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主视角中国

中国清朝初年就曾发明机枪


拾荒者

Recommended Posts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药做武器的国家,最迟在北宋时代,中国军队就已将火器列为正式装备。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又发明了具有速射和连发功能的枪械,先后出现了七星铳、十眼铳、五雷神机等连发火器。而在连发火器的研制方面,清代火器专家戴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戴梓(1649—1726),字文开,自号耕烟老人,浙江钱塘人。他的父亲戴苍擅长军械制造,也是当时的著名画家。戴梓自幼聪敏好学,在许多领域里都学有专长。少年戴梓熟悉天文,精通算法,在书法、绘画和音律方面均有涉猎,成为当地有名的艺术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28发。“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连珠铳”在当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

  三藩之乱平定后,戴梓因功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康熙二十五年,荷兰政府遣使来华。在荷兰使节带来的礼品中,有“蟠肠鸟枪”。奉康熙之命,戴梓很快就仿造了10支,并由康熙回赠荷兰来使,令后者大为吃惊。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夸耀他们国家发明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威力无比,但他花了一年时间也没造出来,而戴梓只用了8天就造成了。康熙亲率大臣观看试射。试射之时,戴梓监造的“冲天炮”火力威猛、弹无虚发。康熙十分高兴,把这门炮封为“威远将军”,并下令把制造者的姓名镌刻在炮身上以示纪念。“冲天炮”在日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成功试制“冲天炮”,戴梓在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戴梓死后,他发明的连发火器并没有成为清军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给中国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这个原理和现代机关枪根本不类似,这种东西在西方称为turret revolver, 即使比较进化的型号,也没有任何军队装备过。 适合不适合装备军队……

呵呵,楼上的片面了。什么是“原理”?简化单元时间、提高单元频率才是一切自动武器研发的“原理”,在这点上古代和现代的“自动火器”没有什么“根本不类似”,相反倒应该是十分类似才对呀? :shifty:

千万别再轻易下什么根本……之类的判断了,不然以此类推,“火龙出水”的发射原理和运载火箭的发射原理就成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了,呵呵…… :lol::lol:

另外楼上也太马虎了吧?据文字资料记载(没有找到图像资料),我说的“连珠铳”和你贴图的“转轮枪”在外形与结构上倒是有着“根本的不类似”哦 ;)

清代俞万春的《荡寇志》有所描述:那铳名唤“落匣连珠铳”。上面一只铜戽子,容得本铳四十出火药、四十出铅子。但将铜戽内火药、铅子加足,又将下面铳门火药点着,那铜戽中的火药、铅子自能落匣,溜入铳管,向外轰打,不烦人装灌,便铳声络绎不绝,直待四十铳发完了方止。若四十铳不足用,只顾将火药、铅子加入铜戽,那怕千百声,陆续发出不断。更防铳管热炸,铳下各备大水壶一把,频频浇灌。

如果你觉得这段描述稍有演绎之嫌,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十九卷中也有记载,你可以自己去查……

随手回帖,不恭之处望兄见谅!如仁兄有不同意见,可再回帖大家研之讨之…… :)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老兄批评的在理,小弟一定虚心接受

不过小弟所说的turret revolver,是指沿枪管轴向旋转180度,再对比戴梓“琵琶”的描述“行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琵琶与我发之图外型虽不同,但原理大同小异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老兄批评的在理,小弟一定虚心接受

不过小弟所说的turret revolver,是指沿枪管轴向旋转180度,再对比戴梓“琵琶”的描述“行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琵琶与我发之图外型虽不同,但原理大同小异

嗯,同意 :thumbsup:

不过turret revolver发明的时间因该更早,最早的转轮式枪械是德国的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在15XX年发明的转轮燧发手枪。随几经改良,但因效率低下,后被1835年美国人柯尔特发明的转轮击发手枪(也称左轮手枪)所取代。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哦,忘了一点说明:你所列举的turret revolver,实际上是有装备部队并参加实战的----转轮燧发枪成功面世后引起了当时德国军方的注意,并且很快为军队配装了该枪的改良型。1544年的对法作战中,由于基本上克服了风雨的影响,所以该枪“战绩彪炳”,以至于后来一度成为了德法骑兵的主要武器。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早晨又查了查资料

老兄所说:清代俞万春的《荡寇志》有所描述:那铳名唤“落匣连珠铳”。上面一只铜戽子,容得本铳四十出火药、四十出铅子。但将铜戽内火药、铅子加足,又将下面铳门火药点着,那铜戽中的火药、铅子自能落匣,溜入铳管,向外轰打,不烦人装灌,便铳声络绎不绝,直待四十铳发完了方止。若四十铳不足用,只顾将火药、铅子加入铜戽,那怕千百声,陆续发出不断。更防铳管热炸,铳下各备大水壶一把,频频浇灌。

此“落匣”转膛在西方称为Lorenzoni系统,和turret revolver差不多,相比之下turret revolver要比Lorenzoni先进些,因为落匣转膛无法解决内部火药气体密封和次装填药量一致性,因此不实用,而turret revolver的先进之处在于:

1。人工装入压实的弹丸密封了弹膛,不会引燃枪内储存的火药

2。人工装填的火药量比较一致(火药壶口就是量尺)

不过在19世纪以前旋转弹巢的武器需手动,应用不广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访客
Reply to this topic...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
×
  • 创建新的...