特务团、第114旅向固安方向撤退。在南苑苦战期间,第37师一部向丰台日军发起进攻。15时,参加南苑战斗的日军返回丰台支援,打退了第37师所部的进攻。同日,清河、沙河失陷。 当晚,宋哲元等移至保定,第37师也奉命由宛平、八宝山、门头沟一线撤离北平。29日,铃木独立混成第11旅一部进攻北苑与黄寺,遭到中国守军独立第39旅、冀北保安队的顽强抵抗。18时,黄寺失守,北苑守军第39旅转移,北平陷落、 同日凌晨2时,通县伪冀东保安队反正,活捉汉奸殷汝耕,准备将他送入北平。当保安队到达北平附近时,29军已全部撤走,只好经西郊向保定方向转移。 29日凌晨1时,天津保卫战打响。按照28日19时军事会议部署,天津保安队 1中队攻打东车站,手枪团、独立第26旅1个营及保安3中队攻取海光寺,独立第26旅(欠1个营)及保安2中队攻占天津总站及东局子飞机场。 由于仓促组织进攻,在日军空中轰炸、地面强力抵抗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进攻失利,退至静海、马厂一带,天津失守。日军第20师、堤支队于30、31日前后开赴天津。平津作战是日军发动大规模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个战役、中日战争全面展开。 抗日战争之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北京)卢沟桥附近向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的事件,也称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大力进行以征服中国和称霸亚洲为主要目标的扩军备战,加速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步伐。1936年,日本大幅度地扩充中国驻屯军,兵力由1771人增至5774人,分别配置于天津、塘沽、唐山、滦县、山海关、秦皇岛等地。6月3日,日本在新的《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提出“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势,谋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其初期的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8月,日军参谋部制订《1937年度的对华作战计划》,决定在对华北作战时,除过去的两个集团军(5个师)外,根据情况再增加3个师,必要时还可能在华北5省进行作战。日本还频繁地派出将校幕僚前往中国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进行战略性的现地侦察。9月18日,日军在丰台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与中国驻军发生冲突。日军以此为借口,包围了中国军队的兵营,逼迫中国驻军撤出丰台。次日,日军侵占丰台。从10月起,日军以北平为目标,不断在丰台、卢沟桥一带及北宁铁路沿线进行挑衅性实战演习。卢沟桥在北平西南10余公里,横跨永定河,是北平西南的门户。当时北宁路沿线,东起山海关、西至丰台,均为日军所控制。1937年7月7日下午,驻丰台日军河边正三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到达卢沟桥以北龙王庙附近。当晚,日军在龙王庙、大瓦窑一带实施演习。10时许,宛平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旅突然听到城东北方向响起枪声,便严密注意日军的动态。夜12时许,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给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打电话,诡称:有日军陆军一中队,夜间在卢沟桥演习,仿佛听见由驻宛平城内之军队发枪数响,致演习部队一时呈混乱现象,失落士兵1名,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二十九军军部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并答复说: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致起误会。7月8日晨2时许,日军由丰台增派的部队在第三大队队长一木清直率领下与清水节郎所部会合,按计划占领了宛平东北的沙岗。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同意双方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中方委派宛平县长王冷斋、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专员林耕宇、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与冀察绥靖公署日本顾问樱井德太郎、日军辅佐官寺平忠辅和秘书斋藤进行谈判。晨5时许,双方尚在交涉中,日军即下令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军队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第一一○旅奋起抵抗,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他们表示“愿与卢沟桥共存亡”,“日军要求我军撤出卢沟桥,则有死而已,卢沟桥可为吾人之坟墓”。吉星文团连续击退日军3次进攻。日军第三大队直扑龙王庙和附近的铁路桥。守卫桥头阵地的二十九军只有两个排。他们表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同日军展开拼杀,终因寡不敌众,6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日军也在河堤上丢下了上百具尸体。7月8日夜12时许,吉星文团突击队的青年战士用绳梯爬出宛平城,出其不意地将日军1个中队全歼在铁路桥上,夺回了铁路桥和龙王庙,军心为之大振。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GCD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要求本“御侮抗战 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同时,红军将领致电宋哲元,表示“誓做贵军后盾”。北平中共地下组织发动各界同胞援助二十九军抗战。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北平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代表赴前线慰劳抗日官兵;青年学生参加情报、募捐、救护等工作,并组织战地服务团;长辛店的工人运送枕木、铁板和铁轨到宛平,修筑阵地;郊区农民为前线输送粮食、饲料、燃料和民工。人民群众的支援,激发了二十九军广大官兵的抗日热情。冀察当局却根据国民党政府“应战不求战”的方针,放弃了歼敌的有利时机。于7月9日晨,接受了日方缓兵之计的和谈要求,并达成3项口头协议:一、双方立即停止射击;二、日军撤退到丰台,二十九军撤向卢沟桥以西;三、城内防务由保安队接防。7月10日,日本又在“就地解决”的幌子下,提出二十九军向日军道歉,卢沟桥、宛平县和龙王庙地区不得驻扎中国军队等无理要求。11日,日本政府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诬指中国守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非法射击”,决定增兵华北,任命香月清司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并从驻朝鲜日军抽调第十二师团来华。随后,大批日本关东军开抵天津,并以重兵进犯北平郊区。当时,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正在老家山东乐陵“度假”,一度幻想和平解决事变。7月11日,他到天津,仍忙于同日方和平交涉,认为卢沟桥事变只是“局部之冲突,能随时解决”,因而延误了战机。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一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但这时蒋还没有完全放弃对日媾和幻想,仍想将卢沟桥事变限制在“地方事件”的范围内,企图通过外交途径,谋求和平解决。7月19日,宋哲元抵北平后,下令拆除城内的防御工事,打开关闭数日的城门,谢绝全国各界赠送给二十九军的抗战劳军捐款。同时,继续与华北日军进行谈判。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向日本使馆提议,中日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将部队撤回原地,然后由外交途径解决,遭日本外务省拒绝。7月20日,日军第一批增援部队进入华北。当日下午,日军炮击宛平城和长辛店。守城官兵在团长吉星文指挥下,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21日,大批日军抵达丰台。22日,日军40辆汽车往返于天津与丰台运送军火。25日,日军在天津集结的兵力达6万余人。26日,日军占领廊坊。同日,日军向宋哲元提出最后通牒,限令其部队退出北平。27日,日军向北平近郊中国守军发起总攻。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二十九军绝大多数官兵纷纷要求抗日,宋哲元感到求和无路,遂于7月27日发表通电:第二十九军为自卫护国,不惜牺牲,服从南京命令,更请各界给以指教。并令二十九军各部奋起抵抗。同日,第三十七师收复丰台车站,第三十八师一部收复廊坊,第一三二师在南苑与敌血战。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字捷三,河北高阳人)、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1890-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壮烈殉国,官兵伤亡约5000余人。7月29日,日军南北两路向北平西郊推进,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抗日战争之绥远抗战 1936年11月,国民党军队傅作义部在绥远东北部抗击日伪军的战役。 1936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唆使蒙古王公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成立伪“蒙古军司令部”,自任总司令,李守信任副总司令。5月12日,在嘉卜寺组织伪“蒙古军政府”,以云端旺楚克(云王)为主席,德王为总裁。同时,日本将伪军王英部编为“西北蒙汉防共自卫军”(后改称“大汉义军”)。11月初,日本策动和指挥伪蒙军分3路进攻绥远。以李守信的伪蒙军第一军部署在兴和一带为左翼;伪蒙军第二军部署于绥北土木尔台以北,并以伪蒙军第七师驻百灵庙为右翼;另以王英部为主力,进攻陶林的红格尔图。计划先攻取红格尔图,然后左、右两翼同时出动,一举攻占归绥,再分兵进占绥东平地泉(集宁)与绥西包头、河套。11月15日,王英率部5000余人,在日军飞机、大炮掩护下向红格尔图发起猛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1895-1974,山西临猗人)即亲临平地泉前线指挥作战。11月17日夜,晋绥军骑兵旅旅长彭毓斌、第三十五军第二一八旅旅长董其武率部跃进到红格尔图西南丹岱沟一带。次日晨,出敌不意发起攻击,歼敌千余人。王英部败退商都。伪蒙军随即抽调兵力加强商都、化德的防务,并在绥北百灵庙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以此为基地,相机向武川、归绥进攻。蒋介石此时正集中大量军队准备“围剿”红军,仅派汤恩伯率第十三军一部援绥。11月22日,傅作义令晋绥军骑兵师旅长孙长胜、第三十五军第二一一旅旅长孙兰峰为前敌正副指挥,率部集结在百灵庙东南二分子、乌兰忽洞一带,选定东南山口为主攻方向,奇袭百灵庙。11月23日夜,部队冒零下42℃严寒,向百灵庙发起攻击,很快占领了外围山头,将敌压缩在山内平地。日军顾问在前沿督阵,指挥伪蒙军第二军第七师扼守女儿山进行阻击。11月24日晨,孙兰峰令山炮营进至百灵庙东南高地,集中火力猛攻女儿山,并配以装甲车队,向东南山口冲击。与此同时,骑兵团攻占北山,控制了飞机场,断敌后路。敌由东北方向败退大庙。中国军队收复百灵庙。12月2日,又攻克大庙,小滨大佐等20余名日本顾问被击毙,伪蒙军两个旅反正。百灵庙大捷,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全国掀起援助绥远抗战运动。国民党政府和各界人士组织慰问团、战地服务团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各阶层群众捐赠款物,北平学生募集万件皮衣,上海学童捐助零用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捐款达120余万元。12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出《关于绥远抗战通电》;毛泽东、朱德等致书蒋介石,再次呼吁“化敌为友,共同抗日”。绥远抗战和援绥运动是抗战形势高涨的一种表现。 抗日战争之长城抗战 1933年1月1日,日军在山海关制造事端,炮击临榆县城。中国守军还击,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1月3日,山海关沦陷。日军开始把军事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并加紧部署进攻热河。2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召集各兵团主任参谋会议,布置热河作战要旨。2月21日,日本关东军第六、第七、第八、第十二4个师团主力,纠合伪军张海鹏部共10多万人,分3路进犯热河。北路由通辽攻开鲁;中路由义县攻朝阳;南路由绥中攻凌源。守凌源的万福麟部于兆麟师一度抵抗后,因腹背受敌,退守长城线上军事要塞喜峰口。3月4日,国民党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弃地逃走,日军骑兵128人乘虚进占热河省会承德。3月上旬,日军攻占热河北部赤峰、围场、全宁(乌丹)等地,热河全省沦陷。全国舆论一致谴责张学良,要求惩办汤玉麟。蒋介石决定让张学良辞职,由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兼代北平军分会委员长。日军占领热河后,即南下向长城各口推进。何应钦执行国民党政府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沿长城线布防,企图阻止日军进攻。以第二十九军宋哲元(1885-1940,山东东陵人)所部担任冷口(不含)经董家口、喜峰口、罗文峪至马兰峪之间的防务;以第十七军徐庭瑶所部在古北口至南天门一线驻防;以第三十二军商震所部担任由董家口(不含)经冷口到刘家口、义院口方面的防务;调由长城线后撤的东北军担任北宁线天津以东及冷口以东的防务;并调晋军傅作义所部担任独石口方面的防务。中国军队调整之际,日军已发动对长城各口的进攻。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中国守军开始奋起抵抗。 喜峰口―罗文峪战斗。3月9日下午,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的联合先遣队进抵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即向东北军万福麟部进攻。傍晚,侵占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以东的董家口等阵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指挥该军英勇抗击。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旅长赵登禹,奉命派王长海团为先锋,急行军增援喜峰口。王长海组成500人的大刀队,乘夜分两路潜入敌阵,趁日军酣睡,用大刀砍杀,暂时稳定了战局。3月10日,日军服部旅团长令步兵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联队一部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铁门关等处发起进攻。赵登禹即率部前往堵截敌人,宋哲元令第三十七师王治邦、佟泽光两旅分左右两翼支援,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日军以一部确保喜峰口关口,将主力集中在长城北侧地区待机。3月11日夜,第二十九军采取迂回夜袭战术,分左右两路向敌出击。赵登禹带伤率两个团从左翼出潘家口,绕至敌右侧背,攻击其喜峰口西侧高地。官兵们身携手榴弹,手提大刀,在夜暗中踏雪前进,于次日拂晓前进至日军三家子、小喜峰口、狼洞子、白台子等阵地。敌人在睡梦中未及还击,纷纷被砍杀。佟泽光率两个团从右翼经铁门关出董家口,绕至敌左侧背,攻击喜峰口东侧高地之敌。王治邦旅在第一线固守,候左右两路出击得手后,即行出击。3月12日,驻喜峰口外老婆山的日军赶来增援。双方激战,伤亡均重。3月13日,日军再攻喜峰口,迄未得逞,渐次后撤到遵化以北25公里的半壁山。3月14日,宋哲元部收复老婆山。此役,第二十九军虏获敌坦克11辆,装甲车6辆,步枪6000多支,俘敌万余。日本报纸不得不承认喜峰口战斗丧尽了“皇军名誉”,遭受了“60年来未有之侮辱”。中国军队重创日军,使全国人心为之一振。天津《大公报》称喜峰口抗战“竟能使骄妄气盛之日军受偌大打击,此诚足为中国军人吐气”。日军在喜峰口受挫后,于3月16日沿半壁山向遵化以北9公里的罗文峪进攻。被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击退。3月17日,日军三四千人又向罗文峪、沙石口一带进攻,并以飞机20多架助战。刘汝明部奋起抵抗,反复争夺阵地10多次。当晚,刘部从两翼夹击 日军,营长王合春率部抄到敌后,重创日军。王合春阵亡,全营生还者仅70多人。敌向莺手营方向退去。3月18日晨,日军再次猛攻罗文峪。守军依托城墙、碉楼顽强抵抗。刘汝明师长亲率手枪队督战。激战至天黑,将敌击退。此时,李金田旅长率一个团由沙宝峪绕攻敌之侧背,另一个团由左翼绕攻敌之后方,正面守军也全线出击。次日拂晓,敌除以一部配置在龙王庙警戒外,主力调回承德。罗文峪战斗后,第二十九军在整个防御线上与敌形成对峙状态。 古北口-南天门战斗。古北口是由承德到北平(北京)最近的关口古道,为北平、天津的门户。日军占领承德后,追击向古北口溃退的东北军第一○七师王以哲部。王部在古北口外与日军激战。3月10日,中央军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抵古北口接防,即以杜聿明旅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张耀明旅集结在黄道甸附近。另以原在古北口防守的东北军第一一二师一个团在第一线阵地防守。3月11日拂晓,日军第八师团川原旅团向守军阵地发起总攻。第一一二师不战而退。日军迅速占领古北口关口,并向第二十五师右翼龙儿峪阵地包围攻击。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指挥张耀明旅主力支援被围部队,出古北口东关不远与敌遭遇,双方短兵相接。关麟征负伤后仍继续指挥战斗,将敌击退。3月12日,日军增兵进攻古北口,以主力对守军阵地右翼延伸包围。战况异常激烈。守军连续击退敌3次攻击。午后,日军迂回到古北口东关附近。守军第二十五师各部通讯联络中断,形成各自为战。部队遭受重大伤亡,全线退至蓟县西北的南天门及其左右阵地守备。第一四五团一部远离主力,未及撤退,继续抵抗,毙伤日军百余名。3月13日,第二十五师撤至密云整补,防务由第二师黄杰部接替。至4月中旬,日军未敢轻易冒进。中国守军充分利用作战间隙,加强阵地构筑。4月21日,日军第十六旅团主力攻南天门3个望楼高地,一部攻南天门两侧高地,经苦战,侵占八道楼子。守军虽两次反击无效,但仍坚守南天门等处。至4月25日,第二师连续作战5昼夜,伤亡甚大,疲劳已极。敌继续以炮火轰击,终日未止。当晚,由第八十三师刘戡部接替南天门防务。第八十三师与敌激战至4月28日,直至高地全化为焦土,才放弃中央据点高地南撤。日军占领南天门。此役,日军死80人,伤236人。 冷口战斗。3月16日,日军混成第三十三旅团进攻长城东部要隘界岭口。中国守军第四军团独立第十六旅缪?流部稍事抵抗即后撤。3月21日,日军占领义院口。3月22日,日军第六师团进攻迁安西北的冷口。守军第三十二军第一三九师黄光华部奋勇抵抗。日军不支,退保肖家营子。3月24日,冷口日军分路进攻山神庙、马家沟一带。4月1日,占领义院口以南的石门寨。4月9日晚,日军第六师团主力攻击守军第一三九师第七一五团阵地,均被击退。嗣后,日军以飞机、大炮配合,猛攻守军山顶工事,同时以骑兵向守军阵地侧翼迂回。第七一五团被迫撤出前进阵地。接着,日军突破守军第一三九师第七一七团左翼阵地,占领冷口左侧高地。此时,右侧刘家口方面补充团与敌战斗激烈,请求增援。第一三九师全线向兰若院方向退却。4月11日起,日军3万人连日猛攻冷口。商震部伤亡甚重,放弃冷口,沿建昌营、迁安向滦河右岸撤退。日军侵占冷口及其附近刘家口、白羊峪。迁安失陷后,宋哲元部在喜峰口腹背受敌,奉令撤至通县以东沿运河布防。 长城抗战给骄横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长城守军得不到有力的支援,奋战两个多月,被迫撤离长城各口。日军进占长城各口后,南进密云、怀柔等地,守军第三十五军傅作义部英勇抵抗。5月12日,日军渡滦河西进,突破中国军队第五十七军何柱国、第六十七军王以哲等部阵地,先后占领河北丰润、遵化、玉田、平谷、蓟县、三河等县,直逼北平、天津。长城抗战以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告终。 抗日战争之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蒋光鼐、蔡廷锴指挥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在淞沪地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 日本侵占东北后,又很快在上海发动武装侵略。1932年初,日本制造一系列事端,挑起军事冲突。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馆驻上海武官田中隆吉勾结日本女特务川岛芳子(华名金璧辉)制造了所谓“日本和尚事件”。是日下午,住在江湾路妙发寺的日莲宗(日本佛教的一个支派)僧侣天崎启升等5人,行至杨树浦区马玉山路三友实业社总厂时,在墙外向厂内正在操练的工人义勇军故意掷石寻衅,双方发生冲突。事后,日方声称有一受伤僧人死于医院,指使日本“上海青年同志会”会员纵火焚烧三友实业社。1月20日,又煽动日侨千余人集会,会后游行示威,无端滋扰,打毁商店多家。1月22日,日海军第一外遣舰队司令官兼驻沪特别陆战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为“日本和尚事件”,要求上海市政府解散抗日团体,取缔抗日运动,声称如不圆满答复,将采取严厉手段。随后,日本增派巡洋舰“大井”号、航空母舰“能登吕”号和第十五驱逐舰队驶抵上海,并调集日海军陆战队在浦东登陆布防。1月26日,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向上海市政府提出4项要求:一、市长对总领事道歉;二、逮捕肇事者;三、赔偿医疗费用及抚慰金;四、取缔排日运动,解散上海抗日救国会及各种抗日团体。限48小时答复,否则,将采取相当手段,“以保护日本帝国之权利利益”。次日,村井仓松又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最后通牒,声称“24小时不见满意答复,即采取自由行动”。1月28日下午4时许,吴铁城答复日本驻沪总领事,全部接受所提要求。晚11时10分,盐泽幸一发表声明:“帝国海军因担心有多数日侨居住的闸北一带的治安,特决定配备兵力负责维持。”要求中国当局撤退闸北驻军,撤除防御工事。10分钟后,日海军陆战队即分3路向闸北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一路由北四川路向淞沪线天通庵车站进袭;一路由虬江路向宝山路攻击;另一路由北四川路向宝兴路进攻。驻上海的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下,在总指挥蒋光鼐(1887-1967,广东东莞人)、军长蔡廷锴(1892―1968,广东罗定人)的指挥下,奋起抵抗。战斗打响后,闸北守军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首当其冲。在日军逼近前沿阵地时,旅长翁照垣一声令下,予日军以迎头痛击。两军在街道相连、楼房栉比的市区内激战。当日军铁甲车冲入宝兴路时,中国士兵冒死攀登房屋高处,投掷手榴弹,炸毁敌铁甲车数辆。至次日拂晓,守军打退日军多次进击。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向北火车站中国守军阵地冲击。中国军队苦战1小时后退出北站。下午5时,第十九路军第一五六旅主力反击,将北站夺回,日军退至北四川路以东、靶子路以南地区。从2月2日起,日军连续3次进攻闸北,守军顽强战斗,坚守阵地。日军毫无进展,被迫于2月5日退回原进攻出发地。日军进攻闸北失败后,将原在上海和新增援的海军编成第三舰队,调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为司令官,代替盐泽幸一,并以植松炼磨少将为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同时,加派陆军第九师团和混成第二十四旅团增援上海作战。2月7日晨,日海军陆战队分两路向吴淞进攻。一路以铁甲车为先导,由杨树浦沿军工路进至张华浜;另一路以军舰和铁壳驳船由浦江至高桥沙渡,在张华浜粮米栈码头登陆。两路敌人会合后,即向蕴藻浜车站进攻。敌军舰10余艘也先后集中吴淞附近。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第四团英勇抵抗,至中午,将敌击退。2月12日上午,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团为在蕴藻浜北岸夺取进攻吴淞的支撑点,令步兵第十四联队第二大队经纪家桥附近占领沈家宅,并令工兵中队在永安纱织厂附近架桥,以备步兵通过。中国守军发现敌偷渡企图后,即将架桥之敌击退。当晚,日军利用夜暗在纪家桥附近架桥成功。次日拂晓,敌强渡蕴藻浜,在曹家桥附近突破守军防线。第十九路军急调第六十师第一二二旅增援,将渡河之敌包围,双方展开肉搏战。被围之敌在步兵第二十四联队第一大队接应下拼力突围数次,均未得逞,大部被中国军队歼灭。2月14日,植田谦吉率日军第九师团抵上海,继任侵沪日军司令官。2月18日,植田谦吉向第十九路军发出最后通牒,提出6项无理要求,要中国军队立即停止战斗行为,于2月20日午前7时以前,将现据之第一线撤退完了。同时撤除炮台及其他军事设施。第十九路军当即召开高级军官会议。指挥部命令前线部队炮击日军阵地,作为对敌最后通牒的答复。这时,国民党中央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率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和一个山炮营到上海,与第十九路军共同作战,归蒋光鼐统一指挥。蒋光鼐以张治中为左翼军指挥官,接替由江湾北端经庙行镇沿蕴藻浜至吴淞西端之线第十九路军防务;以蔡廷锴为右翼指挥官,指挥第十九路军担负由南市、龙华、北新泾、真茹亘闸北、江湾之线的防务。日军不等中国方面答复,即于2月19日下午4时下达进攻命令,除以一部兵力监视吴淞炮台外,主力攻击庙行、江湾一线,企图将中国守军消灭在苏州河以北地区。第十九路军将领通电誓以铁血答复日牒,抵抗到底。2月20日晨,集结在赵家浜附近的日军混成第二十四旅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向庙行镇方向攻击前进。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奋起迎击。至午后4时,日军仍停留在中心巷、金家宅、孟家宅等地区不得前进。日军第九师团右翼队和中央队在坦克、炮兵掩护下,进击江湾镇。第十九路军各师沉着应战。激战3昼夜,日军伤亡惨重。植田谦吉电请东京再增兵,并调整部署。2月22日拂晓,日军突入庙行镇东端中国军队阵地及麦家宅一带。守军第八十八师将其全部预备队投入战斗,仍未击退敌军,且伤亡很大,呈全线不支状态。蔡廷锴当即指挥第十九路军由江湾至蕴藻浜全线反击。第六十一师一部由江湾西北小场庙、竹园墩向敌侧击,进占赵家宅、孟家宅。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南渡蕴藻浜,先后攻占北孙宅、陆家桥、南孙宅,与第六十一师部队相连接。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加入庙行正面战线后即与第八十八师实施反冲击。进攻庙行之敌陷入中国军队包围之中。这时,日军第九师团急令步兵第七联队及吴淞支队一部增援。是日黄昏,双方展开白刃格斗,战斗之惨烈为开战以来仅见。日军突围时,一小部被中国军队消灭在金穆宅、麦家宅一带。与此同时,日军对江湾中国军队阵地也发起攻击。守军在八字桥展开英勇的阻击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淞沪抗战得到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有力支持。一二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宣言,号召工人和一切民众武装起来,实行决死抵抗,并举行总同盟罢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1932年1月30日,上海日厂工人举行罢工,组织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会,支援中国军队抗战。上海工人、学生、妇女、退伍军人等纷纷组成义勇军、敢死队、救护队、运输队,或直接参战,或开展战地服务工作,救护伤员,运送弹药,递送情报。据不完全统计,在第十九路军中参加战勤工作的义勇军达2万余人。上海各界民众积极参加支援前线的各种工作。兵工厂工人日夜赶制军火,供应前线。中国守军急需大批手榴弹时,上海总工会即募集了数万只空烟罐,赶制成土炸弹运往前线使用。2月初,日军飞机、舰炮轰击吴淞要塞,上海工人送去数百块大钢板,供守军构筑掩蔽部。同时,上海和各地民众广泛开展捐献运动。在淞沪抗战期间,海内外同胞捐给第十九路军的款项达700余万元。在战斗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胡阿毛烈士即是其中一例。2月26日下午,司机胡阿毛到虹口百老汇路探亲访友,行至中虹桥附近时,被日军搜出驾驶执照,被拘禁于汇山码头日军司令部。次日晨,日军逼令他驾驶满载弹药的卡车去公大纱厂。在4名日兵监押下,他开足马力急驶到公大纱厂附近时,车头一转,连人带车坠入黄浦江中,为国捐躯。由于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中国军队在劣势装备的条件下,与优势的日军坚持了一个多月的作战,迫使敌人3易主帅,数度增兵,损伤1万余人却无法实现其速战速决的迷梦。2月29日,日本增调第十一、第十四两师团到上海,派白川义则大将接任侵沪日军司令官。至此,在沪日军达10万人。3月1日,日军对淞沪地区发起全线攻击,第十一师团在七丫口强行登陆,进占茜泾、浏河镇,第九师团进抵大场。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的压力,破坏淞沪抗战,中国守军兵力不敷分配,在腹背受敌的严重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庙行、江湾、闸北阵地,撤退到昆山至福山一线。3月3日,淞沪地区全被日军侵占。
-
衡阳保卫战 1944年6月18日,经过几次大会战之后的湖南省会长沙终于陷落,日寇铁蹄,直指衡阳。6月23日,日本调集了10多万兵力对衡阳大举进攻,衡阳守军奋起反击,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衡阳人民在经过党领导的长期抗日救亡斗争锻炼之后,万众一心,同仇敌汽,誓死保卫衡阳,与守军一道,积极投人衡阳保卫战。 战前,衡阳人民抗敌后援会发动民众破坏道路,毁掉桥梁,切断日军进攻路线。日军曾派飞机侦察,得到的情报称“株洲至衡阳之铁路和宝庆至衡阳之公路,悉被衡阳居民破坏,运输设备,一无所有。”这些任务全是群众自愿参加,义务完成的。同时,抗敌后援会和市政府、工会还组织了3000名工人,征用了市区120家木材厂商的木料120余万根,配合奉命“死守衡阳”的国民党第十军,利用衡阳周围河川、丘陵、城墙和房屋,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内各街道挖掘了战壕、散兵坑,修筑了暗堡、机枪掩体。铁丝网等,构成坚固的防卫体系。这些防御工事,对打击日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衡阳保卫战是在迎战敌军的左中右三路包抄的情况下拉开战幕的。敌军中路由湘潭经衡山,攻衡阳正面;右翼出湘乡趋永丰,攻衡阳西南面;左翼由醒陵出攸县、茶陵,南犯安仁。宋阳,包抄衡阳东南面,企图切断第四战区国民党军由韶关北援衡阳的通道。6月24日,敌第六十八师团在东阳渡以西强渡湘江,从南面围攻衡阳。26日拂晓,衡阳机场为敌占领。28日,日军完成了对衡阳的四面包围,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击。守军凭借坚固工事和优势炮火,奋力还击,毙敌六十八师团长久作间为人中将以下官兵2000余人。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后,日军于7月11日晨发起第二次总攻击,向衡阳城垣倾泻了大量的炸弹。燃烧弹和各种毒气弹。守军则在支前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奋起反击。双方在莲湖台激烈厮杀一天,黑徽联队以死伤过半的代价,也无法接近守军的核心阵地。7月30日,经过10天的调兵遣将、调整部署的日军,发动了第三次总攻。他们以飞机大炮向核心阵地和市区狂轰滥炸。4个半师团的日军,从南北西三面猛攻核心阵地,战斗异常激烈。8月7日,敌机和炮兵继续对守军核心阵地进行轰炸、扫射和施放毒气,步兵则趁机楔入。守军靠空投粮草、弹药已相当困难,炮兵无炮弹御敌,改成步兵。守军经46个昼夜盛夏酷暑的激战,未得休整,食物匾乏,营养不良,痢疾流行,医药奇缺,非战斗减员严重,已没有堵截缺口的兵力。日军探知演武坪是守军的薄弱部位,便集中火力猛攻。守军的文书、军医、看护以及留城的百姓,都拿起武器同人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第三师九团团长鞠震震壮烈牺牲;虎形巢、接龙山、小西门、五桂岭。回雁峰。岳屏山守军亦血染征衣,赤地一片。情况万分危急,第十军军长 方先觉等向重庆国民党最高当局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称:“敌人今晨由北门突人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为报国家……来生再见。”蒋介石回电:“祝上帝保佑你们。”8月8日拂晓,衡阳在外无援兵,内无弹药的情况下落入敌手。 方先觉等背叛了“军人守土有责”、“要与守土共存亡”和“以一死为报国家”的誓言,率其部属投敌,衡阳陷落。衡阳保卫战,从1944年6月23日开始,到8月8日结束,历时47天,共打死日军约2万人,伤近6万人,打破了日本大本营原计划7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黄梁美梦。我方守军牺牲1万6千余众,最后仅存1200余人。衡阳人民为抢挖工事,运送弹药,就牺牲了3174人。千年古城夷为平地,抗日将士和衡阳人民付出了惨痛 的代价。但遗憾的是,守城最高指挥官、国民党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等一批高级将领最后并没有“以一死为报国家”,而是屈辱地向敌人打出了白旗。 衡阳保卫战尽管最后将降城亡,但以全局而论,此役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族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气节和精神日本鬼子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中国南方这么一座人口20余万的小城池,竞要他们花几倍于守军的兵力,耗去47天时间,丢下几万条性命,才勉强拿下。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衡阳守军和衡阳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极其悲壮、惨烈的赞歌,赢得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誉。毛泽东亲自为延安懈放日报》起草的社论高度评价“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大公报》以《感谢衡阳守军》、《衡阳战绩永存》为题连续发表社论,赞扬衡阳保卫战。国民党政府也因此授予古城衡阳“抗战胜利纪念城”的称号,并建塔纪念。所有这一切赞誉,衡阳古城和衡阳人民都是当之无愧的。 常德会战 1943年10月,日军第11集团军为配合南方作战并牵制中国军队向滇西方面增援,在华容、石首、藕池口、沙市、弥陀寺和江陵一带,集结日军第3、第13、第39、第68、第116师等部,准备向常德地区大举进犯。11月2日,日军向第6战区第29、第10集团军守备的南县、公安、松滋一线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其主力第3、第13师占公安后继续西犯,8日进至?水街及其以南地区,遭到第79军顽强抵抗,攻势受挫。10日,日军第116、第68师进占安乡,进逼津市、澧县。 日军第39师占领赤溪河、仁和坪一线,被第10集团军一部阻止。至16日,津市、澧县、石门先后失守,日军分三路向常德逼进。第6战区则以主力转至慈利以西地区,侧击由石门、澧县南下的日军。21日,日军以伞降部队袭占桃源。24日,日军第3、第68师协同第116师对常德进行围攻。 中国守军第74军第57师利用城郊既没阵地,顽强抵抗。25日,日军从常德四面发起总攻,守军依托阵地与敌激战。至27日日军一部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此时,第6战区各路反击部队由沅江、澧水两岸向常德逼近,对日军突施包围,并先后克复慈利、桃源等地。30日,第10军曾攻克德山及常德南站。12月3日,日军对常德继续猛攻,并施放毒剂,终于攻陷该城。第6战区常德外围部队向常德日军发起反击,8日克复常德,并向撤退的日军展开追击,恢复战前态势。 晋南会战 日第1集团军为夺取中条山战略要地,进而控制黄河北岸,窃窥豫北,于1941年5月调集6个师又3个旅共10余万人,向中条山地区发起大规模进攻。中国第1战区为确保晋南战略要地,以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主力7个军约18万人,在晋南中条山组织防御,阻止日军进攻。 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 东面日第35、第21师和骑兵第4旅一部,分两路向孟县、济源猛攻。中国守军第9军顽强抗击,伤亡较大,遂于8日中午放弃孟、济两地,退守封门口阵地。9日,日军猛攻封门口、龙王窝,至10日突破守军阵地继续西犯。12日,西进日军主力在邵源与由垣曲东进之日军会合,一部经官阳西进,封锁黄河沿岸渡口。中国守军转移至济(源)垣(曲)大道两侧夹击日军。由阳城南犯日第33师主力,于7日向董封东西之线进攻,向中国守军第98军发生激战。13日,日军援兵到达后反扑,董封失陷,第98军遂转到横河东南地区继续抵抗。日第41师及独立第9旅由翼城、绛县地区采取中央突破战术,向中国守军第43军阵地猛攻,激战至8日,占领垣曲,分两路向东西扩张,与西进日军会合后又分路北窜。闻喜、夏县方向的日第36、第37师及第16混成旅,于7日下午向东攻击,当晚突破张店阵地,守军顽强抵抗,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副师长梁希贤、参谋长陈六祀均在激战中殉国。至12日,日军与中国守军各部在中条山各隘口苦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因山地补给不足,于13日开始转移。19日前后,各军主力均突出重围,转向敌后,27日,双方停止行动,会战结束。 此役,八路军对友军进行了积极配合,有力地牵制了日军,掩护了友军南撤。 上高会战 中国第9战区军队在赣西北地区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为巩固南昌外围据点、保障占领区安全,日第11集团军以第33、第34师,第20混成旅分三路向江西上高地区发动进攻。 中国第9战区第19集团军针对日军的进攻,在上高外围依次布置了三道防线,准备伺机反击。 1941年 3月 15日拂晓,北路日军第33师由安义向奉新进攻,攻陷该城后继续西犯。18日,该路日军在苦竹坳附近遭中国第70军截击,伤亡2000多人,19日,该敌攻占上富后向安义后撤。 南路日军第20混成旅于 15日中午由夏口南渡锦江,渡江后由独城以北沿锦江南岸向西进犯。 该敌一部(改称赣江支队)由独城向南进攻,在樟树、泉港附近受到重创。 中路日军第34师于16日从西山万寿宫出发,向高安、上高进犯18日,该敌经过激战后占领高安,继续向官桥、泗溪进攻。20日,南路日军第20混成旅主力由灰埠北渡锦江与中路日军会合。22日至24日,中路和南路日军在数十架飞机的支援下,向上高外围阵地发起猛烈攻击,中国军队拚死坚守,重创日军。此时,因日军第33师撤退,中国第70军南下至杨公圩、官桥一线,第72军进至上家附近,与第49军形成对日军的侧后包围。24日,日军为解上高以北被围之敌,命令第33师再次出动。25日,又令已退到高安的第20混成旅一部西进,接应后撤。当天,日军第33师进至官桥附近,与向北突围之第34师会合。当夜,中国军队重新调整部署,对日军形成新的合围圈,并猛攻日军。26日夜,日军利用中国第70军接合部突出包围圈,向高安、奉新退却。 中国军队乘胜追击,至4月9日,先后收复高安、奉新、西山万寿宫等地。此役,毙伤日军1. 5万余人。 抗日战争之豫南会战 中国第5战区军队在河南南部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 1941年1月,日第11军为了打通平汉铁路南段,解除中国军队对信阳日军的威胁,纠集步兵7个师、骑兵1个旅、战车3个团的兵力,在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的指挥下,分左、中、右3个兵团,分三路,准备向豫南发起进攻。 第5战区司令长官决定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留少数兵力正面抗击,主力转向两翼,待日军进攻兵力分散之时,从其两侧及背后围歼之。 1月25日清晨,日军开始进攻。以第3师和第4师一部组成的日军左翼兵团在师长丰岛的指挥下,由小林店东西一线分三路向泌阳、高邑、邢店进攻;中央兵团的第17师和第15师一部在第17师师长平林的指挥下,由明港沿平汉铁路向北攻击;右翼兵团由第40师师长天谷指挥该师主力,由正阳向上蔡方向攻击;日空军出动数十架作战飞机配合作战,对中国守军阵地狂轰滥炸。 由于中国军队主力转移,正面兵力较少,26日,日军突破守军阵地,占领泌阳、高邑、邢店、确山一线,27日,又进至春水、沙河店、驻马店东西一线。 此时,中国第31集团军司令官汤恩伯急令第13军向象河关机动,第85军向上蔡机动,从两翼攻击日军;第2集团军也同时以第68军尾击向象河关进攻的日军,第55军从唐河调往泌阳。29日,日军左、右翼兵团分别在接官厅、上蔡附近,遭到中国第13、第85军的猛烈攻击,伤亡较大。而中路之日军则因中国军队主动后撤,进展较快。30日,日军中央兵团兵分两路,主力由西平向舞阳迂回,一部由遂平向上蔡攻击,企图协同两翼兵团夹击中国军队。31日,日军攻占舞阳、上蔡,形成包围圈,但中国军队已先行转移,致使日军扑空。此时,日军侧背受到中国军队攻击,正阳已被皖西第84军克复,后方交通受到威胁,遂于2月1日开始回撤。 日军第3师从舞阳撤出后,于4日攻占南阳,6日放弃该城向唐河、泌阳方向撤退。中国第13军顺势收复舞阳后,即向南阳方向追击日军。与此同时,由舞阳南撤的日军第17师及第15、第4师各一部,在象河关附近遭到中国军队猛烈打击,伤亡惨重,向南溃退。至7日,各路日军均撤回信阳附近。此役,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 抗日战争之昆仑关战役 1939年12月,国民党军队在广西昆仑关歼灭日军5000余人的战役,也称桂南战役。 1939年秋,日军为封锁中国后方,威胁法国,禁止中国取道越南运送物资,同时积极准备发动桂南战役,以侵占中国通往西南大后方的沿海交通线。11月15日,日军集结10余万人,由东京湾开拔,向广东北海(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举进犯。日军第五师团及台湾旅团主力在海、空军掩护下,在钦州湾登陆。11月16日登陆日军占领防城,17日占领钦州。11月24日,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在空军掩护下,攻占南宁。随后,日军北犯桂南要隘昆仑关。昆仑关在南宁东北50公里处,山峦起伏,地势险要。从南宁至柳州的公路从此通过,是由桂南进入桂中腹地必经之道,是南宁的重要门户。从11月29日起,日本空军出动五六十架飞机分批轮番轰炸中国守军阵地。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即以一个旅团的精锐部队扼守,并在该关以北的仙女山、老毛岭、四四一、六五三、六○○、罗塘南等高地,以及立别岭、枯桃岭等地,修筑据点式的堡垒工事,企图固守。双方处于对峙状态。12月16日,国民党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奉命率部担任对邕(宁)宾(阳)路的正面攻击,意在先行击破昆仑关及八塘附近之敌。其作战部署是:以郑洞国荣誉第一师正面战斗;戴安澜第二○○师为总预备队;邱清泉新编第二十二师迂回敌后进出南宁以北,向六塘守敌攻击,以截断南宁、昆仑关交通联络,孤立昆仑关之敌。12月18日,第五军在战车、炮火掩护下,对昆仑关日军发起攻击。郑洞国师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首先占领仙女山。当晚,各部乘胜夜袭,相继占领老毛岭、万福村、四四一等高地,最后攻占昆仑关。19日午后,日军在飞机掩护下,进行反扑,夺取昆仑关。双方展开反复争夺。27日,是昆仑关争夺战最激烈的一天,中国空军第三大队出动6架飞机支援陆军战斗。双方伤亡甚重。杜聿明经过缜密的观测,了解昆仑关周围地形和敌阵地兵力火力,决定采取“要塞式攻击法”,逐步缩小包围圈。其部署是:令第二○○师副师长彭壁生率部从公路左侧越过昆仑关,形成包围之势;邱清泉师把战车埋伏在公路两旁的丛林地带;郑洞国师则加强右翼攻势,进入昆仑关内敌军纵深阵地,将敌指挥部及炮兵阵地摧毁,并乘胜攻击,大败敌军。经过18天的激战,至31日日军被迫向九塘方面退却。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材料说,此役日军第十二旅团班长及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旅团长中村正雄在昆仑关南5公里的九塘被郑洞国师第三团击毙。中村正雄临死前在日记本上写道: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的称号,那是因为我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更强的军队。昆仑关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自武汉失守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抗日战争之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欧洲大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挫伤中国抗战意志,制订了旨在消灭中国第9战区主力部队的作战计划。9月中旬,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5个半师10万余人,在海空军配合下,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攻击。其部署是:赣北,第106、第101两个师;鄂南,第33师;湘北,系日军主攻方向,布置第6、第13师和第3师一部。 守卫湖南、江西和湖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第9战区,获悉日军集结兵力,有进攻长沙的可能后,作了较充分准备。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35个师约24万人,在长沙以北借助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浏阳河等天然屏障纵深设防,其意图是以一部兵力在赣北、鄂南阻击进犯之日军,主力置湘北方面,遂次抵抗消耗日军,最后达到挫败其进攻的目的。 9月14日,赣北日军第106师和第101师一部在空军的配合下,由靖安、奉新一线向高安地区发起攻击,揭开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序幕。中国军队第1集团军之第49、第74军,第19集团军之第58、第60军,第30集团军之第72、第78军等部在高安、上富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至10月3日,日军遭到重大伤亡,仍未突破防线,被迫退回靖安、武宁地区。9月22日,日军第33师由鄂南通山、通城地区向平江方向发起攻击,沿途遭到中国军队第20军、湘鄂赣边挺进军不断袭击。28日,在嘉义、献钟、三眼桥地区与中国军队激战,日军不支,从修水方向撤退,至阳新、通城地区。9月18日,湘北日军主力第6、第13师和第3师一部5万余人,由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在飞机支援下开始向新墙河北岸进攻。 中国军队在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指挥下,顽强抵抗,激战5昼夜,23日拂晓,日军强渡新墙河,中国守军与日军血战到中午,被迫放弃阵地。24日,日军一部突袭营田成功,占领了强渡汩罗江的有利地形。26日,日军主力强渡汩罗江,中国军队阻击数日后,向长沙东南地区撤退,日军直扑长沙以东30千米的永安市。10月2日,中国守军发起反击。此时,日军运输线遭到破坏,粮秣弹药供应不济。已无力抗击。5日,冈村宁次被迫下令全线撤退。中国第15集团军部队尾随日军追击。10日,中日两国军队在湖北地区回到各自原先阵地。在赣北,中日双方军队相峙于靖安、奉新、高安以东地区。 至此,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抗日战争之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一方面抓紧作对苏战争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妄图早日结束日中战争。因此,日军于8月中旬起秘密集结 5个师,30余艘军舰,100余架 飞机,共12万余兵力在岳阳、临湘地区,由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准备再次进攻长沙。日军这次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纵深梯次配置,以第 3、第 4、第6师 主力及第 18混成旅等部位于岳 阳的桃林、西塘、新开塘地区,为第一梯队,直取长沙;第40师和第33师的两个团位于临湘地区,为第二梯队,沿粤汉铁路两侧及长(沙)岳(阳)古道正面进攻长沙。 另外以第6师的两个团由忠防、西塘分两路向大云山实施包围,掩护主力部队集中和展开;以第14独立混成旅从岳阳乘军舰渡洞庭湖向营田以西地区进攻,保障主力攻击部队右翼安全。 为确保长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日军发起攻击,以牵制日军集中;第9战区除用相当兵力在赣北、鄂南、湘北袭扰日军后方外,由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集中12个军33个师,一部在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布防,一部在株洲地区机动, 采取逐次抗击日军进攻;诱日军在汩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歼灭之。 9月7日,日军第6师两个团分别由忠防、西塘地区出发,在飞机配合下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大云山。中国军队第4、第58军各一部英勇抗击。8日,日军占领大云山,9日中国军队反击,日军不支,大部败回大云山以西地区掩护主力集结。18日拂晓,在杨林以西20千米的狭窄地带,日军主力强渡新墙河,遭中国第4、第58、第20军阻击。19日,日军抵汩罗江北岸,随即分路强渡汩罗江,突破中国军队防线,至21日全部渡过汩罗江,并全速前进。此时浏阳、株洲地区第9战区军队依计划逐次加入战斗。第26、第72、第74军自浏阳方向侧击日军;第10、第37、第79军、暂编第2军从长沙以东正面迎击日军;第4、第20、第58军向日军后方攻击。至26日,中日两国军队大战于持刀河南岸。日军第4师、第13师一部以捞刀河、石子铺正面进攻长沙,第3师由渡头市向长沙东南迂回,第6、第40师及第33师一部、独立混成第18旅等部由春华山、永安迂回至长沙以东地区。27日,日军便衣队、伞兵袭入长沙市区,被中国军队歼灭。此时,中国军队将逼近长沙的日军实施围歼。第4、第20、第58军紧衔日军之尾,向捞刀河压迫。 日军在南北夹击下伤亡惨重,粮弹俱缺,被迫于10月1日向北突围撤退。中国军队追击,日军5日渡过汩罗江,8日渡过新墙河,此后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双方形成对峙,基本恢复了战前态势,战役结束。 第二次长沙会战历时33天,日军伤亡4.8万余人,被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进攻失利,攻占长沙的计划宣告破产。 抗日战争之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5个多师,12万余兵力,在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的指挥下,对长沙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其部署是:在湖北以第3、第6、第40师为主力,从西塘、龙湾、新开塘出动,正面进攻长沙;独立混成第14旅主力和独立混成第18旅一部策应正面部队作战。 在赣北,以第34师、独立混成第14旅一部西犯上高、修水,牵制中国军队,配合湘北主力进攻;中国军队第9战区以13个军、37个师17万余兵力防御;由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其部署是:第20军、第58军、第37军等10个军沿新墙河、汩罗江、捞刀河纵深布防,诱敌深入至长沙外围核心地区予以猛击,并伺机向日军侧后发动攻势,南北夹击;置第78、第72军和新3军于赣北地区阻击日军作策应。 12月24日,日军从四方房至荣家湾地段强渡新墙河。25日,进至关王、犬荆街、龙凤桥、黄沙街一线。第20军作逐次抵抗后,留一部抗击日军,主力向关王东南撤退,和第58军协同从西侧击日军。27日,日军右翼第3师强渡汩罗江,中国第37、第99军与其展开激战。28日,日第40、第6师分别从长乐、南屏渡汩罗江。此时,日第4师一部和第3师分别占领大娘桥、新开市地区。30日,日军将第3师调至第6、第40师之间南犯长沙。中国第37、第99军分别向金井和铁路以西地区迂回,相机围击南犯日军,第73、第74军进驻宁乡、株洲、衡阳等地。31日,日军进至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地区,其左翼第40师向长沙东南迂回,1942年1月1日进至金盆岭一带,第3、第6师向长沙以东迂回,并向长沙外围猛扑,中国第10军在岳麓山炮兵支援下重创日军。日第40师急援长沙外围,遭第20军顽强阻击,激战数日,日军未获进展。此时,赣北日军企图增援长沙,但由南昌进犯上高之第34师主力被新3军击退于上高杨公圩、村前地区,由武宁西犯修水之第14独立旅一部亦被第72军击退于三都地区。4日,长沙外围日军发起进攻,第9战区将士英勇奋战,日军被迫北撤。中国军队全线反击,分别从北、东、南方向围歼日军。至15日,日军撤至新墙河以北地区,双方恢复到战前态势对峙。此役从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历时23天,共毙伤日军5万以上。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抗日战争之随枣会战 中国第5战区在湖北省西北随县、枣阳地区进行的抗击侵华日军的战役。1939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中国各战区发动“四月攻势”,积极袭扰牵制日军。第5战区从东、西两面向平汉铁路南段进攻,汤恩伯指挥的第31集团军主力,由湖北移驻枣阳,加强了第5战区的实力,使日军侧背受到威胁。 为此,华中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3、第13、第16师及骑兵第4旅,由信阳、应山、钟祥一线向桐柏、随县、枣阳方向发动进攻,企图围歼第5战区主力部队,以解除困扰。 中国第5战区司令长官制定了依托桐柏山、大洪山山区,据守重要城镇,持久消耗日军,伺机反击的方针,准备挫败日军的进攻。 5月1日,驻钟祥、京山方向的日军第16、第13师和骑兵第4旅,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向钟祥以北中国军队阵地发动进攻。4日,日军突破长寿店两侧守军阵地,即以主力沿襄河东岸向枣阳方向突击。中国守军顽强阻击,并不断以襄河西岸的部队渡河侧击北犯日军,但终因日军装备精良、行动迅速,未能阻止其进犯。8日,日军占领枣阳10日,再占湖阳镇和新野;12日,又夺取了唐河,并一度占领南阳。此时,驻应山方向日军第3师主力发起进攻,连陷吴家大店、徐家店。4日,日军与中国守军第84军激战两昼夜后,又夺取了塔儿湾阵地。中国军队被迫放弃高城向西转移,高城为日军占领。5日,日军第3师一部向天河口市发起进攻,并于两天后夺占天河口。8日,高城日军向厉山阵地发起进攻,守军第84军与敌展开激战。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见进攻发展顺利,遂令驻信阳的第3师第29旅向桐柏进攻。12日,该路日军攻陷桐柏。在各路日军先后占领桐柏、高城、三阳店、唐河、新野一线,即将合围桐柏山、大洪山守军主力的形势下,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令第31集团军主力会同第1战区第2集团军由豫西南下,向唐河、新野一带反击,同时,命令在大洪山、桐柏山担任游击任务的第39、第13军向唐县镇、枣阳攻击,牵制日军西进,命令襄河两岸部队堵截日军退路。13日,中国军队增兵南阳,先后克复唐河、新野。15日,各路援军发起攻击,经三日激战,重创日军。日军因苦战多日,疲惫不堪,遂向东南退却。19日,中国军队收复枣阳。23日,收复随县,随枣会战结束。此役,中国军队在兵力上占较大优势,能协同配合,但兵力使用欠灵活,曾一度处于被动局面,后经全军将士浴血奋战,恢复原态势。此役毙伤日军13000余人,达到了牵制消耗日军目的。 抗日战争之南昌会战 南昌东依鄱阳湖,西傍赣江,它既掩护着联系第3、第9两个战区的浙赣铁路,又是威胁沿江日军的战略基地,而且还有中国的飞机场。因此,日军占领武汉之后,为巩固其占领地,维护长江中下游交通运输线,决定发动南昌会战。冈村宁次率第6、第101、第106、第116师及骑兵、炮兵、工兵、海军陆战队计12万人,以一部牵制中国鄂南湘北部队,主力进攻南昌。中国守军为第9战区所属的10个军33个师计20万人。 1939年3月17日,由星子南下日第116师对吴城发起进攻,与守军第32军预5、第141师激战。 为配合第116师,日第101师于21、22日在吉山、松门、叶家洲等地登陆,三面围攻吴城,24日吴城失陷。3月20日,日第6师及第106师一部,由箬溪、大桥一带向武宁进攻,李玉堂第8军、彭位仁第73军与敌展开拉锯战,日军除飞机大炮狂轰滥炸,还施放毒气。29日,武宁陷落。 日第6师一部于3月21日由巾口渡修水,占领亭子下、罗坪、南冲等地。 德安以南日第106师主力率大批伪军向虬津、永修进犯,20日与中国第79军第36师、第49军第105师激战,22日突破守军防线后分作两路,一路会同第101师从正面进攻南昌,一路占领滩溪后,以快速部队占领万家埠、安义后,又分两路分别攻陷靖安、奉新。 其后续部队占高安,控制了湘赣公路。3月25日,日军突破乐化,次日占领长头岭,直逼南昌市区。另一路日军在生米街以北渡赣江,进至南昌,一部突入市区,与中国守军第32军、保安队、警备队发生激战。27日,日军飞机大炮对市区进行轰击,全城顿时成为火海。中国军队与日军巷战,终因伤亡过半,奉命撤出南昌,向进贤方向转移。4月21日,第19集团军开始攻击前进,以第49、第74军分别从高安西部和故县向高安、奉新、大城、西山万寿宫、生米街攻击日军,23日收复高安,26日攻克祥符观、大城、生米街等地。第1集团军沿赣江抚河中间地区进攻,23日收复市汊街。5月1日,3战区第29军第26师攻占璜溪。5月5日,中国军队攻克飞机场、南昌车站,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此时,日本援军到达,坚守南昌外围,并不断反扑。中国军队伤亡严重,第29军陈安宝军长在战斗中壮烈殉国。5月9日,中国军队停止反击,10 日撤至赣江以东及抚河两岸地区与日军对峙,南昌战役至此结束。 南昌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交锋,日军纠集重兵,先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 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43000余人。 抗日战争之广州战役 为策应武汉会战,日军大本营于1938年9月17日下达对广州的攻击令。10月上旬,日第21集团军(辖3个师1个飞行四川万余人,在台湾海峡、澎湖列岛集结,准备攻占广州。守卫广州的是余汉谋第12集团军(辖4个师两个团),总兵力8万人,但兵力分散,戒备松弛。10月12日,日军在海军第5舰队配合下,由大亚湾的小桂、岩前、范和、平海登陆。其主力由岩前向淡水逼进,在范和登陆的日军向稔山方向逼进。13日,两路日军分别占领淡水、稔山后,同时向惠阳推进,16日惠阳失守。 日军主力沿广惠公路进犯,占领博罗、增城、从化;另一部经樟木头向东莞进攻。21日,日军由从化、东莞进占广州。余汉谋集团军退至清远、横石、良口、新丰一线。22日,进攻广州的日军回犯虎门要塞及宝安。同日,日军一部由中山县以东海面登陆,先后占领中山、顺德、南海(佛山)、三水等地,从此广州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全部沦陷。广州的失陷,使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影响了全国战局。 抗日战争之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武汉外围湖北、河南、江西、安徽4省境内的长江南北两岸展开的大会战。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迁至武汉。武汉成为当时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抗战的基地。日军占领南京后,即开始研究制订进攻武汉的计划。1938年6月15日,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攻取武汉,控制中原腹地,以威逼中国政府迅速投降。日军调集第二军的第三、第十、第十三、第十六4个师团和第十一军的第六、第九、第二十七、第一○一、第一○六5个师团以及海空军各一部,约35万人,在华中派遣军司令?俊六指挥下,绕过豫皖苏黄泛区,在合肥、芜湖、南京一带集结,企图沿大别山北麓和长江两岸西上,从南北两面合围武汉。6月中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武汉会战指导方针,确定长江北岸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长江南岸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1896―1965,字辞修,浙江青田人)指挥,先后参战的有14个集团军,1个江防军,1个卫戍司令部共57个军,约100万人。中国军队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幕阜山脉和长江两岸的山川湖泊等天然屏障,组织4个作战兵团,构筑工事,进行防御。6月12日,日军波田支队由芜湖西犯,攻占安庆,中国守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向潜山、太湖方面转移。6月18日,日军攻占潜山,并向太湖进攻。中日双方在潜山、太湖之线以西山区形成对峙,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在江南,日军以第九、第二十七师团和波田支队为右路,攻赣北瑞昌,穿幕阜山,谋切断粤汉路,迂回武昌之南。中国军队以第九战区薛岳第一兵团在南昌至德安附近鄱阳湖西岸设防,阻敌南犯;张发奎第二兵团在德安、星子至九江一线防御。至7月上旬,日军先后攻陷马当、彭泽和湖口。7月22日,日军越过鄱阳湖,在九江以东的姑塘登陆,26日,进占九江,取得从江南进攻武汉的桥头堡。8月8日,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之港口登陆,遭中国守军第二兵团孙桐?第十二军阻击。敌以主力第九、第二十七师团,分3路合击瑞昌。24日瑞昌失守。日军分别向赣北马头镇和箬溪方向进攻。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和关麟征第三十二军团与敌激战20余日。9月14日,马头镇陷落。24日,敌占富池口。中国军队调第二兵团甘丽初第六军、万福麟第五十三军、周?第七十五军、张刚第九十八军驰援,在阳新、大冶一线予敌重创。10月中旬,敌攻陷阳新、大冶等地,中国军队逐次抵抗,退却到武宁、通城、岳州一线。与此同时,左路日军沿南浔铁路向南昌方向进犯。7月下旬,第一○六师团在殷家庄附近登陆。李汉魂第六十四军在庐山两侧及南浔路奋勇抗击,与敌相持月余,全歼日军第一四五联队。8月20日,敌第一○一师团在星子强行登陆,增援第一○六师团。第一兵团叶肇第六十六军、王敬久第二十五军、陈安宝第二十九军将敌阻于修水河一线。10月上旬,第一兵团抽调欧震第四军、俞济时第七十四军、叶肇第六十六军协同作战,于10月10日在万家岭一带歼敌4个联队,时称万家岭大捷。10月25日,敌以猛烈炮火攻击德安,28日德安失守。 在江北,中国第五战区孙连仲第三兵团、李品仙第四兵团担任长江以北、大别山东麓一线防御。武汉卫戍部队担任固守武汉核心阵地的任务。1938年6月26日,日军第六师团占领太湖后,遭中国军队数次反攻,前进不得。7月25日,敌第三师团在海军掩护下于小池口登陆,协同第六师团猛攻黄梅、宿松。中国军队苦战数日,于8月上旬撤出。9月1日,日军分3路向广济以东刘汝明第六十八军、覃联芳第八十四军、王瓒绪第二十九集团军阵地攻击,激战数日,中国守军损失重大,阵地终被突破。9月7日,敌陷广济,续占武穴。中国守军转移至广济以西之界岭南第二线阵地及田家镇要塞后,又遭敌攻击。张义纯第四十八军、萧之楚第二十六军、何知重第八十六军向敌侧背猛攻,成夹击歼敌之势,激战至9月下旬,敌死伤惨重。9月28日,敌以飞机70余架、大小炮百余门对田家镇狂轰滥炸,守军阵地被摧毁。当晚,田家镇陷落。10月初,敌利用长江水道侵入田家镇以西,在蕲春、兰溪、巴河、黄冈、阳逻等处登陆,策应广济西进之敌,10月25日,进至黄陂,直逼汉口侧背。江北的另一路日军,以第二军司令官稔彦王指挥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师团约5万人,于8月28日,分3路自合肥向大别山北麓皖西的六安、霍山进犯。中国守军于学忠第五十一军、冯治安第七十七军与敌激战。敌第十三师团连陷六安、霍山,继续西犯,渡?河进攻富金山阵地。宋希濂第七十一军与敌激战一周,放弃该地。此后,敌一路由第十三师团和第十师团濑谷支队于9月18日攻潢川。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宋希濂第七十一军予敌痛击。9月下旬,胡宗南第十七军团在信阳以东毙敌5000余人。敌第三师团赶来增援,胡军于10月12日放弃信阳,退守桐柏附近山地。日军转兵沿平汉线南下,相继占领武胜关、平靖关,直逼汉口之北。敌另一路于9月16日攻占商城、麻城,与溯江西上的日军相呼应。至此,武汉外围的要塞、阵地均被日军突破,处于日军北、东、南三面包围之中。10月24日,蒋介石下令部队从武汉撤退。至27日,汉口、武昌、汉阳相继沦陷。第五战区主力撤退至湖北、河南的平汉线以西地区。第九战区主力撤至江西、湖南两省的永修、幕阜山、岳阳以南一线。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中日双方军队在纵横千里的战线上激战4个月,大小战斗数百次,日军伤亡达20万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伤亡40万人的巨大代价。日军虽占领中原重镇武汉,但其速战速决、以使中国屈服的计划并未实现。 抗日战争之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峄县台儿庄(今属枣庄市)一带进行的战役。 从1937年12月起,华北、华中的日军分南北两线沿津浦铁路和台(儿庄)潍(县)公路进犯徐州外围地区。1938年3月初,日军为打通津浦线,连结华北、华中战场,派遣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分两路进犯台儿庄。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儿庄)枣(庄)支线及台潍公路交叉点,扼运河咽喉,是徐州的门户。3月5日,板垣征四郎率第五师团2万余人由青岛沿胶济路西进,经潍县转南抵达临沂以北汤头镇,谋取临沂,进而与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会师台儿庄。14日,中国守军庞炳勋第三军团和前来驰援的张自忠第五十九军与敌激战5日,全歼敌3个联队,击毙其第十一联队长长野裕一郎大佐、弁田中佐和1名大队长,残敌向沂河东岸溃退。3月16日,敌第十师团一部3万人沿津浦路南下,进攻滕县。中国守军孙震第二十二集团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一二四师与敌展开血战,伤亡惨重,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等壮烈殉国,官兵2000余人牺牲。3月18日,滕县沦陷。20日,日军继续南下受阻,主力东移,攻占枣庄、峄县,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突进。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三个师沿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命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的两个军让开津浦路正面,诱敌深入,待日军主力直扑台儿庄时,即行南下,抵敌之背,协同孙连仲部围歼敌人。次日,蒋介石到徐州督战。3月23日,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在泥沟车站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台儿庄战役开始。傍晚,日军追击中国军队第十一师一八五团到南洛。被伏兵所阻。24日,敌军进至刘家湖后继续南犯,突击台儿庄城东北,被守军一八六团全歼200余人。25日,日军进攻南洛。一八五团主动出击,三营营长高鸿立率全营士兵与敌拼杀,誓夺敌炮。敌1000余人配以20余辆坦克向高营猛扑。团长王郁彬率一、二两营赶来增援,血战两昼夜,王郁彬、高鸿立负伤。27日,日军攻破台儿庄北门。中国守军第三十一师与敌在庄内展开拉锯战,双方伤亡甚重。日军不断增加兵力,从峄县调来增援部队4000余人。28日,日军攻入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切断中国守军第三十一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所部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五十二军和王仲廉第八十五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31日,中国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是时,坂本旅团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二十军团。该军团即命第五十二军和刚到的第七十五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第五十二军、第八十五军、第七十五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日军拼力争夺,占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展开街垒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6日,张金昭的第三十师收复南洛,断敌后路,黄松樵第二十七师向台儿庄以东出击,敌仓皇向西北退却。第三十一师向庄内敌人反击,濑谷支队力战不支,向峄县溃逃。4月7日,坂本支队仍在庄内顽抗,在孙连仲、汤恩伯所部夹击下,当晚向北溃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胜利。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击败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歼敌1万余人。这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抗日战争之徐州会战 徐州地处津浦、陇海两铁路的交点,扼苏、鲁、皖、豫四省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占领南京之后,攫取徐州成为它的主要战略目标,1937年12月下旬,日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派遣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徐州发动进攻。南路日军在?俊六上将指挥下,第13、第3、第9师分别从南京、镇江渡江北上,以第6师坂井支队从裕溪口向合肥,第11师由扬州向天长进攻,保障中路日军的侧翼安全。为确保徐州,第5战区将第21、第11集团军和第51军配置于合肥、明光、蚌埠地区,阻击南路日军;第3、第22、第2集团军配置于巨野、滕县、台儿庄等地,阻止北路日军南进;3军团配置于临沂地区,阻击青岛日军;20军团、27军团在徐州外围及淮北平原机动。1938年1月中旬,日军第13师向定远、池河、明光发起进攻。18日,攻占明光,30日占领池河,2月1日攻占临淮关。第5l军急驰至淮河两岸,与日军展开激战。3日,蚌埠失陷。9日,日第13师在蚌埠强渡淮河,第5l军退至涡河、浍河,第11集团军第31军撤至炉桥、洛河一线。第5战区令第27军团第59军前往增援,并以第21集团军第7军协同第11集团军向池河、定远一线日军的侧背发起进攻,迫使日第13师主力回援,第27军团夺回淮河以北阵地。至此,津浦线南段战事成对峙局面。北路日军第10师1937年12月23日在第109师本川旅配合下,在济阳――青城之间强渡黄河。山东守军第3集团军司令韩复榘闻风丧胆,未作抵抗就命令部队全线撤退。25日,日军占领周村,27日占领济南,沿津浦线南下,相继攻陷大汶口、蒙阴、济宁、邹县。日第5师沿胶济路东进,8日占领潍县,l月12日日军国崎支队在第4舰队配合下攻占青岛。14日,日第5师在青岛与国崎支队会合。后继续南下,占领沂水、莒县、日照。2月中旬,第5战区向津浦路北段反攻受阻,但收复了蒙阴。3月14日,日第10师向滕县以北发起进攻,17日攻占滕县。19日,攻占峄县。随后,以濑谷支队为主力向台儿庄推进。在台儿庄,中国守军英勇奋战,取得台儿庄大捷。 4月7日,日军大本营命令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夹击徐州。20日临沂失守,24日郯城陷落。中国第20、第27军团、第2集团军向西南撤退。第69军向临沂进攻,第68军调往徐州。此时,南路日军分三路向北推进。主力第3师沿津浦路北进,19日攻占宿县。第9、第13师渡淮河后,14日进至砀山,截断陇海路。17日占领萧县,之后,双方在徐州西南展开肉搏战,5月19日,日第9、第13师进至徐州。北路日军各师也发起进攻,第5师于19日占领双沟。第16师于16日抵陇海线,第114师强渡运河,向徐州突进。中国守军决定分五路突围,19日徐州失陷。6月6日,日军占开封,10日在郑州以南切断平汉路。为了阻止日军南进,国民政府竟于12日在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形成黄泛区,日军被迫退至开封、杞县、永城以东地区,徐州会战至此结束。徐州会战,日军动用8个师、5个旅约30万人,中国参战部队前后有70个师约100万人,历时5个月,钳制和消耗了日军的力量,迟滞了日军对武汉的进攻。 抗日战争之南京保卫战 日军占领上海之后,调动8个师、两个旅及海军一部计20万人,分南北两路会攻南京。北路为上海派遣军(辖第3、第9、第11、第13、第16、第101师和重藤支队),南路为第10军(辖第6、第18、第114师及国崎支队)。 中国军队防守太湖北走廊的是左翼军(辖第15、第19、第21集团军),右翼军(辖第8、第10、第23集团军)负责太湖南京杭州国道的防守。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部;24日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调集总兵力11万余人,防守南京。其部队配置为:第72军第88师担任水西门、中华门、武定门、雨花台的守备;第78军第36师担任玄武门、红山、幕府山、挹江门的守备;教导总队担任光华门、中山门至太平门、紫金山、麒麟门及天堡城的守备,另派一部守备乌龙山要塞;第71军第87师防守通济门和光华门一带,宪兵队担任定淮门、汉中门和清凉山的防守。 南京外国阵地由上海退至南京的部队仓促设防:第74军布置于牛首山至淳化一线,第66、第83军布置于汤山东西两侧。 为保卫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上海之间构筑了吴福(福山一苏州一嘉兴一乍浦)、锡澄(江阴一无锡)两道国防工事线。11月13日。日军南北两路同时发起进攻,当晚中国左翼军退至福山、苏州防线阵地,双方在常熟、兴隆、福山一线激战。19日,常熟、苏州、嘉兴相继陷落,吴福线被突破,中国军队退至锡澄线。11月27日,无锡失守,12月1日江阴失陷。在太湖南,日军于11月28日攻陷吴兴,锡澄线又遭突破。12月6日,进攻南京的日军已进抵栖霞山、汤山、淳化、秣陵一线外围阵地。9日上午,日军发起总攻击,第16师攻占麒麟门、白水桥后,与第9师一部会合,向马群、孝陵卫进攻;第6师占领牛首山后,主力向中华门推进;第9师占领了大校场机场后,向光华门、通济门、中华门推进。10日,日军向南京城廓及雨花台、紫金山等处攻击,中国守军第88师旅长朱赤、高致嵩,第87师旅长易安华壮烈牺牲。12日,雨花台、紫金山等要点相继失守,日军突入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巷战。此时,日舰队已抵乌龙山江面,国崎支队攻下和县后向浦口急进。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 南京一战,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了日本侵略军。 但日军以8个师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军事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团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 抗日战争之太原会战 1937年9月中旬,日军以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及察哈尔派遣兵团大部为北路,沿同蒲线南下,以川岸文三郎第20师一部及第108、第109师为东路,沿正太线西进,两路总兵力达14万人。 为遏止日军的进攻,中国第2战区调动第2、第6、第7、第14、第18、第22等6个集团军计28万人在晋北、晋东设防,抵御日军。 28日,茹越口被突破,29日繁峙失陷。 由同蒲线南下的日军于28日攻占朔县,30日突破阳方口。 至此,中国内长城防线被冲破,第2战区决定在忻口附近组织会战。 为保卫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集中8万军队,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1896-1960,字辉珊,安徽合肥人)任前敌总指挥,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10月2日,卫立煌第14集团军由石家庄经正太铁路至太原10月10日,集中于忻口附近,会合第2战区各部,区分为3个集团军:以第18集团军、第73师、第101师、新编第2师为右翼集团军,由朱德总司令指挥,在五台山一线占领阵地;以第9军、第14集团军、第15军、第17军、第19军、第34军、第196旅为中央集团军,归卫立煌总司令指挥,在蔡家岗、灵山、界河铺、南怀化、大白水一线占领阵地,另有一部配置于中解村至阳明堡一线;以第68师、第71师、第120师及独立第7旅为左翼集团军,归杨爱源指挥,在黑峪村至阳方口一线占领阵地;傅作义的预备集团军,置于定襄、忻县。10月8日,日军攻占崞县,11日夺取原平。 中日双方在攻守战中均伤亡严重。在保卫原平的激战中,第196旅旅长姜玉贞殉国。 由于战况变化,第2战区将卫立煌中央集团军划分为3个兵团:第15、第17、第33军组成右翼兵团,由刘茂恩指挥;第9、第19、第35、第61军组成中央兵团,由郝梦龄指挥;以第14军及第66、第71、第85师组成左翼兵团,由李默庵指挥;以卫立煌为前敌总司令,统一指挥3个兵团。10月13日,日军第5师主力附察哈尔派遣兵团大部,采取中央突破战术,向忻口防线南怀化阵地猛攻,激战至18日,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相继阵亡,战事呈胶着状态。19日,第129师一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毁日军飞机24架,使日军数日无法对忻口阵地进行轰炸。此时,中国左右翼集团军在五台山及宁武山区对日军后方进行袭击,曾一度收复宁武、广灵。 沿正太线西进的日第20师一部,于10月14日进至苇泽关、旧关,被中国守军击退。21日,日第109师由横口车站向测鱼镇、南漳城前进,娘子关侧背暴露,中国守军于26日奉命撤至平定,日军跟踪而进,30日平定、阳泉失陷。晋北中国军队侧后受到严重威胁,忻口部队奉命向菜水?、青龙镇、天门关一线转移,配合傅作义所部固守太原。 11月6日,日军先头部队到达太原北郊、随后一,其主力展开于城一东、城北开始攻城。7日,日第20师到达太原郊外,与第5师会合,太原城陷于被包围状态。8日,日军由东北两面猛攻城垣,3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一度将城墙破口封锁。入夜,太原城防总司令下撤退令,各部由大南门突破重围,向晋南转移,太原陷落,太原会战结束。这场会战是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合作抗日配合得较好的一个战役。 抗日战争之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等地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虹桥事件”为借口,对上海发动进攻。日军驻上海陆军及海军陆战队6000余人沿北四川路、江湾路、军工路一线展开,进攻中国守军阵地。敌军舰以猛烈排炮向中国军队做纵深轰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战役爆发。日军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心脏地区和英、美在华利益。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压力下,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对日作战。声明书称:“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8月15日,日军成立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指挥由日本国内增援的第三、第十一师团和炮兵、坦克、航空兵一部,企图与海军协同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趁日军增援部队尚未到达之前,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向据守上海市区的日军发起围攻。8月16日,中国空军轰炸日军公大纱厂和虹口地区的据点;陆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从左右两翼缩小对日军的包围圈。浦东日军被迫放弃三菱、太仓、日清公司的仓库和码头。第八十八师随后发动了向虹口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进攻。日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舰炮的支援,进行顽抗。中国军队火力较弱,损失惨重。双方呈胶着状态。8月17日,中国空军前来助战,未能奏效。19日,由西安调沪的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师与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一起投入战斗,经一夜激战,一度攻入汇山码头。21日夜,第三十六师第二一五团第二营冲至华德路十字街口,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敌以战车阻塞路口,纵火焚烧房屋,营长李曾阵亡,全营300余官兵葬身火海,以身殉国。由于日军死守据点待援,中国军队两路进攻均受挫。8月20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为统筹战局,将全国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上海、苏南、浙江划为第三战区,由冯玉祥、顾祝同任正副司令长官,下辖第九、第十五、第十九集团军,共30余万人,重点防守吴淞、宝山、月浦、罗店、浏河沿江防线。23日,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第三、第十一师团和第六、第十三师团一部分别在张华浜、狮子林、川沙一带强行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一线进攻。国民党军第九、第十五、第十九集团军在顾祝同指挥下顽强抗击。日军以一个旅团的兵力,在飞机、舰炮掩护下,猛扑罗店、月浦中国守军阵地。双方形成对这一线阵地的反复争夺,屡进屡退成拉锯战。中国守军英勇战斗,予日军以重大杀伤。9月1日,日军千余人向守卫狮子林的第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五八八团第二营阵地进攻。该营坚守阵地,与敌展开肉搏战,反复冲杀达4小时,伤亡惨重。该团第三营前往增援,未及赶到,遭敌机轰炸,受到严重损失。狮子林被日军占领。9月3日,守卫宝山的第十八军第五八三团第三营受日军围攻,官兵伤亡惨重。该营营长姚子青表示:“誓本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他率领官兵奋力抗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日军以强大炮火轰击宝山城并施放硫磺弹,燃起熊熊大火,工事、房屋全成灰烬。敌冲入城内,全营官兵与敌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弹尽粮绝,500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至9月17日,中国军队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浏河口一线,继续与日军对峙。日军鉴于上海作战不能迅速进展,再次增派第九、第十三、第一○一师团到上海,加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并将华北后备步兵10个大队及炮兵、工兵一部增援上海。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调整部署。9月21日,蒋介石亲自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以张发奎指挥第八、第十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朱绍良指挥第九、第二十、第十八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陈诚指挥第十五、第十九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同时组织了江防军,防守长江下游各要塞。中国军队在淞沪一带的兵力达40余万人。9月下旬,日军增援部队先后在吴淞、上海间登陆。为确保其侧背安全,从22日起,在战车、火炮的掩护下,向浏(河)罗(店)公路猛扑。这时,中国守军已丧失战役初期的主动权,被迫转入防守。9月30日拂晓,日军突破万桥、严桥、陆桥等处中国守军阵地。刘行方面的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为避免日军继续突破,10月1日,陈诚左翼作战军向蕴藻浜南岸、陈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转移。10月5日起,日军猛攻蕴藻浜,中国守军予敌以重大杀伤。10月11日后,日军为断闸北、江湾、庙行中央作战军归路,企图南渡蕴藻浜,控制大场、南翔。双方在蕴藻浜沿岸以大场为中心展开激烈争夺,中国军队伤亡甚重。10月15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再次调整部署,将蕴藻浜南岸地区划归中央作战军,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归中央作战军指挥。10月19日,第二十一集团军向敌发起攻击。日军主力发动了步、炮兵联合进攻,双方展开大规模遭遇战。中国军队由于装备相形见绌,加之连日作战,伤亡过大,于23日开始撤退。26日,大场被敌攻占,中央作战军主力撤至苏州河南岸到虹桥、南翔一线地区。左翼作战军向姚家渡至唐家桥之线转移。从闸北撤退下来的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一营官兵800人,在副团长谢晋元率领下,孤守着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27日,日军向四行仓库攻击。谢晋元指挥所部激战4昼夜,毙敌200余人,直至奉命撤退,杀出重围,退入公共租界。至11月4日,日军仍未突破苏州河。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根据战局变化,撤销中央作战军,将部队划为左、右两作战军,分别由陈诚、张发奎指挥。11月5日,敌第十军主力从杭州湾北侧金山卫和全公亭等处登陆,分路直扑松江,对淞沪守军实行侧后迂回,中国守军处于腹背受敌状态。8日晚,第三战区下令前线部队向福山、常熟、苏州、吴江全线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区沦陷。淞沪战役历时3个月,敌我双方投入兵力之多和攻守作战的激烈程度,在抗战史上是罕见的。据日本陆军省11月初宣布,自8月13日至10月底,日军死伤达4万多人。国民党军队到10月中旬,每师所存人数多者三四千人,少者只有二三千人。中国军队在上海人民的支援下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敌强我弱和国民党最高当局军事指挥上失误,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结束。但它激发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动员全国抗战,打破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具有一定的意义。 抗日战争之南口战役 日军占领平津后,立即移主力进攻察南,以解除其侧背之威胁。具体部署为:以独立混成第11旅;第5师向平绥线上的南口进攻;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3个旅的兵力,由多伦向张家口前进,并分遣一部由沽源进攻独石口;以伪蒙9个师在尚义、商都、化德一带阻止中国晋绥部队向察哈尔增援。 1937年8月1日,汤恩伯被任命为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平绥路东段作战。第13军(辖第4、第89师)布防于南口、居庸关、得胜口一线,担负正面防御;第17军(辖第21、第84师)配置于赤城、延庆、怀来一线,抵御多伦、独石口方面之敌;第68军(辖143师、27旅)及察哈尔保安队固守张家口;另以第35军、赵承绶骑兵第1军,集结于集宁、兴和地区,为战役机动。8月8日,日独立混成第11旅进攻得胜口中国守军左翼阵地,被击退。9日,日军向南口正面发动进攻,第89师官兵凭险阻敌,顽强抵抗,中日双方伤亡均惨重。14日,第94师开至南口前线,置于第89师与第84师防地之间参战。至16日,南口、居庸关争夺战已逾一周,日军仍毫无进展,于是避开正面,以第5师主力攻击我守军右翼横岭城、镇边城,企图迂回居庸关侧背。汤恩伯令第4师增援。日军以每路5千人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分三路向第4师阵地进攻,战况异常惨烈。20日,傅作义率1个师又3个旅的兵力赴怀来增援。但此时日军已攻下神威台及汉诺坝,张家口告急,傅率部当即返回张垣,留下第72师及独立第7旅归汤恩伯指挥。由镇边城迂回的日军与第72师416团展开激战。23日,日军在占领镇边城、水头村后,向怀来突进,居庸关侧背受到威胁。经连日苦战,第13军已伤亡过半。8月11日,蒋介石命令卫立煌第14集团军增援,并派孙连促部向良乡、索里突击,掩护第14集团军北进。21日,卫集团军先头部队到达青白口附近,与镇边城的日军接战。但终因道路险阻,永定河小组长水,以及日军的钳制,失去与第13军协同作战的机会。25日,日军猛攻横岭城、居庸关一线,并施放毒气,第89师、第4师死伤枕籍,南口镇失守,但仍据两侧有利地形与日军作战。26日,傅作义部反攻失利,退守柴沟堡,张家口失守。刘汝明部也奉命于是日向洋河右岸撤退。此时,南口势成孤悬 ,同日,汤恩伯奉命放弃南口地区据守点,向桑干河右岸突围。沽源方面的日军占领赤城后,向延庆进攻,第17军也撤向桑干河南岸。 南口战役中国方面投入兵力6万余人,日军动用兵力约有7万,该役历时18天,歼敌1.5万余人,挫伤了日军的气焰,延缓了日本侵华的进程。
-
陈庄战斗 1939年9月八路军第一二○师在河北省灵寿西北陈庄进行的一次歼灭战。 1939年8月,冀中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大部在贺龙等率领下向晋察冀边区腹部转移,于9月间到达河北省行唐、山西省灵丘集结。9月25日,日军由灵寿向晋察冀边区腹地发起进攻,占领慈峪镇。27日上午,日军直奔陈庄,袭击晋察冀边区后方领导机关。第一二○师在陈庄东南设伏,并以七一九团坚守白头山阵地,以另一部警戒灵寿、行唐增援之敌。28日拂晓,敌人烧毁了村里的房屋后,沿磁河南岸向东撤退。8时,敌先头部队进入预伏区,第一二○师发起阻击,将日军全部包围在高家庄、破门口、冯沟里3个村庄。下午7时,第一二○师发起总攻,将敌分割围歼,日军死伤众多。同日,灵寿、慈峪之敌1000余人沿磁河来援,被八路军阻击于白头山下,激战竟日,敌仍不得前进。29日晨,被围于破门口、冯沟里的敌人已伤亡过半,遂向南突围,又被包围于鲁柏山高地。第一二○师以炮轰和步兵冲锋轮番向敌攻击。敌困守山头,陷入绝境。当夜,第一二○师发起全线总攻击,突破敌军阵地,将敌大部歼灭。南逃残敌又被全歼。陈庄战斗,经6天5夜激战,歼敌水原旅团长以下1280人,俘敌16人,缴获山炮3门、轻重机枪23挺、步枪500余支、战马50余匹。这次战斗的胜利,为巩固北岳区,粉碎即将到来的日军大“扫荡”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齐会战斗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部队密切配合,在河北河间县齐会村对日伪军的一次歼灭战。 1939年4月,第一二○师主力正在卧佛堂、大朱村一带休整。4月20日晚,发现沧县日伪军分乘汽车50余辆向河间前进,河间日军渡佳行联队800余人及伪保安队一部,附飞机、大炮,带大车80余辆,由河间到达三十里铺附近,有进攻齐会模样。第一二○师贺龙师长决定阻击东面、北面之敌,不使其向齐会增援,集中全力歼灭渡佳行联队。23日早晨,日伪军向齐会发动进攻。冀中军区驻守齐会的“铁军”第七一六团第三营进行反击。贺龙师长调集第一二○师主力和冀中军区第三纵队一部,投入战斗。日伪军把齐会紧紧包围,双方战斗激烈,日伪军的炮弹向村内倾泻,第七一六团第三营的战士顽强地坚守着村落,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后来日伪军冲进村沿,四面放火。四五百户的齐会村被烧去了大半,但因街道宽阔,又是瓦房,大火还不能烧着全村,八路军就在大火烧不到的地方坚持着。日伪军见急攻不下,即施放毒气。八路军用湿毛巾和口罩进行防毒,并将各家的庭院打通,把长板和梯子架在屋顶之间,就在屋顶上抵抗。23日上午11时,八路军增援部队到达齐会附近,将日伪军包围于砖瓦窑附近的炮兵阵地上,并与村里守军取得火力联系。双方相持到过午。下午4时,任丘日军300余人,向齐会增援,被冀中军区第三纵队独二旅击退。吕公堡、大城之日军相继增援,也为地方武装所阻。齐会日伪军陷于孤立。黄昏时,八路军内外夹击,将日伪军冲垮。为防止日伪军逃脱,八路军在南面、西面埋伏了强大的部队,撒下了天罗地网。困于齐会之日伪军腹背受击,死伤惨重,又无援兵,乃于24日晨4时向南溃逃,行至马村附近,又遇八路军阻击。日伪军见势不妙,急转身向东逃走。第七一五团跟踪猛追,东面独一旅也到南留路截击。25日晨,日伪军南逃未逞,又被围在南留路与张曹间的坟地里,在坟地被困了一天,吃喝不上,东撞西窜,有时掘井取水,有时焚烧尸体,狼狈不堪。为全歼残敌,八路军又调整部署,预计在黄昏时将日伪军一举消灭。不意,黄昏前北风大作,尘土蔽天,不能通视目标,敌乘机向南逃窜。八路军追击10多公里,残敌80余人逃回河间县城。是役歼敌700余人,俘7人,缴山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200余支。八路军取得了平原歼灭战的首次胜利。 沂蒙山区的反"铁壁合围" ――八路军 第115师和山东纵队沂蒙反"扫荡"作战 柳茂坤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德、意法西斯横扫欧非的刺激下,决心发动太平洋战争。为此,急谋在巩固其既得利益的前提下,结束对华战争,把中国占领区变成它稳定的战略后方基地。于是,一面继续对国民党当局加紧诱降、逼降,迫蒋就范;一面集中兵力对GCD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残酷"扫荡"。 9-10月间,驻山东日军集中5万兵力,在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指挥下,准备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以第3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0旅团置于新泰、蒙阴、平邑、费县地区;以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5、第6旅团置于沂水、莒县地区;以第17师团主力、第33师团一部置于临沂地区。日军企图首先构成对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的封锁;尔后,以多路、多梯队进行分进合击,形成对沂蒙山区的"铁壁合围",消灭在这一地区的八路军部队,摧毁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 10月初,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政委员会,根据日军增兵山东的动向,判断日军有集中兵力、以沂蒙山区为中心进行长期"扫荡"的可能。于是指示全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做好反"扫荡"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反"扫荡"作战中,第115师和山东纵队由第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治委员罗荣桓统一指挥。11月2-12日为合围与反合围阶段。11月2日,蒙阴、沂水、莒县之敌首先行动,以大纵深包围战法,于4日晨突袭驻蒙阴东南马牧池的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纵队机关在警卫部队掩护下,分散向东转移至沂水西南的南墙峪。敌尾追合击而来,经激战又转移至新泰西南之石莱一带,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5日黄昏,临沂、费县、太平邑、蒙阴、沂水、莒县等地日伪军出动2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的战法,在7架飞机、10辆坦克配合下,分11路向临沂以北的青驼寺、孙祖、留田一带进行合围,企图聚歼中共山东分局和第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同时在沂河沿岸和津浦路有关地段部署重兵,防止向东突围和向西转移。分局和师部机关于4日晚由青驼寺转移到留田牛家沟,仅有一个营的警卫部队。在危急关头,罗荣桓召开领导紧急会议,综合各种情报,集中大家意见,决定向西南方向突围。入夜,罗荣桓、陈光亲率警卫部队和机关人员5000余人向西南转移。利用夜暗,迅速而秘密地穿过铁山子附近仅有一公里半的间隙,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接着又从一个2.5公里的间隙中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由于组织严密,行动隐秘,机关部队于6日拂晓没费一枪一弹,就安全转移到了50公里外蒙山南端的护山庄。当时随军突围的国际友人、德国记者希伯曾撰文称赞这次突围是"无声的战斗"。 11月12日至12月上旬为"清剿"与反"清剿"阶段。日伪军多次合击扑空后,从11月12日起实行分区"清剿",将沂蒙山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清剿"区。在"清剿"区内遍设据点,修筑公路,挖封锁沟,捕捉壮丁,挨村挨户搜查,寻找主力决战。并在"清剿"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基本区内许多村庄被洗劫一空或烧成废墟,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 为打破日伪军的"清剿",保卫根据地,山东分局和第115师,一面令教导第2旅、山东纵队第2旅主力继续在外线滨海地区打击、牵制日军;一面亲率山东纵队第2旅、抗大第1分校、蒙山支队各一部,返回沂蒙山区,在内线开展反"清剿"斗争。11月14日,日伪军集中7000余人,反复合击蒙山西部地区,山东分局与第115师师部及时转移到费县东北的大谷台。17日午后,敌又对大谷台进行合击,机关部队适时转移至蒙阴东南的北村,使敌扑空。分局和师部重返沂蒙山区后,立即领导军民开展反"清剿"斗争。在垛庄、旧寨、三角山、绿云山、李村等地伏击、袭击、阻击"清剿"之敌。仅师 特务营十天之内就连战7次,歼敌300余人。该营9连在李村遭敌包围,与敌展开反复激烈的肉搏战,杀伤300余敌,最后全连干战都壮烈牺牲。30日,分局、师部领导机关一部转移至大谷台以南的大青山时,又遭日伪军合击,部分机关干部阵亡,国际友人希伯在突围中殉难。随后,分局和师部机关再次转向外线天宝山区;留在内线的部队由山东纵队指挥。 12月上旬以后为撤退与反击阶段。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军除留少数部队在根据地继续"扫荡"外,主力陆续从沂蒙山区撤出。12月23日,敌主力开始分路撤退。第115师、山东纵队各部一面截击、尾击撤退的敌军,一面袭扰留在根据地内的敌人,破坏交通,拔除据点,收复朱满、蒋庄、大桥、马牧池、岸堤、河阳等据点数十处。至28日,基本恢复了沂蒙山区根据地,历时50余天的反"扫荡"战役宣告结束。 在近两个月的反"扫荡"战役中,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共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连同邻近各根据地配合作战共歼敌4000余人,攻克据点160余处。这次战役,胜利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山东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鲁中抗日根据地的狂妄企图,保存了有生力量,坚持了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但抗日军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部队伤亡1400余人,群众被杀害和抓走1.4万余人,粮食被抢走160余万斤。 黄土岭包围战 1939年11月晋察冀军区和八路军第一二○师互相配合在河北涞源、易县交界的黄土岭对日军的一次战斗。 1939年11月4日,驻河北涞源日军会合插箭岭日军共1500多人,由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率领,向银坊镇方向进犯。晋察冀军区决定待敌进至对我有利地区时,集中兵力予以歼灭。随即令第二十五团一部与敌保持接触,监视日军动向;令第一、第二、第三团、游击第三支队及第二十五团一部进行战斗准备。是时,八路军第一二○师特务团从神南镇北上,准备参加战斗。当晚,日军进至张家坟、雁宿崖、三岔口一线。5日,抵达银坊。6日,日军沿山路向司各庄、黄土岭方向进犯,同时出动飞机侦察轰炸。当晚,日军抵达黄土岭、上庄子一线。晋察冀军区利用这一带有利地形,即令第一团和第二十五团迅速占领寨坨附近阵地,截断日军去路;第三团迅速占领黄土岭至上庄子以南地区;第一二○师特务团接替第三团进至大安,随时准备加入战斗;第二团尾随敌后,待敌占领司各庄后,绕到黄土岭北面占领有利地形;第三支队控制通往涞源的要道。7日晨,日军主力由黄土岭出发,沿山沟向东蠕动。下午3时,全部人马陆续进入狭谷小路。这时第一团、第二十五团迎头杀出,第三团和第二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日军团团围住,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一条长约1公里、宽仅百十米的沟里,100余挺机关枪从各个山头一齐朝沟中射击,炮兵部队也连续发射炮弹。日军依仗兵力雄厚和优良火器,向寨坨阵地猛冲,遭八路军反击后,乃掉头西向,妄图从黄土岭突围逃回涞源。第三团紧紧扼守西、南两面阵地,第一二○师特务团也赶到,从第三团的左侧加入战斗。日军伤亡惨重。激战中,第一团发现远处一独家屋附近猬集一群敌人,即令第一军分区炮兵连以迫击炮火力对其进行袭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弹毙命。8日,日军在猛烈炮火和飞机掩护下向上庄子西北突围。这时,从唐县、定县出动的援敌1200余人已逼近黄土岭以南的花塔,从涞源增援之敌已到三岔口附近,同八路军第三支队接触。各路敌人企图对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师参战部队形成内外夹攻之势。晋察冀军区决定各部队迅速转移隐蔽。当援敌赶到后,再次扑空。黄土岭战斗,歼灭日军900余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阿部规秀被击毙,使日本侵略集团大为惊恐,北平和东京的报纸都登载了这一消息,哀叹“名将之花,殒落在太行山上”。晋察冀军区为表彰击毙日军中将的炮兵部队,颁发嘉奖令称:在黄土岭战斗中,第一军分区炮兵连充分发挥了炮兵的作用,给予敌人以极大的杀伤和威胁,以准确的射击命中敌酋,使敌人失去指挥与掌握,致全线动摇而陷于极端混乱状态中,并密切配合步兵获得黄土岭的胜利。
-
里面的德军火箭炮齐射场面,壮观那 长期占据德国票房榜首之作 战争狂人——希特勒 他创造了无数灾难 也埋下了无数的仇恨 刺杀他——成为最佳的选择 史道芬贝格上校带头策划的“七月阴谋”(The July Plot),是几乎成功暗杀阿道夫·希特勒、一举推翻纳粹政权的暗杀密谋。 二战德国国防军中有许多高层军官,对於向人民犯下的可怕罪行感到惊愕,他们认为这样做违反了道德。很多军官相信,德国会伤亡残重,都是因希特勒坚持采用灾难性的攻击战略。 越来越多的军官认定拯救德国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场政变。此外他们期盼和盟军达成停战协议。1944年7月,盟军已经从法国登陆攻击,他们怀着一些希望,也许有机会可以阻止斯大林在“东部战线”的进攻。 暗杀任务十艰巨,因为独裁者身边都有保镖,行动也飘忽不定。过去所有的刺杀行动不是中途放弃就是失败。因为行踪神秘的希特勒总在最後一刻更改计划。希特勒有被害妄想症,他相信在他一生中一定会发生一次暗杀事件。 策划暗杀的共谋者当中,只有史道芬贝格能通过正常渠道接触德国独裁者。史道芬贝格是个英俊高贵的德国人,在德国国防军中算是后起之秀,是获颁上校官衔里最年轻的军官;但是屠杀军队及百姓的罪行,使他看清楚事实真相。他十分了解自愿暗杀希特勒要冒的风险很大。他前一年才在北非受伤,失去右手臂、左手两个手指,以及一只右眼,这些身体缺陷说明了想完成暗杀任务的难度更高。 1944年7月20日,史道芬贝格前往位于狼窝的德军军事总部,参与面见希特勒的会议,地点就在东普鲁士(现今波兰的Ketrzyn)的拉斯登堡(Rastenburg)。史道芬贝格依计划要在当天上午抵达,这样在下午一点半的会议开始之前,他还有足够时间替两枚炸弹装填火药;由於耳朵的伤导致他的听力受损,所以他能开口要求坐得离希特勒近一些,确保炸弹尽可能接近目标。他的副官赫夫特中尉会在适当时机叫他离开,史道芬贝格会在那时走出小木屋,留下炸弹。 炸弹爆炸後,史道芬贝格和赫夫特计划飞回柏林。艾瑞克·费吉贝尔会在切断狼窝的一切通讯以前,先发电报给位於柏林的纳粹德国国防军总部, 确认希特勒死亡消息。只要一收到这个消息,弗利德利·欧布利特将军和艾瑞克·佛洛姆将军就会发动政变。当史道芬贝格一抵达柏林,就会联手手和艾文·冯·魏兹莱本元帅共管军队,而路德维格·贝克将军将出任政府的首领。在史道芬贝格抵达前,欧布利特就应该已经控制住广播电台,拍电报给所有军区,发布接管政权的消息。但是,看似完美的计划出了纰漏…… 遗憾的是,尽管炸弹如期爆炸,但希特勒本人只是受了点轻伤,侥幸捡了条狗命。接下来的日子里,纳粹先后将斯涛芬伯格及其他同谋共计一百多人统统处死。 种子点这里》》》》》
-
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稳定部队和支援部队替代海陆空编制,立足打造一体化联合作战部队 英国媒体近日披露说,德国在国防部举行的内阁特别会议批准了《2006年德国安全政策和联邦军未来发展问题白皮书》。根据该媒体获得的《白皮书》文本,德国国防军计划进行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最彻底、最重大的改革,抛弃传统的海、陆、空三军编制,建立一 支混合编制、适合联合作战的新型军队。 2005年10月25日,德国国防军士兵手执火把,庆祝新国防军建军50周年。 2006年7月18日,一德国士兵正乘坐军用直升机在阿富汗执行任务。参与国际行动已成为德军改制的主要目的。 专事本土防卫让位国际行动 据报道,《白皮书》是默克尔2005年11月当选总理之后启动的德国军队改革研究评估的产物。 德国军方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德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的地区危机与冲突、国际恐怖主义、非法移民和有组织犯罪,正在取代东西两大阵营冲突成为德国安全的新隐患。另外,德国的军事能力与国家的战略目标亦越来越不适应,尤其是1999年德国国防军参与科索沃战争时所暴露出来的训练、装备、指挥和后勤支援的弱点(当时被北约指挥官讥讽为“第三世界的军队”),促使德国军方决心建立一支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新型现代化军队。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这份长达133页的文件要求国防军放弃专事本土防卫的职能,更多参与国际行动;经过结构调整,最终达到可以同时派出1.4万军人执行5项国际任务的目的。“国防军应彻底重建成一支干涉部队。”白皮书说,它“最合适的任务”应集中于危机防范、维和、介入地区冲突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海陆空三军编制“作古” 按照《白皮书》的规划,德国国防军将用“新三军”取代“旧三军”,即海、陆、空三军编制。 与传统军队按照部队主要活动空间划分成海、陆、空三大军种不同,德国国防军将按照部队的职能进行“混合编制”,由快速反应部队、稳定部队和支援部队“新三军”组成。“新三军”总人数大约25万。快速反应部队由3.5万名士兵组成,可以“优先在全部领域(陆、空、海、太空、信息空间)执行高强度的武装力量联合军事行动”,以最小的代价迅速战胜敌人,另外需从中抽调参加国际维和任务的1000人部队,负责为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和欧盟快速反应部队提供兵员,同时常备1000名士兵执行国土防御的疏散行动。稳定部队由7万人组成,采用多种手段执行中低强度的军事行动,以最小的损失战胜军事化程度不高的敌人。支援部队由14.5万名士兵和大部分文职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和国内日常执勤。 “新三军”将按照“混合编组与配对”的原则,由不同军种组成。一旦完成结构调整,将意味着德国现有的陆、海、空三军体制不复存在。 四大子系统确保作战一体化 《白皮书》提出,打破传统海、陆、空建制的德国国防军必须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按照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和支援保障四大作战职能,建成4个子系统。4个子系统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的一体化作战系统。按照该思路建设的军队抛弃了以往发挥军种专长和追求单一军种利益的模式,从而能够充分发挥整体实力,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超联合”的一体化作战。 德国国防部认为,作战部队一体化的趋势是科学进步的结果。一是信息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未来战场由多维空间构成,客观上要求陆海空三军实行一体化联合作战。二是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涌现为打破军种界限、组建一体化联合部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可以大大提高部队能力,较少的部队即可执行较多的任务,从而可以减小军队规模,节省开支。据德国国防军专家估计,采用新的编制体制后,预计未来10年,德国国防军可节省约260亿欧元的军备采购费用。 (金荣) ■链接 一次试验三份报告 有关国防军改制的话题从冷战结束以后变成为德国军方讨论的重要议题。 ●冷战结束初期,德国国防军进行过一次不成功的改制。1992年,德国国防军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依靠动员的防务主力军,是国家防御和联盟防御的骨架,结构和装备沿袭国防军旧制,另一类型是约5万人的危机反应部队,主要用来参与北约和欧盟的危机干预行动。但最终因国防预算减少以失败告终。 ●2000年5月,以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为首的委员会和国防军总监克希巴赫分别提交了准备近两年的国防军改革报告。同年6月,国防部长沙尔平也提出一份《联邦国防军———稳步迈向21世纪,彻底革新的基石》报告。三份报告不约而同地认为:国防军结构、规模、装备是冷战的产物,不适应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但涉及未来武装力量的结构建设,三份报告各不相同:“魏茨泽克报告”主张对传统结构进行根本改革,国防军从33.8万减少到24万(2006年),其中14万应当装备精良、训练良好,能应付危机管理;义务兵的数量从13万下降到3万,服役期10个月。 “克希巴赫报告”认为,国防军主要缺点在于结构,国防军规模应维持在29万人,义务兵减少到8.4万人,服役期7-9个月,应建立12万人的危机反应部队。 “沙尔平报告”围绕“复兴”、“重新定位”和“优化”主题,建议国防军从33.8万下隆到27.7万;15万人为危机反应部队,其中8万具有高度战备水平、短时间内可以部署,另外7万保持相当战备状态,经过较短时间准备可以替换前者;基本军事组织10.5万人,义务兵专事本土防御,数量从13万下降到7.7万人,服役期9个月;国防预算的30%用于采购、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战略部署能力、海空运输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尤其是国防军与盟国之间的指挥控制系统的协同和兼容性。 ●2000年6月,施罗德内阁批准了“沙尔平报告”,国防军改革正式启动。2002年下半年,斯特鲁克接替沙尔平出任国防部长,基本延续了沙尔平的改革思路。(钟禾) ■相关新闻 义务兵役制和国防预算不足拦住德军改制进路 默克尔要求克服经费关 目前必须克服两大问题:义务兵役制存废———直接限制了国防军结构的缩小;国防预算不足———妨碍了国防军改制的顺利实现。 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要求,不能因为缺钱就拒绝改革。 废除义务兵役制难 按照《白皮书》的规划,改制后的德国国防军只需保留25万人的编制,而目前德国国防军的人数大约为33.8万人。另外,义务兵服役时间较短,很难满足新型军队的技术要求。故而,改制必然冲击德国政治的一个敏感话题———义务兵役制。 但是,义务兵役制被德国人看成联系国防军与社会的最好工具和维持文职控制武装力量的最好办法,可以避免军人干政,冷战结束后的科尔政府和施罗德政府均不愿谈论废除义务兵役制的问题。另外,美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取消义务兵役制后,均面临征召不到合格志愿兵的问题。作为一直依靠义务兵役制维持运转的德国国防军不得不考虑他国的前车之鉴。 增加国防预算不易 为了确保军队改制顺利进行,目前德国国内要求增加军费的呼声逐渐增高。但自德国统一以来,德国的国防预算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575亿马克下降到2000年453亿马克,目前约为242亿欧元,只占GDP的1.3%左右,达不到北约2%的标准。用于采购、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预算下降更严重,占国防预算的份额从1990年的32%下降到2001年的不足24%.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说,德国必须检讨军队体制,不能因为没有钱就拒绝改革。据悉,德国2007年的国防预算为284亿欧元,比今年增长了1.9%。德国国防部正计划逐年调高军费,希望到2010年为止再增加100亿欧元,逐步提高研发、采购武器经费的比重,重点采购和研发A400M军用运输机、精确制导导弹、GTK多用途装甲车、“欧洲战斗机”之类有利于提高德军战略部署能力和打击能力的装备。(郭芳)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