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942 Posted 2006年10月2日 04:30 Posted 2006年10月2日 04:30 侵华日本海军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 [资料] 中国鱼雷艇"化装"穿越内河航道,突袭日旗舰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日军海陆空三军投入战场,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当时日军军舰密集黄埔江上,昼夜炮轰中国军队阵地。他们没有料到,一场意外的袭击即将来到。 "8月16日夜,我们电雷学校两艘鱼雷快艇由江阴经内河潜驶到黄埔江,夜袭日军旗舰'出云'号……"陆人达回忆说。 中国海军两艘鱼雷快艇,"史可法102"艇与"文天祥171"艇,在"淞沪抗战"爆发后第二天离开江阴要塞。两艇经过伪装,14日夜从江阴沿内河昼隐夜行,"文天祥171"艇因故障迟一天才到上海。"史可法102"艇于15日晚到达上海龙华。16日白天,胡敬端、刘功棣两艇长随欧阳格登岸侦察地形和"出云"号位置,并决定由"史可法102"艇担任攻击,"文天祥171"艇负责接应。当晚8时,"史可法102"艇高速敏捷地冲出董家渡封锁线,穿过排列成行的英、美、法、意等国的军舰,直扑停泊于黄浦江外滩日本邮船码头的"出云"号,当距旗舰300米时,连续发射两枚鱼雷,击中"出云"号舰尾,轰然两声巨响,敌舰受到重创。"'出云'号是日本侵华第三舰队司令舰,也就是日本白川大将的旗舰。"陆人达说,"这次夜袭,是一次用最大胆量战胜日寇海军的战斗,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战斗。" 发射鱼雷命中目标后,"史可法102"艇急速原路返航,但由于遭"出云"号炮击,搁浅于英租界九江路外滩码头外。安其邦等官兵立刻将艇内武器卸弃江中,然后泅渡至浦西上岸,安然无羔,不过历时月余,才返回江阴驻地。"出云"号虽未沉没,但日军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出云"号迅速增设防护打措施,舰周布有防雷网,舰旁系留大批驳船、轮船,防卫严密。"出云"号1944年回到日本,成为海军学校练习舰,1945年7月24日在军港被美机炸沉。"经此一役,日军很痛恨中国海军,派飞机四处寻找中国海军,当时,中国海军基本上都聚集在江阴。"陆人达说。 接睡而来的江阴保卫战,见证了中国海军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 中国海军“大同”号炮舰,8月11日自沉于江阴下游,阻塞江面 为堵塞航道,上海"闻人"虞洽卿捐献了集团近1/3的海轮,自沉于江阴要塞口 "那时江阴江面航道实施紧急沉船堵塞下游,布雷封锁。十余艘海军军舰驻扎警戒区剑拨弩张,雷电学校及附近黄山、肖山周边地区,都设有高射机枪阵地,共配有20余挺平高射两用马克沁重机枪,担任校区和港区防空。肖山上设有观测所、水雷发放所以及探照灯照测阵地……"陆人达用颤抖的手,绘下了68年前的江阴江防图--当年,这是一片充满了水与火、铁与血的战场。 抗战时期,跟日军相比,中国海军非常弱小。当时中国海军舰船吨位不足6万吨,吨位最大者不过3000吨。最小者仅三五百吨,速度慢,不少舰船还是清朝留下来的,而日本海军当时总吨位达115万3千余吨,排在世界第三,实力已接近英美海军。对中国海军而言,这注定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战斗,但他们还是选择拼死一战。"七·七"事变后,为防止日海军沿长江西进威胁南京首府,国民政府决定在江阴长江江面上建立堵塞线,全国大部分军舰陆续驶入长江。"江阴附近水面比较窄,水不深,而且有江阴要塞炮台,所以在这里建立了堵塞线。"陆人达说。 江阴堵塞线是抗战中最大的堵塞线,像块鱼骨一样,死死卡在日本海军喉管中。中国军民为此做出了极大牺牲:20艘商船和8艘超龄的旧舰艇在江中排成一道拦江横线,打开舱底阀门,让其灌水自沉,有的沉船被江水推倒或推移,堵塞线上出现了豁口,又用3艘商船,8艘趸船,还用装满石子的185只木帆船,连船带石子。一齐填补江中豁口,还将"海圻"号等4艘旧巡洋舰沉入江中大的豁口,整个堵塞线共用舰船吨位相当与中国海军舰船的总吨位。上海"闻人"之一的虞洽卿,捐献了3万多吨海轮自沉于江阴要塞口,几乎占他的三北航运集团吨位总数的30%。 中国海军“逸仙”舰 日寇夸口3个月灭亡中国,但中目军人固守江阴就达3个月之久 中国海军官兵流着热泪沉下了他们的舰艇,在接下来的海空大战中,他们又在长江上遍洒热血。. "中国海军各舰浴血奋战,但因为缺乏空中掩护,先后遭敌轰炸,多艘被炸沉。"陆入达几番唏嘘:战况惨烈!1937年9月下旬,日本海军增派舰只70多艘、飞机300多架和战斗人员10万人,力图打通江阴防线。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9月22日和23日,日海军轮番轰炸中国海军及岸上阵地,旗舰"平海"号遭到80架以上飞机的轰炸,"平海"号的姊妹舰"宁海"号也遭到至少70架次飞机的轰炸。陆人达形容说:"江面上的腾起的水柱像树林一般。"两舰官兵以所有对空高射火力殊死抵抗,挺过了22日。23日,敌机又大举进攻,"宁海"号击落两架敌机后,受伤过重,沉没长江;"平海"号受伤倾斜,江水浸入,炮手从弹药仓将所有炮弹抢救出来,全力反击。击退了日机进攻,军舰随即重伤,在江岸搁浅,数日后被日机炸沉。在此后的血战中,"逸仙"、"楚有"、"青天"、"邀日"、"江元"……中国海军的舰只陆续沉没在长江。 日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在9月22日和23日两天激战中,"平海"、"宁海"两舰消耗的高射炮弹就达1300多发,高射机枪弹1万余发,击落敌机20多架。 "我军江阴江防巩固,就是到了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始终未能突破我们的防线。一直到11月中旬,驻无锡部队退守锡澄一带,江阴右翼受到陆上包围的威胁,我们奉命于11月15日撤离江阴,12月2日江阴沦陷。"陆人达说,他记得在江阴苦守了三个月的中国官兵,是含泪撤离阵地的。 回忆往事,老人颇感欣慰:日寇夸口3个月灭亡中国,但中国军人固守江阴就达3个月之久。 1945年,抗战胜利,陆人达获"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勋章"一枚。
BF1942 Posted 2006年10月2日 09:06 Author Posted 2006年10月2日 09:06 就在“八一三”,军政部兵工署突然运来八门从德国买来的88毫米高平两用半自动火炮,弹药和观测、通讯器材齐全,四门装在东山,四门装在肖山。这种火炮兵工署共买了20门,江阴要塞装八门、江宁要塞装八门、还有四门装在武汉外围的白浒山。这种火炮命名为“甲炮”,其番号是:江宁要塞为甲一台、甲二台;江阴要塞为甲三台、甲四台;白浒山为甲五台。.............(武器性能介绍)....................。当时高平两用火炮“甲炮”算是最先进的。同时还运来四门150毫米加农炮,命名为“丙炮”,装在西山为丙一台,弹药和观测、通讯器材齐全,弹重为50公斤,弹型尖锐,弹种有穿甲、爆炸两种,最大射程为22000公尺,“丙炮”亦为当时最先进的火炮。.....................(后面是战斗,击落一架日机,伤几架,击伤一艘日舰)...................(第二次战斗,要塞与敌炮兵展开炮战,互相压制).......................(最后,由于战况逐渐恶化,破坏要塞准备撤退,其中的甲炮和丙炮最难破坏,倒入硫酸使其成为废炮,随后撤离)。 ——摘自《国民党高级将校抗日战争亲历记》中的江阴要塞司令部探照灯台台长杜隆基的战事回忆
Recommended Posts
Create an account or sign in to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in order to leave a comment
Create an account
Sign up for a new account in our community. It's easy!
Register a new account登录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here.
现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