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主视角中国

揭开反北京奥运组织真相:背后多有反华势力支持


Jia77

Recommended Posts

gallery_10551_4_6555.jpg

无论阻力多大,北京奥运会都将如期举行。图为2月16日,一名运动员正在备战将于2月19日开始的“好运北京”第16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赛。

过去一年多来,对于西方频频借达尔富尔等问题抵制北京奥运的事件,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但当2008年2月中旬,类似事件集中爆发时,我们却不得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它让我们意识到,在未来五个多月的时间内,北京奥运会还将面临更多其他不可预见的阻力。现在,到了一直沉浸在奥运喜悦中的中国人一起对奥运政治化说“不”的时候了。

全球政要力挺北京http://weather.qq.com/preend.htm?dc125.htm奥运

达尔富尔等政治问题的纷纷扰扰,并没能阻挡国际政要前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脚步。

不到一天,《独立报》的谎言便被人戳穿。

2月14日,这家英国报纸在其头版刊登了一封致中国政府的署名信函,敦促中国在全球聚焦北京奥运会之际,采取更多行动以结束达尔富尔冲突,其中罗格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署名名单末尾。就在当天,这位国际奥委会主席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否认签署过有关要求中国改变对苏丹政策的信件。

尽管第二天,《独立报》在其网站上轻描淡写地说这是一个“疏忽”,但它却达到了引起国际舆论关注的目的。所有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所谓人权组织与西方媒体蓄谋已久的联合行动。在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六个月的时间节点,它们对中国的攻击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达尔富尔纠缠斯皮尔伯格

《独立报》刊登的那封信函并非原创,而是12日由一个与达尔富尔相关的西方人权组织透露给国际媒体的。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奥运会选手、政治家和娱乐明星。

然而,虽然人数众多,而且个个声名显赫,但他们加在一起的效果却比不上一个人来得大。这天,美国好莱坞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发表声明,宣布辞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一职,引发世界广泛关注。

这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两年前的4月,当这位凭借《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等影片扬名世界的导演从北京奥组委手里接过聘书时,还曾对中国媒体记者开玩笑说,为了不辱使命,他将努力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就是这样一个决定要为北京奥运贡献出西方艺术智慧的美国人,如今却与北京奥运会说了“再见”。据媒体报道,他在解释为何退出时说:“现在我的时间和精力不该用在奥运会仪式上,而应竭尽全力帮助终止达尔富尔地区反人性的持续犯罪行径……虽然苏丹政府对此负有大部分责任,但中国与苏丹政府的关系使其有机会和义务向后者施压,来改变现状……”

gallery_10551_4_13245.jpg

又是达尔富尔!这个理由跟《独立报》那封公开信上所说的几乎如出一辙。

各国奥委会直斥太荒谬

对于将北京奥运与政治挂钩的做法,最先表示反对的是罗格先生。

2月15日,他通过法国电视24台对外界表示,国际奥委会是体育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不应由它来扮演政治角色解决全球问题。他也不担心北京奥运会遭到抵制,“因为抵制行动只会让抵制者受到惩罚”。

针对斯皮尔伯格的退出,他也没有惋惜之意。“个别人的缺席无损于奥运会的质量,北京奥运会比个人强大多了。”最后,他还警告说,运动员如果利用奥运会作为政治舞台,将受到惩戒。

各国奥委会也在第一时间纷纷表态,坚决反对将北京奥运政治化。2月14日,英国奥林匹克事务大臣特莎·乔韦尔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以达尔富尔问题为借口抵制北京奥运会是对中国与苏丹关系作出的“错误反应”,只会帮倒忙。

同一天,葡萄牙奥委会主席维森特·莫拉在接受葡萄牙最大报纸《新闻日报》专访时表示,抵制奥运会完全是一个荒谬的行动,葡萄牙将遵守体育非政治化这一奥林匹克宪章的精神。

布什反对向中国施压

如何处理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总统布什的立场就远比他的同胞斯皮尔伯格更为正确。2月14日,他对媒体表示,他把北京奥运会视为一次体育盛事,而不是一个公开批评中国政府的场合。对于一些组织和个人利用北京奥运会向中国政府施压的做法,布什说,他不会采取相同的立场。

2月15日,北京奥组委奥运新闻中心有关负责人对香港《文汇报》表示,目前已初步确定有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包括一些国家的皇室代表将赴京出席北京奥运会。据挪威《晚邮报》1月31日报道,虽然近来有组织不断向挪威方面施加压力,要求抵制北京奥运,但挪威国王、王后及王子表示仍将出席今年的北京奥运。

理性西方媒体为中国喊冤

当然,西方媒体也不是个个都像《独立报》那样喜欢跟风炒作歪曲事实。

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题为《请别在中国问题上哗众取宠》的评论文章,建议英国政府不应效仿斯皮尔伯格的举动。因为“政府抵制只会适得其反”。文章指出,“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不能自己解决一切”。文章最后说,西方政府应提出具体和可行的要求,而非搞高姿态。

相比之下,该报另一篇评论文章则更为一针见血。在这篇题为《有了开端,道德谴责的终点在哪儿?》的文章中,作者写道:看那意思,1908年奥运不该在伦敦举行,当时英帝国践踏数百万民众;1948年奥运会也不该在伦敦举行,因为在此之前英国在马来半岛进行殖民战争。随后,作者反问:“2012年呢?要是英国还在参与伊战会不会遭到抵制?”正如这篇文章所言,“那些越来越害怕中国的人将谴责中国变成奥运新运动。一群根本不参加比赛的明星吵吵嚷嚷,我们没必要把奥运变成明星秀。”

揭开反奥运组织真相

这些组织背后有着浓厚的政府和企业背景,它们打着人权的幌子,蛊惑名人和媒体一起诋毁中国形象

其实,斯皮尔伯格的退出早有先兆。

去年3月28日,美国好莱坞女演员米亚·法罗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就达尔富尔问题指责中国,并号召通过抵制北京奥运会向中国施加压力。在文章中,她特别谴责了斯皮尔伯格,认为如果他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艺术顾问,那就是帮助中国借奥运会美化自身形象。

面对这样的公开指责,在法罗发表这篇文章的第4天,这位导演迫于舆论的压力,提出了“要求中国政府行使其在达尔富尔的影响力”的要求。一个月后,一家名为“达尔富尔奥运梦”的组织在美国纽约成立。该组织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名单中,法罗排在第三位。

很多连达尔富尔都没去过

彷佛是为了庆祝自己游说的成功,在斯皮尔伯格宣布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当天,这家人权组织便在其网站上发表“紧急声明”,盛赞斯皮尔伯格的表现。

“这些非政府组织有着深刻的政府和公司背景,他们打着人权的幌子,却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发展心怀不满。”中国社会科学院非洲所研究员刘乃亚对《国际先驱导报》说。

的确,无论是搞所谓的人权火炬接力,还是抵制北京奥运赞助商,这家人权组织的行径已经越来越脱离了它所标榜的“保护达尔富尔民众”的目的。“这种组织的意图,就是不想让中国顺利举办奥运会,跟西方媒体、政府一起诋毁中国政府的形象,就是不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在国际社会上有更好的形象。”刘乃亚尖锐地指出。

打着人权的幌子不说,令人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权组织口口声声说要为达尔富尔谋福利,很多却连达尔富尔都没去过。”刘乃亚说。这点连布什政府的苏丹特使都曾公开承认过。这些组织对达尔富尔问题的了解,大都来自西方媒体以偏概全的报道,等需要的时候,这些媒体便自愿成为它们的传声筒,互相利用。

背后多有反华势力支持

与达尔富尔问题相关的人权组织,大多成立在美国。除了“达尔富尔奥运梦”之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莫过于“拯救达尔富尔联盟”。这个成立于2004年6月的组织,由160多个非政府组织结盟组成,原先这家组织的目的是提高美国社会对达尔富尔危机的认识程度、敦促政府采取更多的干预行动。然而,当“达尔富尔奥运梦”率先掀起抵制北京奥运的声浪时,这家组织也跟着趟进了这滩浑水。

据刘乃亚了解,在这些组织中,不排除有很多反华团体的支持。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去年5月初,美国反华旗手、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兰托斯纠集100多名议员联名向中国政府写信,要求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威胁抵制2008年奥运会。

好莱坞明星也是受害者

谎言说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随着西方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再加上人权组织的积极游说,涌现出了许多主动为这些人权组织摇旗呐喊的名人。而 无论是法罗还是斯皮尔伯格,在刘乃亚看来都非常可怜。“他们可能是被逼迫、被利用的牺牲品。”刘乃亚说。

在越来越讲究所谓“政治正确”的好莱坞,斯皮尔伯格此举显然是为了维护其名声和政治利益。跟别的明星不同的是,因为一部《辛德勒名单》,他的名声跟人权有了许多关联。电影拍竣之后,他专门在洛杉矶成立了基金会,研究犹太人种族灭绝问题,而在达尔富尔相关的人权组织中,许多美国犹太团体都赫然在列。

所以尽管斯皮尔伯格对达尔富尔的问题并不真正了解,但当有人将达尔富尔内战渲染成大屠杀,并批评他漠视达尔富尔人权状态的时候,他的辞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反对“奥运政治化”应抓噪音源头 —专访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面对各种噪音,我们有必要阐明自己的原则,也有必要直接对话噪音制造者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窦晨发自北京 面对境外各种势力借北京奥运兴风作浪,中国该如何应对?作为长期观察中国政治发展的学者,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英国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骚扰,这也激发了他对“去奥运政治化”的思考。就此问题,2月16日他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越洋电话专访。

西方不确定感的一次集中爆发

《国际先驱导报》:北京奥运会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强劲的政治化风浪?

郑永年:奥运会被政治化是预期之中的,没有什么必要感到惊讶。从中国申办奥运会时,奥运会就开始被政治化。在中国之前,奥运会也是经常被政治化的。除非奥运会在西方举办或者西方认同的所谓民主国家举办,否则,奥运会被政治化不可避免。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快速崛起。把奥运会政治化,是西方对中国不确定感的一种集中体现。在这个背后,西方至少是西方的一部分人希望奥运会能够促成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国内的政治变革,希望中国走上他们所认为是正确的道路。

在把奥运会政治化方面,西方社会目前处于全面动员状态。在这个政治舞台上,自然有动员者与被动员者。动员者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本来对中国就不那么友好的人士,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希望中国进步尤其是政治上的进步”、但过于天真地认为可以利用奥运会来快速改变中国的人士。而被动员的对象可以说涵盖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只要有些名气、能够发挥一些社会影响力的人士都可以包括在内。很遗憾的是,西方各国参加这次运动会的运动员更是首当其冲。现在离奥运会不到半年,在西方各国,奥运会的政治味道已经非常浓厚。对少数运动员来说,从事“奥运政治”比奥运体育更能使他们成名。

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理会

《国际先驱导报》:随着8月份奥运开幕临近,还有哪些议题可能被政治化炒作?

郑永年:可以确定,从现在到奥运会结束,西方社会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奥运政治化风浪。政治化的范围包括中国的内政外交。内部的民主、人权、环保、宗教、民族、劳工等所有问题,都会和奥运会结合起来。在外交上,亚洲的缅甸和非洲苏丹的达尔富尔仍然是重点。

实际上,如果西方一些人要刻意把奥运会政治化,除了这些可以预期得到的事情外,他们可以在任何其他事情上大做文章,甚至无中生有。

《国际先驱导报》:对于五花八门试图将北京奥运与政治相联系的批评,中国如何应对?

郑永年:中国当然要回应批评。中国一方面要接受善意的批评,努力把奥运会办好。但是对那些毫无理由的批评甚至攻击,只要指出真相就可以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需要在挑战中国过程中获得利益。因为闹大了他们就可以在西方引起重视、为自身筹款方便一些。如果中国政府真把他们当成目标了,那就成就了他们的“目标”。中国可以沉着应对。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要理会。

对西方“讲原则”要讲方式

《国际先驱导报》:对于那些有必要回应的问题,如何回应?

郑永年:只在原则性问题上进行回应即可。

中国需要从大原则上来反击西方的虚伪性。中国在国际社会做了那么多事情,西方在干什么?西方的虚伪在于,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来做一件像样的事情,还要指手画脚地要求中国按照西方的意志办事,要求中国像西方那样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干预。

比如在达尔富尔问题上,中国正在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途径来改善那边的情况,而不是简单重复西方惯用的已经被证明无效的方式,比如经济制裁、武力干预等等。西方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努力和其中包含着的道理。中国应该告诉世界,我们尊重人类共同价值,但达到这些价值有不同的方式,不一定要用西方的方式。

《国际先驱导报》:“讲原则”,西方能听进去吗?

郑永年:没有必要什么都由中国政府去回应。现在西方的各种社会力量都动员起来了,政府就回应不过来。有些可以由奥组委出面回应,有些可以交给媒体去做。《人民日报》1月份曾刊登一篇《奥运是架桥 不是筑墙》的文章,我注意到英国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我们甚至可以借鉴当年中苏论战的经验,组织一系列有分量的文章,连续发表,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和讨论。

另外,利用商业手段(如在外国媒体刊登广告)也是一种手段。还可以请各种批评中国的人到中国来看看,多作一些了解以后再让他们说话,也是一种手段。

工作要从“噪音”源头抓起

《国际先驱导报》:面对责难,中国政府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和所谓“拯救达尔富尔联盟”有关人士曾经进行过直接对话。中国是不是应该多做这种尝试?

郑永年:对,如有必要,应尝试与批评中国的人进行对话。西方很多人还是不了解中国,应该主动和他们对话,不要回避。

那些给奥运捣乱的非政府组织为什么那么猖狂?他们就是利用了那些政客、民间人士不了解情况。比如在英国,一些非政府组织为了游说,就采取组织研讨会的方式,中国也可以在有关国家借助研讨会这种形式,把持正反意见、以及看法模糊的人都邀请过来,为自己创造一个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为自己创造一个动员那些支持北京奥运的力量的机会。

《国际先驱导报》:对于那些参与“政治化”的外国运动员和社会名人,中国应如何对待?

郑永年:要区别对待,因为一部分确实是对中国不怀好意,还有一部分不是这样。像斯皮尔伯格这些人,和中国本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缺乏对中国的了解,之所以这样做有他们自己的考量,有他们的价值观,他们身后还有很多人在怂恿。没有必要把这部分人当作“敌人”。事情有时就是这样,你把他当成敌人,他没准就真成敌人了。反过来,中国处理得好的话,更显示出大国气度与风范。如果他们想来北京奥运,也用不着把他们“拒之门外”,这是一个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机会。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 3 weeks later...

哈哈,高论啊,原来在其他地方,穿皮鞋都不见灰呀 .

97年时候

在法国

衬衣至少3天领子不黑

皮鞋2周没土

从巴黎到格林诺布尔两头跑

不过格林诺布尔穿一年也够强有土

法国这么干净

德国跟瑞士人还认为法国脏

而且实行欧4标准

加拿大的温哥华情况也差不多

还有意大利的比萨,佩鲁贾

不过貌似这些地方都不会有沙尘暴的。。。。。。。

其实我也想说北京空气好。。。。

但是我从高速去北京时候

远远看去北京天上笼罩乌云。。。

我跟司机说

咱半路停一下我买雨衣。。。。

司机大笑

说这就是空气污染

回天津时候都没这么弄的“乌云”

虽然天津是个工业城市

实在说不出来北京空气好。。。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 2 weeks later...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sport/mor...icle3365837.ece

英国人的戴口罩参加北京奥运会

泰晤士报原文

以下为翻译

英国奥运当局允许运动员在北京奥运比赛期间戴面罩,以抵御空气污染的影响,此举可能冒犯中国东道主。

  污染的问题一直困扰奥运,中国人不大可能希望看到向世界各地播放的电视节目上出现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戴着高科技防污染面具(看起来就像是一名外科医生)跑马拉松的画面。

  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得出对立的结论,尽管渴望竞争优势,但不愿意冒犯中国人。如果污染真的如所担心的那么恶劣,美国奥委会(USOC)可能给运动员发面罩,但同时通知他们不要在比赛时戴面罩。

  USOC高级运动生理学者威尔伯(Randy Wilber)博士表示,“我们已经决定我们不会在比赛期间戴面罩,以免令中国尴尬,造成关系恶化”。“但愿恶劣的空气不会成为问题,但在比赛期间你不会看到任何一名美国人戴面罩。”

  造成英国奥林匹克协会(BOA)采取以下态度的不是政治和协议书。BOA首席执行官克莱格(Simon Clegg)表示,这是竞赛的问题,“我们的业务就是尝试击败对手,赢得奖牌。我们都希望中国当局可以在8月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运动员就不会置于必须实施备用措施的境地。但我们的业务是给我们的运动员提供竞赛优势。我们需要准备好任何恰当的策略,以确保我们的运动员获得最好的机会。”

  美国人会戴面罩,但不会在比赛期间戴,而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则根本不会戴面罩。澳大利亚奥委会组织了70人的医疗专家队伍前往北京,当中包括医生、营养学家、营养师、物理治疗师,按摩师和软组织专家。

  根据斯考蒂诺(Michael Scordino,他正在青岛组织“盛典中国(Celebration China)”的活动)的说法,“面子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不丢脸是非常深刻的哲学。无论人们会不会戴面罩(我无法得知),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关注点。”

  东道主已经承诺采取非常措施控制奥运期间的空气污染。然而,国际奥委会已经提出,如果空气质量不够好,一些赛事可能要推迟。那是中国人拼命回避的耻辱。(作者 Owen Slot)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访客
Reply to this topic...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
×
  • 创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