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主视角中国

Recommended Posts

Posted

“If someone thinks they can kill our citizens, kill soldiers and officers fulfilling the role of peacekeepers, we will never allow this,” Mr Medvedev told a group of Second World War veterans in Kursk. “Anyone who tries to do this will receive a shattering blow.”

Posted

med_gallery_13311_4_30371.jpg

med_gallery_13311_4_2642.jpg

gallery_13311_4_17003.jpg

gallery_13311_4_2007.jpg

gallery_13311_4_90331.jpg

med_gallery_13311_4_26577.jpg

med_gallery_13311_4_150970.jpg

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建立在所谓“精英”的理论基础上,这种理论扩而广之,对德国军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精英”的坦克手、飞行员(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成为被宣传的主角,而“大众化”的炮兵几乎被遗忘;即使在前线兵员、装备都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后备军还是在按部就班地训练新兵,工厂还在追求工艺的“精湛”而不顾产量的稀少。这种近乎病态的“精英”理论结出的最“丰硕”成果,自然就是以最“精英”的军官士兵、最“精英”的武器装备,超额编制组建起来的“精英”部队了。

  在整个德国武装部队中,除了德国海军外,陆军、空军、党卫军都组建过自己的“精英”陆战部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党卫军第1、2、3、5师(分别命名为“希特勒”、“帝国”、“骷髅”、“维京”),陆军的“大日耳曼”师,空军的“赫尔曼·戈林”部队等等。而曾经同时拥有党卫军第1、2、3师三支超级精锐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更是以实力的强大而名噪一时。

  党卫军第2装甲军最初的名称是党卫军装甲军(很多资料将其误作党卫军第1装甲军)。其所属的党卫军第1、2、3师都是在1942年从东线调到西线进行补充休整。这3个师此前都悄ν谢 奖 ?“希特勒”师只有1个加强摩托化旅的实力),并且得到了强击火炮和88毫米高射炮的加强。但在西线休整期间,这3个师都得到了全面加强,各增编了1个2营制坦克团,并配属了最新式的“虎”式坦克连。

  截止到1942年12月,“希特勒”师兵员有20844人,“帝国”师有17112人,“骷髅”师有21186人。其成员自然都是诸如魏特曼之类死硬且年轻的纳粹党卫军份子,不仅受过良好的训练,而且还要求尽量是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相貌英俊。3个师的官兵因此总是成为纳粹宣传照片的主角:穿着迷彩服(或者坦克手的黑色制服),挎着冲锋枪或者毛瑟98K,一头乱蓬蓬的黄色卷发……这些面色开朗的年轻“日耳曼”战士,成为了希特勒“前线精英”的标准形象。至于凶狠残暴方面,他们自然也是“一流”的。

很难得一张照片黑色为党卫军黄色为冲锋队当时他们是是势不两立自从被纳粹化从次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主角

  3个师在1943年2月的编制情况如下:

  

  “希特勒”装甲步兵师

  

  第1党卫军坦克团(2个坦克营,每个营有1个指挥部和3个中型坦克连,另有第4独立重型坦克连),计有12辆II号坦克、10辆III号长身管、52辆,IV号长身管、9辆“虎”、9辆指挥坦克,总计92辆。

  第1、2党卫军装甲步兵团(每团3个营)

  第1党卫军装甲炮兵团(4个营括1个自行火炮营)

  第1党卫军装甲侦察营

  第1党卫军强击火炮营(3个连连7辆强击火炮)

  第1党卫军高射炮营

  第1党卫军工兵营

  第1党卫军坦克歼击营

  

  “帝国”装甲步兵师

  

  第2党卫军坦克团(2个坦克营,每个营有1个指挥部、1个中型坦克连、2个轻型坦克连,另有第8独立重型坦克连),计有10辆II号坦克、81辆III号长身管、21辆IV号长身管、10辆“虎”、9辆指挥坦克,总计131辆。

  党卫军第3“德意志”、第4“元首”装甲步兵团(每团3个营)

  第2党卫军装甲炮兵团(4个营括1个自行火炮营)

  “帝国”党卫军侦察营

  “帝国”党卫军强击火炮营(3个连,每连7辆强击火炮)

  “帝国”党卫军高射炮营

  “帝国”党卫军工兵营

  “兰格马克”摩托车营(5个连)

  

  “骷髅”装甲步兵师

  

  第3党卫军坦克团(2个坦克营,每个营有1个指挥部、1个中型坦克连、2个轻型坦克连,另有1个独立重型坦克连),计有71辆III号长身管、10辆III号75炮、22辆~号长身管、9辆“虎”、9辆指挥坦克,总计121辆。

  第1“骷髅”、第3“骷髅”党卫军装甲步兵团(每团3个营)

  党卫军“极北之地”摩托化步兵团(每团3个营)

  第3党卫军装甲炮兵团(4个营)

  第3党卫军侦察营

  第3党卫军强击火炮营(3个连连7辆强击火炮)

  第3党卫军高射炮营

  第3党卫军工兵营

  第3党卫军坦克歼击营

  

德国党卫军外籍军团

  连同军属部队在内,党卫军装甲军在1943年初共有约6万人、344辆坦克、63辆强击火炮,其中包括28辆“虎”式坦克、95辆IV号长身管。步兵多数编成为225人的摩托化步兵连(搭载越野卡车),或者编成为210人的装甲步兵连(3个党卫军师每师有1个装甲步兵营,搭载在半履带装甲车上),并且得到大量自行步兵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弹炮、自行20毫米高射炮和牵引式88毫米高射炮的火力支援。

  相形之下,斯大林格勒反攻中最强大的红军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虽然编制有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军,第1、26坦克军,第8近卫坦克旅,第8摩托车团,第510、511独立坦克营等部队,兵力也不过104000人、378辆坦克而已。而且第5坦克集团军的兵力中还包括了后勤部队(德国军一级基本没有什么后勤单位);其步兵多数都是徒步行军;炮兵只有少量靠摩托化牵引,自然更谈不上什么装甲履带自行了。而苏军此时配备的KV、T-34/76型坦克,也远远不是德军“虎”式和IV号长身管坦克的对手。从装备和实力来说,党卫军装甲军远远超过当时苏联的任何一个集团军。

ss维京在东线作战

  而1943年初的东线南段,也正需要这样一支精锐部队来挽救危局。自上一年11月红军发动斯大林格勒反攻以来,掩护斯大林格勒德军两翼的罗马尼亚军队、掩护沃罗涅日-上马蒙至罗斯托夫方向的意大利和匈牙利军队,以及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先后都被红军暴风骤雨般的攻击所荡平,30多万人被赶进了战俘营。而曼施坦因用来解围的第57装甲军也被打了个七零八落。2个多月激战下来,东线南部上千千米的战线内的德国及其盟军集团几乎全军覆没,战略要点哈尔科夫岌岌可危。

  为了挽救败局,来自西线、东线中部、高加索方向的大量德军蜂拥而至,其中包括大量精锐的王牌装甲部队:有来自高加索的第1装甲集团军(第3装甲军、第40装甲军),其指挥官原来是克莱斯特,现在则是名将马肯森;从东线中部窜过来的陆军头号精锐“大日耳曼”师,其兵员多达20415人,拥有95辆坦克和18辆强击火炮以及曼施坦因原有的第48、57装甲军,虽然缺额较大,但其中第11装甲师也是号称德国陆军第一的精锐装甲师。

  可所有这些部队,在强大的党卫军装甲军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该军虽然由于兵力未能全部到达而一度放弃了哈尔科夫,但随后却在希特勒和曼施坦因的严令下发动反攻,重新夺回了哈尔科夫。

但为了这个胜利,该军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惨重:自2月份参战到3月20日,一共伤亡了11519人,包括365名军官、11154名士兵和军士;全军300多辆坦克中只剩下35辆可动。不过这个胜利却给纳粹带来了极度的兴奋。希特勒的嘉奖,希姆莱的亲临视察,种种殊荣降临到党卫军装甲军头上。一时间,该军成了德国宣传机器的大明星。

  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党卫军装甲军一直在东线南段休整,准备参加库尔斯克战役。按照希特勒的命令,这次战役将动用德国“最好的部队、最好的武器、最好的指挥官”。而为了使“最好部队”的党卫军装甲军处于最佳状态,德国人还送来了大量的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但在人员日益匮乏的大背景下,党卫军装甲军的补充兵员也只好降低标准,其“希特勒”师甚至接受了2500名空军人员,全军的陆军配属人员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夕也达到了5712人。1943年6月,党卫军装甲军改称为党卫军第2装甲军。

  虽然困难重重,“精英云集”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前还是达到了齐装满员的“最佳状态”。其实力之强大,是任何一个军指挥官都梦寐以求的。全军领取补给的总员额(包括4164名苏联苦力)达到68796人,其中步兵、师属战斗工兵和侦察营共有26202人。除了党卫军第1、2、3装甲步兵师外,军属部队包括:

  

  第122炮兵司令部:第861轻型榴弹炮营、第III/818轻型榴弹炮营(RSO自行);

  第3火箭炮司令部:第1教导火箭炮团(3个营,2个各装备12门150毫米6管火箭炮,1个装备12门210毫米5管火箭炮),第55火箭炮团;

  第680工兵团司令部:第627、666工兵营,第929舟桥地区指挥部,第2./41、11、21、31、537、840轻型舟桥营,第8建筑部队司令部、第26桥梁建筑营、第508轻型道路建筑营、第410建筑营。

  作为装甲军主力的3个装甲步兵师,每个师人员都在2万以上,并分别拥有8000~9000名步兵、战斗工兵和侦察兵。每个师的6个步兵营中,5个为搭载越野卡车的摩托化步兵营,1个为搭载半履带装甲车的装甲步兵营。装甲步兵团直属1个高射炮连(10门20毫米自行高射炮),1个步兵炮连(6门150毫米slGGw 38t自行步兵炮),1个侦察连,1个工兵连。各师所属的6~8个高射炮连中,有3个是装备88毫米高射炮的重型连。每个师都拥有12门88炮,另有几十门20毫米自行高射炮。

  3个装甲步兵师的师属炮兵拥有10~12个连(105~150毫米榴弹炮,100毫米加农炮),其中各有3个连装备自行火炮、2个连装备12门Wespe105H自行榴弹炮、1个连装备6门Hummel 150H自行榴弹炮。连同军属炮兵,全军共有100~150门加农炮、179门榴弹炮(66门自行火炮),138门150~210毫米火箭炮。

  

  党卫军装甲步兵师的反坦克火力主要是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每个师还编制有1~2个Marde型自行反坦克炮连(11~21门),全军共有44门自行反坦克炮。“帝国”师坦克歼击营第3连还装备了26辆苏联T-34/76坦克。

  较之哈尔科夫战役时,3个党卫军师的坦克团的编制变化不大,但实力有所增强。坦克强击火炮总数达到494辆之多,另有98辆自行榴弹炮和自行反坦克炮(不含自行步兵炮和自行高射炮)。其中“虎”式坦克数量增加到42辆,接近于一个满编重型坦克营(45辆);IV号长身管坦克达到144辆以上;同样安装长身管75毫米炮的强击火炮达到104辆。也就是说,即使不包括自行反坦克炮,党卫军第2装甲军拥有的安装长身管75毫米或者88毫米火炮的装甲战斗车辆就有约300辆。在当时的苏联坦克面前,这些战车几乎是无敌的。

  有了火力如此强大,完全摩托化、装甲化,训练有素的精锐大军,也难怪希特勒宣称库尔斯克战役将成为“照亮世界的火炬”了。

  1943年7月5日,包括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内的近百万德军“精英”部队向红军严密设防的库尔斯克弧形防御圈发动了凶猛的进攻。希特勒的这些“最好的部队、最好的武器、最好的指挥官”,在狭窄地段上以密集的坦克集群掀起的一轮轮攻击狂潮,给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精英”自己也在对方顽强的还击下伤亡惨重。战斗开始第一天就被击毙1726人、击伤11162人(不少重伤员后来死亡)、失踪346人,损失总数达13234人。其中包括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1047人(击毙187人、受伤841人、失踪19人),党卫军“希特勒”师的伤亡占到了其中的一半(97人阵亡、522人受伤)。而在突入红军阵地后,德国人又不得不应付一波波涌来的红军坦克预备队。虽然德国人依仗坦克性能上的绝对优势,把冲击的苏联坦克打成遍地残骸,但自身的损失也在不断上升。7月5~20日,党卫军第2装甲军被击毙1487人、受伤6442人、失踪166人,总计8095人。而在7月16日,全军的494辆坦克强击火炮中,只有292辆还可以使用,其中“虎”式坦克从42辆下降到23辆。

  希特勒对库尔斯克进攻已经丧失了信心,下令将党卫军第2装甲军司令部以及留下了全部重型武器的“希特勒”师调往意大利。而接受了“希特勒”师全部坦克的“帝国”和“骷髅”师,以及配属给第6集团军的军属部队,则继续留在地狱般的东线经受红军的反击。在7月1日拥有23800人的“骷髅”师,到7月20日仅剩下19630人,8月30日只剩下8976人、战备坦克31辆;而接受了1个新编“黑豹”坦克营的“帝国”师只剩下13592人、战备坦克只有22辆。随着库尔斯克大会战的结束,德国“精英”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化作地狱游魂。德国火炬在库尔斯克熄灭了。

  此后,曾经“精英云集”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继续转战于意大利、巴尔干、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地;而德国人也不得不放下了“精英”的臭架子,把一批一批越来越不“精英”的补充兵员塞到包括党卫军第2装甲军在内的“精英”旗号下。直到希特勒狂暴地命令他的党卫军精锐师团把“精英”臂章摘下来,直到整个德国及其全部武装部队最后投降为止。在德国纳粹的追随者看来,这个军的“光荣战斗历程”意味着无数“西方浪漫主义”的英雄传说,意味着金发碧眼、在88炮管子上画满了战果道道的“王牌”和“精英们”。而对东方的研究者而言,党卫军第2装甲军以及希特勒德国的最终覆灭,却正是一部“精英”神话在“大众”狂潮中最终崩溃覆灭的历史。而战胜“精英”的,则是按照希特勒原来的计划,应该被杀掉或是做奴隶的民族。令希特勒在地狱仍然耿耿于怀的是,“精英”毕竟还是没有能够战胜“奴隶”。

Posted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

日期: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3日

地点: 库尔斯克

战前形势

[编辑本段]

1943年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苏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至3月2日,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5集团军遭到了毁灭,3月6日,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3月14日,苏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区。在突出部内的是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

战前准备

[编辑本段]

德国:堡垒计划

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过一次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库尔斯克突出部很自然的成为他的首选目标。因为这个突出部犹如一个拳头从苏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曼斯坦因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苏军重兵集团。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计划得到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陆军总部参谋长蔡茨勒上将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上将的反对。反对是有理由的,1943年春,德国在东线坦克损失巨大。而且作为主力的3号、4号坦克已被证明不是苏联T34坦克的对手,而新一代5号豹式坦克和6号虎式坦克,月产量分别只有50辆和25辆,数量上与苏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古德里安认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将使坦克遭受很大损失,他的改编装甲兵的计划也将破产。希特勒对此也犹豫不决,他曾对古德里安说“自从我开始考虑这次进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终希特勒还是决定采纳曼斯坦因的计划,他于4月15日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军队。作战代号为“堡垒”。

“堡垒”作战按计划应于5月4日发动,但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作战计划不得不一再延期。在5月份的一次讨论“堡垒”计划的会议上,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带来了一叠航空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苏军在德军计划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莫德尔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苏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堡垒”计划应该放弃。希特勒再次显示出犹豫,但在克鲁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的坚持下以及对于“闪电战”的自信,“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

德军兵力及部署

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莫德尔上将的第9集团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该集团军共有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33.5万人,其中有6个坦克师,共有590辆坦克,424门火炮。

在突出部的中部是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集团军,9.6万人,他们在这个攻势中,将起辅助作用,主要任务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德军间的联系。

在突出部南部是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包括霍特将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第52步兵军、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共22.4万人,925辆坦克,704门火炮;右翼的肯普夫集群,拥有10个师,12.6万人,344辆坦克和25门火炮。

此外,还有约20个师部署在上述各突击集团的翼侧。第4、第6航空队的航空兵负责支援陆军。这样德军的进攻总兵力达到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辆,飞行2050架。德军为这次进攻还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火炮,以及“福克沃尔夫190A”式战斗机和“汉克尔129”式攻击机。

苏联的计划

当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为“堡垒”计划争吵不休的时候,苏军也在计划下一步的行动。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主张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以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失去的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本人也倾向于这一方案,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则认为苏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反攻。此时,根据前线的侦查和间谍情报都预示德军将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在4月12日的一次会议上,斯大林最终被说服,采纳了朱可夫的计划。于是苏军开始在库尔斯克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

在前沿阵地,苏军精心地设计他们的防御,构筑了数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00英里,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苏军兵力及部署

苏联T-34/85坦克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正对着德中央集团军群方向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包括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团军以及第2坦克集团军,总兵力达71.1万人,1.1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7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由于苏军认为强大的德中央集团军群会担当此次德军的主攻,苏军在这个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强的,朱可夫元帅也亲自在此坐镇指挥。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面对德南方集团军群的是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下辖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40、第38、第69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以及步兵第35军,总兵力62.5万人,8,718门大炮和迫击炮,1,70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后方是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是当前方两个方面军形势吃紧时,向它们提供增援,而一旦库尔斯克防线被德军突破,它将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而当苏军转入反攻时,它将提供新鲜的兵力。该方面军辖第4、第5近卫集团军、第27、第47、第53集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3、第5、第7近卫骑兵军、第4近卫坦克军、第1、第3近卫机械化军。总兵力为57.3万人,8,510门大炮和迫击炮,1,63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这样苏方三个方面军对德国第9和第2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在兵力上占2.4比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1.9比1的优势。此外,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西南方面军的第57集团军和第2坦克军也被部署到了库尔斯克地区,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在军工方面,到了1943年,搬迁到远东的苏联军火工业终于开始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同时英美等西方的援助也开始大量抵达。

战役开始

[编辑本段]

一个个被认为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过了,两个月来前线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7月4日夜,在突出部南部的苏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德军第168步兵师的一个士兵,他供认德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7月5日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苏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德军德国第6步兵师的中士,他也供认德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为了打乱德军进攻步骤,苏军于5日凌晨率先向德军阵地实施了炮击,库尔斯克会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德军的进攻

[编辑本段]

南线:

苏军的炮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造成很大损失,虽然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小时。但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仍然按部就班地发起了进攻。在损失36辆坦克后,德军艰难的越过了苏军的反坦克雷区,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面对德军3个师的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难以低挡被迫后退,瓦图京于是把方面军预备队调了过来,以期能把德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不幸的是德军还是于6日在苏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

由于德军的进攻比预计的要猛烈的多,瓦图京被迫取消了原定于7月6日的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住了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6日傍晚,瓦图京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立即把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斯大林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在7日的战斗中,德军只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苏军防线的任务。第二天,德军仍然顽强地继续他们的攻势,而瓦图京也在计划反攻,为此他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把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调给他指挥,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7、8两日的空战,苏联空军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7月9日是库尔斯克会战关键的一天,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德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奥博扬,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党卫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接下来的两天,德军的进攻还比较顺利,他们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上演了。

战后很长时间,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双方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罗霍罗夫卡激战,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并闻名于世,成为一个传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资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前苏联资料的公开,使得研究者们发现这次坦克大战的规模要比原先认为的小得多,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苏军约400辆。7月12日晨,战斗打响,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开始时,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优势明显,而苏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因此苏军坦克开足马力以最高速度冲向德军。希望能接近德军的坦克,发挥T-34机动性的优势来战胜笨重的“虎式”坦克。在冲锋过程中,苏军坦克付出了惨重代价。当双方接近后,战斗变得更加惨烈,坦克一辆一辆地被摧毁,但在被毁的坦克旁,双方的坦克兵仍在互相射击,甚至互相肉搏。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最后因双方都精疲力竭才停了下来,而战场上到处都是坦克残骸和尸体。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军坦克,但他们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源源赶到的苏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

北线:

在北线,苏军的炮击也使德军的进攻比计划推迟了2个半小时,在几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空中轰炸之后,德第9集团按计划开始了进攻。

莫德尔为了把苏军的注意力从德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先在左翼以3个步兵师实施佯攻,但被苏军阻止住了。在主攻方向,德军集中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兵力,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突破了苏第13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艰难地向前推进了5公里。但在两翼,苏军顽强地守住了阵地。在地面激战的同时,双方的空军也在进行激战,这一天德军出动了1000架多次,苏联空军也出动了600余架次。双方战至5日终了时,德军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却至少损失了70辆坦克。

第二天,罗科索夫斯基开始发动反击,莫德尔也把预备队投入战场,于是一次大规模坦克战展开了。经过激战,苏军的两个坦克旅遭到重创,损失了约70辆坦克,德军一路乘胜前进,杀到苏军第二条防线前,但被苏第17近卫步兵军以及赶来增援的苏第17坦克军阻止住了。

7月7日凌晨,德军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取交通枢纽波内里,战斗是异常激烈,德军数次攻入市区,但都被顽强的苏军赶了出来,而苏联空军经过激战,夺取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从此给德国地面部队以很大威慑。

战斗到7月8日,德军虽给苏军造成很大损失,但苏军依靠数量上的优势,坚守住了阵地,在波内里城内,德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占领了大半个波内里,但苏军仍控制着市内一些重要据点,使用德军无法继续推进。7月9日莫德尔以300辆坦克向苏军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此时德第9集团军的攻击能量已耗尽,莫德尔被迫在10日转入防御。

根据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精神,英美联军于1943年7月1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登陆作战。由于意大利的局势的变化,德国在该地区的兵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进攻,同时,库尔斯克会战不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在奥廖尔突出部的德第9集团军有被切断后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决意终止“堡垒”计划,抽调东线的兵力去意大利。7月13日他召集克鲁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他的 “狼穴”总部开会,宣布这一决定,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现在糟糕的局势,克鲁格赞同希特勒的决定,但曼斯坦因则强烈地反对,他认为苏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多坚持一下德军就能取得胜利。基于对曼斯坦因的信任,希特勒虽然终止了“堡垒”计划,但他同意曼斯坦因继续在南线进攻。

但曼斯坦因对苏军实力的判断是相当错误的,其多次进攻均未能达成目标,而此时库尔斯克北部以及意大利的局势却日益恶化,这促使希特勒最终取消了进攻,德军于7月17日开始后撤,到23日,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苏军的进攻

[编辑本段]

奥廖尔战役

苏军的进攻率先在库尔斯克北部发起,当德军在的攻势在7月10日被阻止后,苏军决定于12日发动进攻,并以打败拿破仑入侵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的名字作为此次战役的代号。12日凌晨,苏军向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索科罗夫斯基上将的西方方面军和波波夫上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进攻。德军则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给苏军造成重点伤亡。15日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苏中央方面军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团军也加入攻击。

此时苏联空军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权,法国“诺曼底”航空大队也在库尔斯克上空与苏联空军并肩作战。面对坦克和兵力都占优势的苏军,莫德尔无力阻止其进攻,他意识到失去奥廖尔只是时间问题。7月16日,莫德尔向希特勒请求放弃奥廖尔将德军后撤至“哈根”防线,但被希特勒否决。到了7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希特勒需要从东线抽调兵力去意大利,而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也面临被苏军合围的危险。在莫德尔和克鲁格再一次请求后撤后,希特勒最终同意弃守奥廖尔,并调第2党卫装甲军去稳定意大利的局势。

7月31日德军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线撤退,撤退途中,德军实行了残酷的焦土政策。8月5日苏军攻克了奥廖尔,并继续追击退却中的德军,10日解放了霍特涅茨,15日进入卡拉切夫,至16日苏军的进攻基本结束,战线逐步稳定了下来。

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歼敌20万人,坦克1044辆,火炮2402门,并向西推进了150公里,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但却未能完成战前制定的合围并歼灭德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同时苏军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伤亡429,890人,损失坦克2,586辆,火炮892门,飞机1,104架。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在南线,当德军在7月23日和苏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军立刻发动反攻,但朱可夫认为经过连续的艰苦战斗后,在发动攻势前,苏军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样苏军把进攻的日期最终确定在8月3日,这次作战的代号以七年战争中俄国名将“鲁缅采夫”的名字命名。担当此次进攻任务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总兵力为90万人和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此时曼斯坦因还认为苏军已经濒临崩溃,取消“堡垒”作战是错误的决定。这使得德军对苏军的进攻完全没有准备。

8月3日凌晨5点,苏军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卸到德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多小时,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随后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在炮击中幸存的德兵无力阻挡苏军的前进,苏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苏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德军纵深推进了10~15公里。 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德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苏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至8月5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托马罗夫卡德第255、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被歼灭。但被围德军仍拼死抵抗,正是由于他们的顽强抵抗为曼斯坦因将德军主力从别尔格罗德撤往哈尔科夫赢得了时间。5日苏军收复别尔格罗德,7日占领德军后方的后勤供应基地博戈杜霍夫,缴获大量德军物资和燃料。

在6、7两日,由于苏军坦克队前进很快,而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德军,苏军的坦克部队和步兵已开始脱节了。曼斯坦因希望抓住苏军这个弱点,他开始有计划的撤退以赢得时间来集结兵力,等苏军进攻能量逐渐消耗后,实施反击。此时瓦图京对形势十分乐观,他认为德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前线坦克部队继续进攻,切断哈尔科夫至波尔塔瓦的铁路线,阻止德军逃脱。

8月11日德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和燃料,曼斯坦因开始反攻,而此时苏军的坦克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部队之间分散很广,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后方,且经过多日激战,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未有察觉。苏军正在重犯5个月前在哈尔科夫战役的错误。11日晚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被德军围歼,由于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及时赶到,避免了第1坦克集团军的全军覆灭。12日在德军的进攻下,苏军被迫后退,随后苏第六近卫集团军的第六坦克军在14日被德军包围遭到惨败。

战斗到8月17日,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德军的反击虽然给苏军以重创,但曼斯坦因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而苏军数量上的优势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很快又恢复了进攻。其后德军的反攻再也没能给苏军造成威胁。19日苏军攻抵哈尔科夫西面的乌德河北岸,并于20日强渡乌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攻打哈尔科夫的战斗异常激烈,强大的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最后只剩下了50辆坦克。22日晚苏第53集团军率先攻入城内,德军开始全面撤出哈尔科夫,退向第聂伯河的防线,沿途他们破坏了所有公路、铁路和桥梁,污染了水源、焚烧一切农作物,毁坏了建筑物。苏军于23日收复哈尔科夫。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军歼敌约20万人,自身损失也达255,566人,坦克1,864辆, 火炮423门,飞机153架。

会战结果及影响

[编辑本段]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克师被击溃,损失兵力50万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火炮约3,000门,损失飞机2,300架。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损失坦克6,064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716架。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最终使苏军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德军,在质量上也超越了德军。

Posted

第三张照片就是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指挥官罗科索夫斯基

Posted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

日期:1943年7月5日–1943年8月23日

地点: 库尔斯克

战前形势

[编辑本段]

1943年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苏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至3月2日,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5集团军遭到了毁灭,3月6日,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3月14日,苏军被迫放弃一个月前刚刚攻占的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把第1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21和第64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区。在突出部内的是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

战前准备

[编辑本段]

德国:堡垒计划

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过一次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库尔斯克突出部很自然的成为他的首选目标。因为这个突出部犹如一个拳头从苏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250英里,而底部却不到70英里,曼斯坦因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苏军重兵集团。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加。曼斯坦因的计划得到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陆军总部参谋长蔡茨勒上将的支持,但也遭到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上将的反对。反对是有理由的,1943年春,德国在东线坦克损失巨大。而且作为主力的3号、4号坦克已被证明不是苏联T34坦克的对手,而新一代5号豹式坦克和6号虎式坦克,月产量分别只有50辆和25辆,数量上与苏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古德里安认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将使坦克遭受很大损失,他的改编装甲兵的计划也将破产。希特勒对此也犹豫不决,他曾对古德里安说“自从我开始考虑这次进攻,我一直心情不好”。但最终希特勒还是决定采纳曼斯坦因的计划,他于4月15日发布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军队。作战代号为“堡垒”。

“堡垒”作战按计划应于5月4日发动,但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作战计划不得不一再延期。在5月份的一次讨论“堡垒”计划的会议上,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带来了一叠航空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苏军在德军计划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莫德尔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苏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堡垒”计划应该放弃。希特勒再次显示出犹豫,但在克鲁格、蔡茨勒和曼斯坦因等的坚持下以及对于“闪电战”的自信,“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

德军兵力及部署

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莫德尔上将的第9集团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该集团军共有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33.5万人,其中有6个坦克师,共有590辆坦克,424门火炮。

在突出部的中部是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集团军,9.6万人,他们在这个攻势中,将起辅助作用,主要任务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德军间的联系。

在突出部南部是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包括霍特将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第4装甲集团军下辖第52步兵军、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共22.4万人,925辆坦克,704门火炮;右翼的肯普夫集群,拥有10个师,12.6万人,344辆坦克和25门火炮。

此外,还有约20个师部署在上述各突击集团的翼侧。第4、第6航空队的航空兵负责支援陆军。这样德军的进攻总兵力达到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辆,飞行2050架。德军为这次进攻还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和“斐迪南”火炮,以及“福克沃尔夫190A”式战斗机和“汉克尔129”式攻击机。

苏联的计划

当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为“堡垒”计划争吵不休的时候,苏军也在计划下一步的行动。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主张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进攻,以打乱德军的进攻准备并夺回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失去的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本人也倾向于这一方案,而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则认为苏军应先保持防御状态,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反攻。此时,根据前线的侦查和间谍情报都预示德军将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展开大规模进攻,在4月12日的一次会议上,斯大林最终被说服,采纳了朱可夫的计划。于是苏军开始在库尔斯克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

在前沿阵地,苏军精心地设计他们的防御,构筑了数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00英里,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苏军兵力及部署

苏联T-34/85坦克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正对着德中央集团军群方向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包括第70、第13、第48、第60、第65集团军以及第2坦克集团军,总兵力达71.1万人,1.1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7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由于苏军认为强大的德中央集团军群会担当此次德军的主攻,苏军在这个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强的,朱可夫元帅也亲自在此坐镇指挥。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面对德南方集团军群的是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下辖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40、第38、第69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以及步兵第35军,总兵力62.5万人,8,718门大炮和迫击炮,1,70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后方是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是当前方两个方面军形势吃紧时,向它们提供增援,而一旦库尔斯克防线被德军突破,它将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而当苏军转入反攻时,它将提供新鲜的兵力。该方面军辖第4、第5近卫集团军、第27、第47、第53集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第3、第5、第7近卫骑兵军、第4近卫坦克军、第1、第3近卫机械化军。总兵力为57.3万人,8,510门大炮和迫击炮,1,63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这样苏方三个方面军对德国第9和第2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在兵力上占2.4比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1.9比1的优势。此外,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西南方面军的第57集团军和第2坦克军也被部署到了库尔斯克地区,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在军工方面,到了1943年,搬迁到远东的苏联军火工业终于开始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同时英美等西方的援助也开始大量抵达。

战役开始

[编辑本段]

一个个被认为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过了,两个月来前线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7月4日夜,在突出部南部的苏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德军第168步兵师的一个士兵,他供认德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7月5日凌晨,在突出部北部的苏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德军德国第6步兵师的中士,他也供认德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为了打乱德军进攻步骤,苏军于5日凌晨率先向德军阵地实施了炮击,库尔斯克会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德军的进攻

[编辑本段]

南线:

苏军的炮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造成很大损失,虽然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小时。但德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仍然按部就班地发起了进攻。在损失36辆坦克后,德军艰难的越过了苏军的反坦克雷区,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面对德军3个师的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难以低挡被迫后退,瓦图京于是把方面军预备队调了过来,以期能把德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不幸的是德军还是于6日在苏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

由于德军的进攻比预计的要猛烈的多,瓦图京被迫取消了原定于7月6日的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住了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6日傍晚,瓦图京向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后者在得到最高统帅部的同意后,立即把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斯大林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在7日的战斗中,德军只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苏军防线的任务。第二天,德军仍然顽强地继续他们的攻势,而瓦图京也在计划反攻,为此他向最高统帅部请求把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调给他指挥,他的请求很快就被批准了,但这些部队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在制空权的争夺上,通过7、8两日的空战,苏联空军也逐渐扭转了劣势,完全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问题。

7月9日是库尔斯克会战关键的一天,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德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奥博扬,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党卫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接下来的两天,德军的进攻还比较顺利,他们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上演了。

战后很长时间,史学家们一直认为在1943年7月12日苏德双方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罗霍罗夫卡激战,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也因此被认为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并闻名于世,成为一个传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资料的解密,尤其是冷战的结束,前苏联资料的公开,使得研究者们发现这次坦克大战的规模要比原先认为的小得多,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苏军约400辆。7月12日晨,战斗打响,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开始时,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优势明显,而苏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因此苏军坦克开足马力以最高速度冲向德军。希望能接近德军的坦克,发挥T-34机动性的优势来战胜笨重的“虎式”坦克。在冲锋过程中,苏军坦克付出了惨重代价。当双方接近后,战斗变得更加惨烈,坦克一辆一辆地被摧毁,但在被毁的坦克旁,双方的坦克兵仍在互相射击,甚至互相肉搏。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最后因双方都精疲力竭才停了下来,而战场上到处都是坦克残骸和尸体。

在这天的坦克大战中德军虽然以相对较小的损失,摧毁了更多的苏军坦克,但他们却没能攻占普罗霍罗夫卡,而随后源源赶到的苏军援兵使他们的防线将更加坚固。

北线:

在北线,苏军的炮击也使德军的进攻比计划推迟了2个半小时,在几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空中轰炸之后,德第9集团按计划开始了进攻。

莫德尔为了把苏军的注意力从德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先在左翼以3个步兵师实施佯攻,但被苏军阻止住了。在主攻方向,德军集中了4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兵力,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突破了苏第13集团军的第一道防线,艰难地向前推进了5公里。但在两翼,苏军顽强地守住了阵地。在地面激战的同时,双方的空军也在进行激战,这一天德军出动了1000架多次,苏联空军也出动了600余架次。双方战至5日终了时,德军只向前突破不足10公里,却至少损失了70辆坦克。

第二天,罗科索夫斯基开始发动反击,莫德尔也把预备队投入战场,于是一次大规模坦克战展开了。经过激战,苏军的两个坦克旅遭到重创,损失了约70辆坦克,德军一路乘胜前进,杀到苏军第二条防线前,但被苏第17近卫步兵军以及赶来增援的苏第17坦克军阻止住了。

7月7日凌晨,德军再一次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取交通枢纽波内里,战斗是异常激烈,德军数次攻入市区,但都被顽强的苏军赶了出来,而苏联空军经过激战,夺取了库尔斯克北部地区的制空权,从此给德国地面部队以很大威慑。

战斗到7月8日,德军虽给苏军造成很大损失,但苏军依靠数量上的优势,坚守住了阵地,在波内里城内,德军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占领了大半个波内里,但苏军仍控制着市内一些重要据点,使用德军无法继续推进。7月9日莫德尔以300辆坦克向苏军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此时德第9集团军的攻击能量已耗尽,莫德尔被迫在10日转入防御。

根据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精神,英美联军于1943年7月10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登陆作战。由于意大利的局势的变化,德国在该地区的兵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进攻,同时,库尔斯克会战不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且在奥廖尔突出部的德第9集团军有被切断后路,重蹈斯大林格勒德军覆灭的危险。希特勒决意终止“堡垒”计划,抽调东线的兵力去意大利。7月13日他召集克鲁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他的 “狼穴”总部开会,宣布这一决定,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现在糟糕的局势,克鲁格赞同希特勒的决定,但曼斯坦因则强烈地反对,他认为苏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多坚持一下德军就能取得胜利。基于对曼斯坦因的信任,希特勒虽然终止了“堡垒”计划,但他同意曼斯坦因继续在南线进攻。

但曼斯坦因对苏军实力的判断是相当错误的,其多次进攻均未能达成目标,而此时库尔斯克北部以及意大利的局势却日益恶化,这促使希特勒最终取消了进攻,德军于7月17日开始后撤,到23日,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苏军的进攻

[编辑本段]

奥廖尔战役

苏军的进攻率先在库尔斯克北部发起,当德军在的攻势在7月10日被阻止后,苏军决定于12日发动进攻,并以打败拿破仑入侵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的名字作为此次战役的代号。12日凌晨,苏军向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索科罗夫斯基上将的西方方面军和波波夫上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始进攻。德军则进行着顽强的抵抗,给苏军造成重点伤亡。15日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苏中央方面军的第70、第13和第48集团军也加入攻击。

此时苏联空军也完全控制了制空权,法国“诺曼底”航空大队也在库尔斯克上空与苏联空军并肩作战。面对坦克和兵力都占优势的苏军,莫德尔无力阻止其进攻,他意识到失去奥廖尔只是时间问题。7月16日,莫德尔向希特勒请求放弃奥廖尔将德军后撤至“哈根”防线,但被希特勒否决。到了7月25日,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希特勒需要从东线抽调兵力去意大利,而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也面临被苏军合围的危险。在莫德尔和克鲁格再一次请求后撤后,希特勒最终同意弃守奥廖尔,并调第2党卫装甲军去稳定意大利的局势。

7月31日德军向布良斯克方向的“哈根”防线撤退,撤退途中,德军实行了残酷的焦土政策。8月5日苏军攻克了奥廖尔,并继续追击退却中的德军,10日解放了霍特涅茨,15日进入卡拉切夫,至16日苏军的进攻基本结束,战线逐步稳定了下来。

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歼敌20万人,坦克1044辆,火炮2402门,并向西推进了150公里,拉平了库尔斯克防线,但却未能完成战前制定的合围并歼灭德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同时苏军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伤亡429,890人,损失坦克2,586辆,火炮892门,飞机1,104架。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在南线,当德军在7月23日和苏军脱离接触时,斯大林便要求苏军立刻发动反攻,但朱可夫认为经过连续的艰苦战斗后,在发动攻势前,苏军应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整,这样苏军把进攻的日期最终确定在8月3日,这次作战的代号以七年战争中俄国名将“鲁缅采夫”的名字命名。担当此次进攻任务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总兵力为90万人和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此时曼斯坦因还认为苏军已经濒临崩溃,取消“堡垒”作战是错误的决定。这使得德军对苏军的进攻完全没有准备。

8月3日凌晨5点,苏军近万门大炮齐鸣,大量炮弹倾卸到德军阵地上,炮击持续了两多小时,最后以一阵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随后坦克和步兵开始发起攻击。在炮击中幸存的德兵无力阻挡苏军的前进,苏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防线,经过一天的战斗苏军各突击集团平均向德军纵深推进了10~15公里。 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德军的防守异常地顽强,苏军的坦克虽然继续向前突破,但步兵却被德军缠住,进展缓慢。至8月5日苏第1坦克集团军攻占鲍里索夫卡切断了托马罗夫卡德第255、第332步兵师和第19装甲师的退路,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被歼灭。但被围德军仍拼死抵抗,正是由于他们的顽强抵抗为曼斯坦因将德军主力从别尔格罗德撤往哈尔科夫赢得了时间。5日苏军收复别尔格罗德,7日占领德军后方的后勤供应基地博戈杜霍夫,缴获大量德军物资和燃料。

在6、7两日,由于苏军坦克队前进很快,而步兵忙于清除被包围的德军,苏军的坦克部队和步兵已开始脱节了。曼斯坦因希望抓住苏军这个弱点,他开始有计划的撤退以赢得时间来集结兵力,等苏军进攻能量逐渐消耗后,实施反击。此时瓦图京对形势十分乐观,他认为德军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前线坦克部队继续进攻,切断哈尔科夫至波尔塔瓦的铁路线,阻止德军逃脱。

8月11日德军已经集结完毕,并补充了充足的弹药和燃料,曼斯坦因开始反攻,而此时苏军的坦克部队仍处于追击状态,各部队之间分散很广,而步兵和炮兵仍在后方,且经过多日激战,弹药和燃料都已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未有察觉。苏军正在重犯5个月前在哈尔科夫战役的错误。11日晚苏第1坦克集团军的第49坦克旅和第17坦克团被德军围歼,由于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及时赶到,避免了第1坦克集团军的全军覆灭。12日在德军的进攻下,苏军被迫后退,随后苏第六近卫集团军的第六坦克军在14日被德军包围遭到惨败。

战斗到8月17日,双方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德军的反击虽然给苏军以重创,但曼斯坦因却没有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而苏军数量上的优势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很快又恢复了进攻。其后德军的反攻再也没能给苏军造成威胁。19日苏军攻抵哈尔科夫西面的乌德河北岸,并于20日强渡乌德河,在南岸建立了桥头堡。攻打哈尔科夫的战斗异常激烈,强大的苏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最后只剩下了50辆坦克。22日晚苏第53集团军率先攻入城内,德军开始全面撤出哈尔科夫,退向第聂伯河的防线,沿途他们破坏了所有公路、铁路和桥梁,污染了水源、焚烧一切农作物,毁坏了建筑物。苏军于23日收复哈尔科夫。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军歼敌约20万人,自身损失也达255,566人,坦克1,864辆, 火炮423门,飞机153架。

会战结果及影响

[编辑本段]

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坦克师被击溃,损失兵力50万人,损失坦克约1,500辆,损失火炮约3,000门,损失飞机2,300架。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苏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损失坦克6,064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1,716架。但会战的胜利使苏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在11月解放了基辅,同时苏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最终使苏军不仅在数量上超过德军,在质量上也超越了德军。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未装备T34-85,因为T34-85于1943年12月15日才投产。

Posted

^_^ 乌克兰借格鲁吉亚之战称自己完全无力抵御俄罗斯,彻底倒向北约 ^_^

^_^ 战场上的胜利,上略上却很难说啊 ^_^

Posted

^_^ 乌克兰借格鲁吉亚之战称自己完全无力抵御俄罗斯,彻底倒向北约 ^_^

^_^ 战场上的胜利,上略上却很难说啊 ^_^

我记得前段时间俄罗斯说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俄就不惜同乌开战。

Posted

我记得前段时间俄罗斯说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俄就不惜同乌开战。

^_^ 只是跟北约相互妥协了,灭有正式加入 ^_^

Posted

^_^ 只是跟北约相互妥协了,灭有正式加入 ^_^

乌克兰等东欧国家要想正式加入北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我也没说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

Posted

乌克兰等东欧国家要想正式加入北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我也没说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

加入北约没前途,没见北约正在走下坡路吗?应该加入上合组织 :lol:

Posted

加入北约没前途,没见北约正在走下坡路吗?应该加入上合组织 :lol:

同意第一句,向乌克兰这情况的国家加入北约的确没什么前途。后者不敢枉下断言。

Posted

^_^ 个人认为欧洲国家不会象美国那样希望马上吸纳原苏联国家 ^_^

^_^ 对欧洲的安全而言反而是种负担,美国远水,打起来还是欧洲国家先遭殃 ^_^

Posted

^_^ 个人认为欧洲国家不会象美国那样希望马上吸纳原苏联国家 ^_^

^_^ 对欧洲的安全而言反而是种负担,美国远水,打起来还是欧洲国家先遭殃 ^_^

对于这点“欧盟”比“北约”更加担心。

Posted

对于这点“欧盟”比“北约”更加担心。

^_^ 难道 5 说得不是欧洲国家么…… ^_^

^_^ 北约内部问题也很多,真出现问题那些欧洲国家不一定都会跟着美国指挥棒走 ^_^

^_^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_^

Posted

^_^ 难道 5 说得不是欧洲国家么…… ^_^

^_^ 北约内部问题也很多,真出现问题那些欧洲国家不一定都会跟着美国指挥棒走 ^_^

^_^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_^

欧洲既有“北约”又有“欧盟”。

北约有一条条约是北约中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都将视为对北约整体的攻击。虽然北约各成员国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美国走,但目前一但其中任意一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还是会提供帮助的。只是不知道这种关系还会持续多久……

同意最后一条。

Posted

欧洲既有“北约”又有“欧盟”。

北约有一条条约是北约中任何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都将视为对北约整体的攻击。虽然北约各成员国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美国走,但目前一但其中任意一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还是会提供帮助的。只是不知道这种关系还会持续多久……

同意最后一条。

^_^ 北约和欧盟的关系 5 还是知道的,所以说欧洲国家,因为他们两个组织都参加 ^_^

^_^ 如果是北约国家先动手然后遭到反击呢?况且真打起来谁先动手很难确认了 ^_^

^_^ 美国带领北约空袭南联盟,欧洲国家跟着;如果是打俄罗斯,估计欧洲国家不会那么痛快跟着了 ^_^

^_^ 为了本国利益,有些国家可以退了又加入;关键时刻会不会有退出北约,明哲保身的很难说 ^_^

Posted

^_^ 北约和欧盟的关系 5 还是知道的,所以说欧洲国家,因为他们两个组织都参加 ^_^

^_^ 如果是北约国家先动手然后遭到反击呢?况且真打起来谁先动手很难确认了 ^_^

^_^ 美国带领北约空袭南联盟,欧洲国家跟着;如果是打俄罗斯,估计欧洲国家不会那么痛快跟着了 ^_^

应该说绝大多数都不会痛快地跟着,尤其是无核国家。

^_^ 为了本国利益,有些国家可以退了又加入;关键时刻会不会有退出北约,明哲保身的很难说 ^_^

法国可以算是个例子。

Create an account or sign in to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in order to leave a comment

Create an account

Sign up for a new account in our community. It's easy!

Register a new account

登录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here.

现在登录
×
×
  • 创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